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让历史告诉未来——莫斯科宇航博物馆印象

 额玖安人 2016-03-01
莫斯科城内的“宇航博物馆”位于“红场”以北6.8公里,“全俄展览中心”东北角。这里是中国人旅游很少光顾的地方。 “宇航博物馆”始建于上世纪70年代初,1988年正式对外开放。馆中珍藏着50000余件实物、史料和模型,因此既象是座航天档案馆,又象是所普及航天知识的课堂。 这里记录着俄罗斯和前苏联70余年的航天事业发展史,也记录着几代航天人的奋斗史。它既是一个时代的辉煌,更是一个民族的骄傲。
“宇航博物馆”紧邻莫斯科著名的“宇宙征服者广场”。宽阔的广场中央,一座高耸的纪念碑象一把利剑直刺云霄。碑顶端是一只奋力向上的火箭,据说它的原形就是当年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所搭乘的那枚火箭。 1963年苏联政府决定在这里修建一座纪念碑,以纪念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辉煌成就。纪念碑的名字叫作“宇宙征服者”。 正是60年前那次发射,人类冲破了地心引力的束缚,敲开了进入太空的大门,迈出了探索宇宙的一大步。
“宇宙征服者”纪念碑的基座上,端坐着苏联运载火箭理论创始人 “火箭之父”—— 奥尔科夫斯基的雕像。他身着设计师工作服坐在座椅之上,双目深邃仰望着遥远的天空。无限遐思尽在这位科技先驱的不言中。 正是以奥尔科夫斯基为代表的大批科学家数十年殚精竭虑、不怠以恒的开拓奋进,才有了俄罗斯宇航事业令人仰止的今天。
步入博物馆门厅,迎面一幅“现代科学之父”伽利略的头像浮雕墙,瞬间将人们带入遥远的年代。 450年前,伽利略依靠科学实验总结出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和相对性原理,奠定了经典力学和近代天文学的理论基础。 长久以来,人类社会对探索—认知—征服宇宙的梦想与努力,一刻也未曾停止。
展厅通道的入口,一幅油画使人驻足。画中展现了俄罗斯古老传说中的一位青年,背缚双翅象鸟儿一样在空中自由翱翔。 ——飞向太空,是人类共同而古老的梦想。 正是执著飞行的渴望,促就了飞行器誕生与航空事业的蓬勃。 油画近旁,一座存放太空陨石的展台意谓深长。正是探秘宇宙的幻想,催生了航天器诞生和宇航事业的发展。
通往展览大厅的廊道里,宽大墙体之上,一方方世界天文学先驱的巨幅雕像,在湛蓝而幽幻灯光映衬下,显得邃远而神秘。 人们好象在默默穿越着一条时光的隧道……。
走进展览大厅,琳琅展品扑面而来,让人目不暇接。眼前所展现的一切,均为上世纪50~60年代,前苏联取得的航天成就。 这里有,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伴侣1号”实体模型,有用于各类科学试验专用卫星和小型宇宙飞船实物,有太空生物、动物实验舱及返回舱模型等等。 展品中最为珍贵的,是人类第一次载人太空飞行返回舱实物,及宇航员加加林的宇航服。
图中为苏联早期,安装在单级火箭头部试验舱的剖解模型。 那时火箭试验舱还极少能够收回,它们不是部分殘留在太空,就是在重返大气层时焚烧殆尽。
展厅右侧,那颗拖着4根长长天线尾巴、有着铝合金球壳外形的卫星,就是前苏联也是全世界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它在人类探索宇宙史中具有划时代意义,被誉为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块里程碑。 1957年10月4日,苏联人把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了地球轨道,这颗代号“PS—1”又叫“伴侣1号”卫星重63公斤,比一年后美国人发射第一颗卫星重了整整8倍。它的轨道远地点500公里,每天两次从莫斯科上空飞过,采用两种频率向地面发送无线电讯号。 图为第一颗人造卫星实体模型。
