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体验特斯拉在高速公路上如何完成无人驾驶?

 laoshanlaoshan 2016-03-01

  请点击上面 “电动知家”可以订阅哦!

 

 腾讯汽车讯 北京时间2月29日消息,据著名财经媒体Fool风站报道,《名车志》杂志最近展示了特斯拉Model S轿车如何在一段具有挑战性的长达50英里的路程中实现无人驾驶的过程。这段路程包括高速公路、农村和城市路段,该杂志最后称其为全球顶级半自动轿车中的“完美赢家”。但分析师想先看看在高速公路上,它会如何实现无人驾驶。毕竟,这是特斯拉的自动驾驶仪研发的目的,而且事实上,在高速公路上司机可能更愿意打开该功能。所以,分析师驾驶着这辆特斯拉Model S,看看在没有本人控制的情况下,它能在高速公路上跑多远。

 

当特斯拉带着你前行

在去年10月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为Model S系列推出了软件更新,能够给Autopilot Convenience Features自动驾驶套件带来在高速公路上自动驾驶和改变车道的功能。与已经活跃在Model S的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相搭配,这次的软件更新使得轿车有可能在高速公路上基本实现自动驾驶,尽管车主仍保持警觉并准备着在需要时再度接管方向盘。

距离特斯拉将Autosteer自动驾驶仪安装到轿车上已经过去四个月,现在是时候对这个技术进行测试了。目标是从莫纽门特(Monument)朝南驶向科罗拉多城(Colorado City),看看在我不控制方向盘或踩着脚踏板的情况下它可以走多远。笔者是幸运的,这辆车穿过了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期间包括三车道和双车道的高速路段和至少一个建筑区。据悉,科罗拉多城距离莫纽门特测试的起点大约有87英里。

当然,分析师在此行中并不打算承担任何风险。这不仅仅是因为这辆酷炫的P90D Model S价值超过10万美元。还因为他不确定即使在天气很好且车道标记清楚的情况下,要经过这么长的一段路程,他是否能够信任为我驾车的传感器和电脑。所以,分析师早就想好了,如果车辆开始做一些意外举动,他会准备重新抓住方向盘。

但是Model S能够完美地掌控自己。

在长达61英里的路程中,我穿过了几个城市,包括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市27英里长的大道,期间我完全没有握方向盘或使用踏板。甚至当打算改变车道时,分析师每次都是通过轻拍信号灯而不是转动方向盘实现的。

其他路上的司机绝对猜不到这辆车不是人在驾驶。当有慢车插入车辆前方时,Model S会减缓速度;当前方车辆开动时,它会加速;而当超车需要改变车道时,它会运用与人类极度相似的技能启动加速。当我在右车道时它会避免驶出匝道——即使出口匝道没有标记出车道。

分析师所要做的是不时调整巡航控制器的速率,并通过每五分钟左右触摸一次方向盘(但不要施加足够的压力),让车辆知道我处于警戒状态。

在科罗拉多州普韦布洛市南区的一个狭窄的弯道上,分析师结束了这次自动驾驶仪的体验。当时一辆行驶在我旁边的半挂卡车侵占了我的车道,而分析师决定不去试试Model S是否能够避免碰撞。所以他抓紧了方向盘。

那时这辆Model S快要走出普韦布洛市,正行驶在一段很长又无聊的高速公路上,由于这个插曲分析师不得不抓住方向盘,要不是这样他很有可能会让它一直自动驾驶到科罗拉多城。实际上,如果一个特斯拉车主对自动驾驶仪进行类似的尝试,当他需要退出高速公路去充电时也会经历上述插曲。

相比较《名车志》在具有挑战性的路线中对Model S测试出现的29次失误记录,这次的性能表现显然更好,这突出了在理想的路段使用自动驾驶仪时,特斯拉电动车能够表现得多好:从高速公路的入口匝道到出口匝道。

自动驾驶

在让特斯拉载着分析师行驶了61英里后,他相信自动驾驶汽车的量产可能会发生得比人们想象得更早。

特斯拉CEO马斯克(Elon Musk)今年早些时候表示,在两到三年内,公司能够生产在没有司机的情况下跨越全国的汽车,甚至在途中前往充电时也能做到。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称这一壮举需要新一代的传感器与更多的内置元件。

当我们在等待自动驾驶汽车的来临时,特斯拉的半自动驾驶技术为未来的这一事物提供了一个预览。随着特斯拉改善了自动驾驶仪和Model S的学习技术和无线更新功能,即使在保留当前的硬件传感器套件的情况下,这家汽车制造商也可能会继续加大该领域的投入。

 

原文来源:科技新闻,腾讯汽车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于互联网,仅作分享学习之用,电动知家运营负责整理推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者观点与立场。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协商解决,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