分享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

 3gzylon 2016-03-01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
2013-07-19 来源:常州晚报  查看评论 

  他曾经是一个小学留过级,中学数理化倒数的孩子……

  他后来却成为一个哈佛商学院毕业生,花旗银行10名“全球领袖计划”的才俊,一个世界第一电脑商的董事长助理……

  一段前后反差如此之大的人物视频,将常州公开课第22讲主讲人于智博带到了龙城市民面前,这位“输在起跑线上的哈佛男孩”,上周日在省常中吸引了1500多名家长与孩子的眼球。

  哈佛招学生考试成绩只占评定标准的1/4

  “一个输在小学、初中的男孩,怎么在16岁的‘高龄’成功逆袭?”讲座一开场,主持人就向于智博抛出了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

  哈佛大学商学院如何培养学生?于智博通过列举这样一个例子开始对主持人的提问进行解答。

  关于哈佛商学院,美国教育界有这么一个说法:“哈佛大学可算是全美所有大学中的一项王冠,而王冠上那夺人眼目的宝珠,就是哈佛商学院。”这所以“培养能给世界带来变化的领袖”为目标的学院在录取学生时制定了这样四项标准:第一、要有工作经历;第二、要有六篇自述性论文;第三、要有三封推荐信;第四、要通过GMAT考试。

  “哈佛商学院在招收学生时考试成绩这种硬实力只占评定标准的1/4,而其它绝大部分的标准是集中在软实力上的。”于智博分析说,“在我们的人生中,分数不会与我们同行,软实力才是真正的同行者。”

  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

  于智博介绍了自己在美国的求学经历,初到美国的于智博没有去大城市,也没有读什么贵族学校,而是来到俄勒冈州这个美国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就读了一所全校学生人数不足50人的美国最低层的乡村高中。“正是在这样一所学校里,我找回了自己迷失的东西,比如说学习的快乐。”在这里,于智博开始喜欢上课,开始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对于橄榄球这项有美国特色的体育运动,于智博感受颇深:橄榄球运动需要头脑、体魄、毅力还有团队协作。对此时的于智博而言,这所俄勒冈的乡村学校就是他的“最佳匹配”,他的“逆袭战”也在这里拉开帷幕。

  此后的学习生涯于智博一直都秉持了“最佳匹配”这一原则。他高中毕业后报考的第一所大学是美国的东俄勒冈大学。“这所学校是我当时的最佳匹配,首先,她对学生的英文要求比较低,我当时英文水平还不是太好;其次,这所学校规模小,只有3000人,我可以和教授还有同学很好地交流,更好地了解美国学校;第三,不收取外州居民和国际学生额外费用,我的经济状况可以承受。”在东俄勒冈大学,于智博很快适应了美国大学生活,还成为了大学生中的“白领”——学生宿舍管理员,并在学校每年的“万国秀”活动上一反往年常态搞了一场精彩的“武术秀”。

  接下来,于智博申请了密西根州立大学,由于此前的出色表现,在他还在去密西根的路上,东俄勒冈老师的推荐信已经比他本人更早地到达了密西根州立大学。在密西根于智博的软实力进一步提升,他在密西根州立大学组织了一场轰动性的关于中国“世界工厂”的论坛,并在毕业那年获得了“最佳学生奖”。

  再后来,学习的硬实力以及其它各个方面的软实力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于智博真正迈向了他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哈佛大学商学院,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哈佛男孩”。

  人生没有起跑线,重要的是过程,精彩与否?快乐与否?

  于智博最后提到了演讲前的一段小插曲,一位记者问道:如何看待“输在起跑线上”这样一种说法?于智博反问道:“您说的是哪条起跑线?”于智博在演讲时表示:“人生没有起跑线,它只有一条终点线。”他认为人生重要的是过程,精彩与否?快乐与否?这才是真正重要的。作为一个当年留过级,成绩平平的孩子,今天站在常州最棒的高中做演讲,于智博赢得的是过程。他鼓励在场的年轻人注重过程,勇敢前进,超越自己。他还和大家分享了他为现在的自己确立的职业起跑线:“要帮助中国企业真正走向世界,让中国拥有在世界上受人尊重的品牌。”

  见习记者  彭晶晶

原标题 [人生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 而是找到自己的“最佳匹配”]
以上内容来自:常州晚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