卫星是探索宇宙、征服太空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工具。卫星技术发展至今,早已成为人类社会活动不可或缺的顶极技术手段。 上世纪中叶,以卫星技术作为国家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标志,前苏联远远走在世界前列。尽管有两超争霸动因,但无可否认的是上世纪50~70年代,苏联在30年间,成了这个领域名符其实的“带头大哥”。
形态各异的人造卫星,好似一件件精美的工艺品,令人赏心悦目。
下图是以载人航行为目的太空动物试验舱。右侧玻璃橱柜中的小狗标本,为返回试验中的“航天小勇士”。
下图是一款从无动力人造卫星,向有动力地球轨道“空间站”过渡的空间试验装置。 与人造卫星相比,它们的功能更强大、性能更优异,而且能够适当调整空间姿态和位置,满足更多更复杂的试验需要。
这是上世纪60年代发射的“动力卫星”,也可称其为后续发射“空间站”的雏形。头部的黑色球体部分,为日后宇航员的试验工作舱。
下图,就是“载人航天飞行第一人”——加加林所乘坐的宇宙飞船返回舱实物。其外表所敷的阻燃层,早已在返回大气层时燃烧殆尽。舱体高温合金表层也已经二千度高温炽烤,而严重氧化变色。
1961年4月12日,年仅27岁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身穿90Kg重宇航服登上了4.75吨的宇宙飞船“东方1号”,从拜克努尔航天基地起飞,进入宇宙空间。在历时1小时48分绕地球飞行一周后,安全降落苏联境内。完成了人类第一次宙宇航行的壮举,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第二块里程碑。
加加林正是乘坐这个球形飞船驾驶仓返回地面的。面对如此狭小生存和操作空间,我无法想象人类第一次太空飞行,竟是在这种环境下完成。 加加林的“第一次”,可谓险象环生。除去其他不测,仅在飞船着陆过程中,由于船体与返回仓分离操作失灵,就让他在这个狭小空间里,紧张奋战十几分钟才把船体甩掉,否则后果不堪想象。 据说,当时塔斯社的新闻报道早已准备了三份稿件:一是成功,报喜报平安;二是虽迂到问题,但人还活着;三是失败,宇航员不幸身亡。 人类的航天活动,从其之初就注定是一项挑战与风险如影随行的壮烈行动。
加加林的壮举,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为此,他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並获1枚“列宁勋章”。但是好景不长,就在与同伴准备第二次宇宙航行中,年仅34岁的他,却意外死于非命。 1968年3月27日,加加林与8名宇航员一起,在莫斯科附近航天基地接受飞行训练。他与飞行教官副团长谢寥金驾驶“米格—15”喷气式教练机起飞,几分钟后返回机场降落。飞机距地面300米左右,突然垂直俯冲撞向地面坠毁,教官与加加林当场身亡,一时众说纷纭。 关于加加林死因至今尚无定论,但己排除飞机故障等原因。倾向性结论是:教官突发心脏病,失去控制能力,而加加林由于离地面太近,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而失事。 加加林去世后,苏联政府破例以国丧仪式,将其骨灰安丧在红场克林姆林宫墙下。享受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般超高待迂,为亿万苏联人所敬仰。
这个展区展出的,全部是与宇航员工作生活相关的设备、设施。 展品包括:宇航员生命保障、保护装备;各个时期各类宇航服,专用食品、用品、工具等;还有一些宇航员在宇宙航行中使用过的实物,包括他们捐赠的证件、证书、奖章等。 图中所示为,宇航员舱内工作服。
图中所示:宇航员舱内抗荷服。
图为宇航员舱外太空服。“联盟号”宇宙飞船、“礼炮号”与“和平号”空间站的多名宇航员,都是穿着它出舱在太空漫步和工作的。
宇宙飞船返回舱着陆场,都会选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三名宇航员不象天外飞仙,倒象是到郊外露营野餐。如果能点上一堆篝火,再烤上几串羊肉,开上一瓶二锅头,那就神仙也不用当了!
图示:苏联早期研发的第一代“礼炮”系列小型空间站1/2比例实体模型。顶部球形舱为工作站与飞船对接的加压过渡舱,下部为加压工作舱。 为满足宇航员长期驻留太空,从事实验和研究需要,苏联人首先提出建立“空间站”的构想。並于60年代中期,开始了空间站的设计与研究。 1971~1982年11年间,苏联共发射了7座“礼炮”系列小型空间站,其中3座用于军事目的。“礼炮”空间站由3个直径不同的球形舱段组成,总长12~16米,重量约18.5吨。它可实现地面遥控或驾驶员手动操纵,以控制或改变空间站的位置,实现与其他飞行装置的对接、完成复杂的科研和生命保障等活动。
1971年4月19日,“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升空,入轨飞行175天;其间二次与宇宙飞船对接,仅一次成功;接纳宇航员一批3人,工作了23天,可惜三人在返回地面过程全部迂难。 1973年4月4日,高度机密的军用卫星“礼炮2号”发射升空,入轨不久便发生爆炸,紧接着减压、姿轨控制出现故障;11天后失控,47天后坠入大气层焚毁。 1974年6月25日,“礼炮3号”发射升空,在轨飞行213天;其间与飞船对接2次,仅一次成功;接纳宇航员2人,工作生活15天。 1974年12月26日,“礼炮4号”军用空间站升空,在轨飞行770天;其间与飞船对接三次;接纳宇航员二批4人,总计工作了92天。 1976年6月22日,“礼炮5号” 空间站升空,在轨飞行412天;其间三次与飞船对接,一次失败;接纳宇航员二批4人,总计工作了67天; 下图为:“礼炮号”空间站的舱内常用工具箱。
本图为:第二代“礼炮”小型空间站缩微模型。其两端为两个宇宙飞船对接端口。空间站总长约15米,最大直径约4米,重量约19吨。 苏联“礼炮”系列空间站,共发射了7座。其中1~5号为第一代空间站,有一个宇宙飞船对接端口,可与一艘飞船实现对接。因站上携带氧气、食品、燃料等物资有限,空间站寿命有限。 6~7号为第二代改进空间站,设有两个飞船对接端口,可与二艘飞船同时对接。 1977年12月29日,“礼炮6号”空间站升空,在轨飞行1764天;其间与飞船对接18次;接纳宇航员16 批33人,总计工作683天 。 1982年4月19日,“礼炮7号”空间站升空,在轨飞行3216天;其间与飞船对接29次;接纳宇航员11批28人,总计工作816天 尽管“礼炮”系列空间站发射入轨后,状况不断事故连连,但却为日后大型空间站的改进与提高,积累了丰富经验。
在“礼炮”系列空间站成功发射、长期运行基础上,苏联人于1986年2月20日将第三代“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发射升空,开始了世界上第一个永久性空间站建设。 “和平号”采用了积木式组合结构,分别由“球形增压转移舱”、“增压工作舱”、“不增压服务/动力舱”、“实验工作舱”四个基模块组成。工作站重约21吨、长约13米、最大径4.2米;拥有五个飞船对接端口,可与五艘飞船实现同时对接。 下图为第三代“和平号”地球轨道空间站的实体模型。
只可惜“和平号”生不逢时。苏联解体后,经济几近崩溃,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靠西方施舍苦度时艰的俄罗斯政府,根本无力支付维持空间站运行的巨额费用,他们采用几近乞讨的方式,公开呼吁社会捐助,企图筹集经费。但俄罗斯的寡头和巨富们却集体沉默、麻木不仁。最重要原因是:美国主导的空间站己开始组装,美国人根本不愿看到“和平号”与美国空间站比肩而行。 图为“和平号”空间站核心舱——“增压工作舱”,对面为主控制室操纵台,两侧为正、付驾驶员座位。
俄罗斯政府百般无奈,被迫选择让“和平号”空间站无疾而终。 “和平号”在轨安全飞行了15年,与62艘飞船、9架美国航天飞机实现了成功对接,接纳宇航员23批134人考察(其中有来自12个国家100位余位外国科学家),在完成了17000次科学试验后,默默永别了太空。  2001年3月23日“和平号”地球轨道空间站,悲壮的在太平洋上空自行脱轨后,重返大气层解体燃烧。凝结前苏联和俄罗斯几代航天人心血的世纪之作,灰飞烟灭荡然无存。 图为“和平号”空间站舱内情况。这里是去往生活区、实验工作舱、控制和动力舱的主通道。
俄国人的“空间站”技术是领先和成熟的。1971年至今,他们多座空间站在太空安全运行了将近半个世纪,“已知天命”的俄罗斯轨道空间技术,堪称“祖师”级绝不为过。
展厅中央,有一座高耸而雪白的纪念碑式模型,人们远远便能看到它的身影。近前端祥更觉震撼。 看清这对庞然大物没有?没错,这是一架等待发射的航天飞机。不过它既不是“发现者号” 也不是“哥伦比亚号”,而是早已被人淡忘,甚至根本不曾知晓的前苏联的“暴风雪号”。 说起美国的航天飞机,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记住了1981年“哥伦比亚号”首飞成功;记住了1984年“发现者号”在轨一次成功发射三颗通讯卫星;甚至记住了1986年“挑战者号”在发射升空73秒后爆炸,七名宇航员全部迂难的惊险画面……。 然而,人们却遗忘了苏联比美国无论技术含量,还是研发规模都要强大许多的航天飞机工程。这是为什么呢?只因为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成功了,而苏联却夭折了。
前苏联作为上世纪两极世界中的一极,长久以来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上和美国进行着对抗与竞争。这种对抗与竞争既出于体制上排他,又源于对对方不解与恐惧。以核导弹竞赛为起源的航天领域,必然首当其冲。 航空航天技术作为经济、科学、军事、政治的综合领域,一场旷日持久惊心动魄的竞赛早已在两个超级大国间展开,精英们也早己汇聚其中。 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制定了研制航天飞机的计划。苏联当局视这一新型航天器为未来美国搭载核武器的太空平台,1976年决定发展类似航天器作为对“威胁”的抗衡,並将其命名为“暴风雪”计划。该项目很快就成为苏联航天工程的重中之重。 “暴风雪”的设计要求是能够使用100次以上,能将30吨有效载荷送入200千米高、倾角50.7度的地球轨道;机组乘员4人,最大乘员10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要能进行复杂军事研究,抵抗敌国军事活动。该设计思路使“暴风雪”设计优于美国航天飞机,甚至更为超前。 下图为建造“暴风雪”机身场景。
同期与“暴风雪”航天飞机开始研制的配套工程项目有二项。 其一为“安—225”“梦幻”运输机。“安—225”是起飞重量超过600吨超大型运输机,也是迄今为止全世界最大的飞机。它是“安—124”的升级版,也是为“能源”号运载火箭、“暴风雪”号航天飞机量身订制的运输载具,全球仅有两架。 图为1989年5月12日“安—225”运输机与“暴风雪”航天飞机首次完成背负飞行试验。
其二为专为“暴风雪”计划设计和研发的重型运载火箭“能源” 号。 “能源”号运载火箭是目前世界上推重比最大,也是最为先进的火箭。它仍然沿袭俄罗斯传统的“液氧—煤油”燃料,在4个助推器工作条件下可将105吨搭载物送至地球近地轨道,在8个助推器工作条件下搭载物重量可达200吨。 图为1987年5月15日“能源”号第一次发射,携带“极地”号斯泰基—DM试验飞船(黑色部分)。据苏联解密信息显示,该飞船即为苏联天基激光器,具有非同寻常战略意义。但在“能源”号成功发射后,该飞船(对外称为“礼炮2号”空间站)因事故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后坠返大气层爆炸解体。
“能源”号推进器可进行20次重复使用,比美国“土星—5”重型运载火箭进步不少,且载重也高出1/3。 图为“能源”重型运载火箭发动机尾部。
1988年11月15日凌晨3点,OK—1K1“暴风雪1号”由能源号火箭从拜科努尔发射场2号发射台发射升空,进入近地点247公里,远地点256公里的轨道。 这是一次无人驾驶的测试飞行,航天飞机生命保障系统没有运转。除了飞行系统外,机上也没有安装任何其他软件。由于计算机的存储能力所限“暴风雪”只环绕地球飞了2圈。3小时25分后,成功返回地面。 这次无人自动驾驶太空飞行的难度,要比1981年 美国 “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有人驾驶首飞难度大得多。降落后机身中线与跑道中线距离偏差仅为12.7cm。即使在今天,这样大型无人机如此精准控制也是难以想象的。 图为“能源”号火箭点火升空瞬间。
这次试验完成后,“暴风雪”和“能源”号被分别回收重新组装后,运回位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装配基地。这意味着,即使在发射时间上落后于美国航天飞机,但苏联航天技术仍然堪称世界一流。 可是,就在看似一帆风顺的航天大国崛起梦背后,红色巨人为其所累的身躯却显得愈加沉重起来。整个计划包括“安—225”重型运输机、“能源”重型运载火箭和“暴风雪”航天飞机共耗资200亿卢布,当时相当于750亿美元。该计划巨额经济负担,让苏联向美国挺直了腰杆同时,也成为压垮“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暴风雪”计划失去经费来源;1991年苏联军方停止对该计划拨款;1993年航天飞机设计者被迫宣布“暴风雪”计划就此结束。而1988年的首飞亮相,竟也成了“暴风雪”的终场谢幕。 图为 “暴风雪”和“能源”首次宇宙航行后,回收并组装运回位于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的装配基地。
“暴风雪”计划总数建造13架航天飞机,其中8架用于测试,5架用于执行宇宙飞行。执行宇宙飞行计划的 5 架航天飞机,除1号机“暴风雪”外,2号机“小鸟”完成97%,3 号机“贝加尔湖”仅完成整个机体,其余两架未编号的则直接在工厂被拆解了。 图为“暴风雪”BST-02空中试验机,现存德国辛斯海姆博物馆。
2002年5月12日,位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中心的一座机库顶棚因年久失修而坍塌,当年存放其中的苏联航天飞机“暴风雪”号和重型火箭“能源”号被彻底砸毁。 香消玉殒的“暴风雪”和“能源”伴随着承载过无尽荣耀的航天梦,被永远理葬在了昔日帝国的瓦砾之中。 图为当地时间2002年5月12日,“暴风雪”和“能源”火箭被砸毁现场。
展厅内不甚曙目一隅,赫然陈列着一座航天飞机标准发射平台模型。远远望去,发射载具上的航天飞机无论造型还是外部涂装,都与苏联的“暴风雪号”别无二致。细细一看,那机身上跃然的星条旗才提醒人们——这里展示的是美国人的发射场。 面对美国航天飞机,数十次成功飞行享誉世界的荣耀,遥望展厅内彼邻而居却盛年夭亡的“暴风雪”,真不知俄国人该作何感想? 国家衰亡,是一场百姓的灾难、军队的灾难。也一定是一场民族科技的灾难、文化的灾难,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回首我们蒸蒸日上的祖国,尽管前行路上问题多多,方方面面差强人意,但国家安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永远是百姓安居乐业希望所在。温故知新,中国人都偷着乐吧! 下图为美国航天飞机发射平台。
走进宇航动力装置展区,各色林立的运载火箭模型,瞬间充满人们双眼。如今,人类早已登上月球、飞抵火星,飞向更遥远星际也已不是梦想——因为火箭成就追梦的翅膀。 我们不得不感慨“宇宙征服者”纪念碑下那位“火箭之父”——奥尔科夫斯基的伟大。1929年他首先提出了 “利用火箭,使飞行器摆脱对大气层依赖” 的科学构想,并奠定了前苏联火箭理论的基础。正是这一构想激发了工程技术人员的灵感,开创了人类寻找离开地球技术手段的伟大征程。 图为上世纪60~90年代前苏联各种运载火箭模型。
前苏联和俄罗斯在火箭理论研究及其技术开发方面都自成体系,可谓人材济济。 值得一提的是,科罗廖夫和格鲁什科这两位苏联航天动力工程拓荒者与奠基人。上世纪整个30年代,他们都在从事火箭试验研究。前苏联政治大清洗运动中,他们都被送进了劳改营,卫国战争胜利后被释放,继续进行火箭的设计研究。他们在缴获德国相关装备基础上,吸收、改进、提高,形成了自已独特设计思路与风格。 1954年他们的团队设计了采用液氧与煤油混合的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RD—107”、“RD—108”,並用“R—7”火箭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空。用4台“RD—106”发动机梱绑使推力提高至2200KN,将250吨的火箭送上了太空。 图示为四联组大推力流体燃料火箭发动机。
无可否认,火箭研发的最初灵感和目的都缘于战争。为了让炸弹飞得更远、威力更大,人们在弹头后面增加了动力助推燃料;为了使助推燃料燃烧更充分、效率更高,人们又在燃料中加入了强氧化剂,这就是最初的固体火箭。中国人古老烟花,就是火箭的原创娱乐版。而让火箭真正成为太空运载工具,无疑那是苏联人的首创。 我认为,前苏联早期火箭专家的伟大之处主要有四:1.解决了燃烧对氧气的需求,彻底摆脱燃烧对大气层的依赖,使火箭太空飞行成为可能;2.采用冲压发动机获得了大推重比,使火箭脱离地球引力成为可能;3.解决了火箭飞行姿态控制,使航天器的入轨和变轨控制成为可能;4.创立了火箭设计与计算理论体系。 俄国人的火箭发动机体积小、推力大、适应性好、 可靠性强、性价比高。直到今天其多款精典发动机,仍是国际市场抢手货。美国人不但屈尊购买俄国大推力发动机,甚至还引进系列发动机制造技术。俄罗斯火箭在燃料选择、发动机模块化没计、动力装置结构布局等方面,都有着独特传统和鮮明技术特色。 图中为前苏联早期火箭发动机。
但是,苏联人向太空发射火箭道路並非坦途,他们经厉过许多挫折与失败。其中最惨痛的一次,发生在苏联贝加尔地区火箭发射场。 1960年10月在火箭发射现场,一枚正准备发射的火箭燃料系统发生了故障,並引起了大爆炸。200多名火箭专家、工程师等当场毙命,其中还包括了苏联国防部付部长、战略火箭部队司令米·伊·聂德林元帅等人,情况相当惨烈。 对于这次灾难,苏联官方一直讳莫如深。直至30多年后,那次事故的幸存者才向外界透露了部分有关事故的细节。 图示为火箭剖解模型。
这是一座能够漂浮在水面的火箭发射平台模型。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和目的,构建水上浮动发射平台的成本都要远远高于地面。 抛开成本与需要,仅从技术角度看问题,这座平台不仅是个挑战十足的课题,也是个创意十足的设计。 图中为水上火箭发射平台。
人类太空活动基础是科技和经济实力。上世纪有能力构建太空研发体系,实施较完整太空开发计划的,只有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 在成功脱离地球引力和大气层之后,美苏两国都不约而同把征服宇宙活动的第三目标,选在了那个距离我们最近的星体——月球。 “登月”似乎成为上个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理想”与科学实践,成了两个超级大国争霸角力的新战场。 图为展厅内一个直径1.5米的月球仪,上面标明了月球表面每一座山峰和谷地。最可贵是月球背面我们从未见过的地方,竟也异常清晰了然。这是高技术活动的结晶,没有长期探月积累,永远无法完成。
图中为苏联载人登月舱模型,它可在月面实现软着陆,並安全返回登月飞船。只可惜由于“N—1”火箭连续四次发射失败,最终让苏联不得不中止了载人登月计划。如果不是50多年前的登月计划解秘,我们至今仍会为苏联人不上月球疑惑不解。 苏联的探月计划始于1958年,止于1976年。冷战期间,美苏两国白热化的太空竞赛中,苏联人一路占尽先机。但出人意料的是,最先登上月球却是美国人。随着上世纪60年代未至70年代初,美国人五次13人登上月球,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三个里程碑毫无悬念被美国人捧得。美苏两国“登月”大战也为此嘎然而止。 据美国披露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美国1961~1972年11年间,为此耗费了225亿美金,参加企业达20000余家,200所大学80个科研机构30余万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予其中,可谓是倾尽国力了。 财尽力竭的苏联人虽末公布过相关数据,但可想见,为了登月折桂他们绝不会比美国人玩得潇洒轻松!
图示为 “月球”系列无人登月舱。 1958~1976年苏联人共计发射了24个“月球”系列探测器,18个园滿完成探月任务,其中6次实现了登月着陆,2次完成了月球车考察。1976年苏联终止了探月历程。 1959年10月7日“月球—3”探测器绕到月球背面,首次拍摄了月球背面照片,人类第一次目睹了月球全貌。
图中是充满了苏联人智慧和苏联范儿的月球车。 当年为了抢先登月,苏联人周密筹划、积极准备了十年,这辆精心打造的“月球车—1”便是其中的独门秘器之一 。 “月球车—1” 长2.2米,宽1.6米,重756Kg,装有钻、凿、铲装置、电视摄象机、全景照影机和核能动力系统。它有8只独立驱动,能象蜈蚣腿任意升降的复杂驱动系统,可保证月球车在凸凹不平月面稳定行走。 1970年11月17日世界上等一辆月球车“月球车—1”在月面着陆,它在月面行程10.54公里,考察了8平方公里区域,拍摄200幅全景照片和20000张月面照,钻采了120克月岩标本,並于7天后带回地球。月球车在月面工作了一年多,直到核能耗尽才停止工作。 1973年1月8日“月球车—2”登陆月面考察,取得了更加丰硕的成果。
俄罗斯宇航博物馆,是开放和包容的。在这里,世界上航天大国都能得到一席之地。 当意外看到了中国“长征—2E”梱绑式火箭时,不免怦然心动,我自豪地按下相机快门,记录下在航天大国荣誉殿堂里属于自己的骄傲。
走出展厅缓步回到门厅,地面镶嵌着一块硕大地图,意外吸引了我:上面七大洲、四大洋一处不少,唯独没有了国界。站在这里,我想到了许多……。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曾几何时,不可一视的苏联是何等坚不可催?七十多年过去,苏联的版图却早已时过境迁。 苏维埃帝国大厦轰然倒塌,看似偶然实属必然,只不过有人欢天喜地,有人扼腕叹息。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从中悟出什么? 留下一块没有国界的地图,戏说是俄国人智慧所在:也许撕裂的苏联版图令人心痛;也许只有客观物质世界才能真实长久;也许该为这多变的世界留下空间;也许为了这精美地图永不再更换……。 我想——科学家有祖国,但科学技术永无国界,人类一切文明与进步永远属于我们共同的世界。 这才应该是“宇航博物馆”留给我的深刻启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