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咱贩子咋成了收藏家了?!

 名字起不成 2016-03-02
  车前子作品
  这篇文章教你怎么买卖字画,说得挺通俗、很实在,可参看。
  一、早卖早赚钱,不卖更赚钱
  好多人都这么认为。作为我们的好多资金相对少的朋友也是不错选择。2002年笔者买了某画家的一件斗方,花了3000元,年底各种宣传说艺术品泡沫,卖了不到20000元。现在都500000多万一个斗方了!
  各位朋友,看到这里你们都眼红了吧?这叫“前年没卖,留到现在更赚钱。”可是朋友也要同时明白:为了生活,知道以后升值也要卖啊!正如一位画廊老板所言——书画是一个遗憾的行业!不卖,没有钱花,卖吧就后悔了。朋友自己体会吧。
  不过,收藏家或者经销者,总要流通,没有流通资金就会断掉。早卖,可以用利润继续循环,不断扩大规模,扩大吞吐量。因此,这里面就有一个怪圈:你是做快速流通,还是以静制动?见机行事,守株待兔还是快循环,是有规律的,自己去体会。
  二、以卖养藏,逐渐留下精品
  很多玩收藏的人,玩着玩着就玩不下去了,因为东西越来越多,资金越来越少。就形成了只出不入,如此玩法,你就是三峡水库,也有把水放干了的一天。再说,总这么玩,你放在哪里?这也是个大问题。比如我,越玩东西越多,范围越广,最后连自己有啥都想不起来了。想找个东西,比找个媳妇都难。
  收藏这行当,你不能啥都搂着,要学会“取舍”,就跟人生一样。所以,当你的眼力越来越好、档次越玩越高的时候,你就要考虑置换了。同一个人的作品,你要筛选精品、有意义的作品、最喜欢的作品,这些留下,其余的可留可不留的统统卖掉(一般叫做交流掉)。假如你这些东西是5年前收进来的,这时候置换出去,还能大赚一笔,然后用这笔钱再去买别的作品。
  还有就是置换作者。比如你前几年买的都是二线、三线的书画家,现在你完全可以陆续置换出去一些没有发展的、没有潜力的作者作品,陆续收些一线的、有升值价值或者艺术价值很高的作者作品。如此,你会逐渐进化成一个高级收藏家。所以,要通过卖来养着你的收藏。一个劲儿地往里烧钱玩收藏,这不是好办法。
  吕国璋作品
  三、时间与检漏的问题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玩物丧志”。其实,这是相对而言的。在古代,读书至上,别的都是浮云。古人又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到底何去何从?让我们很纠结。
  比如说专一,现在的孩子们念书可谓专一,可是闷头“两耳不知窗外事”,12年考上大学之后,又继续4年,而后硕士、博士又整7年,最后30多岁走向社会的时候忽然发现“专一了半辈子,依然穷困潦倒、身无分文、身无所长、没有出路”。所以,人还是要有点爱好,别太专一了。比如,前些时候某个职位还不低的朋友跟我说“我现在没事在市场捡漏玩了”。我问原因,他说“我总不能等着过两年退休了,啥也不会、啥也没玩的,那还不闲啊!”现在很多政府领导、工薪阶级都是逐渐买一点字画,等退休了卖掉就是一笔不小的保障。前几年某局长花十二万买了一套冯远的十二条屏,拍卖了三百多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这叫闲了置忙了用,真是不错的办法。
  告诉大家一句实话,在市场里面玩的,很多都是职务比较高的或者白领、金领。利用一点工作之余的闲暇时间,修身养性的同时,还能淘个自己喜欢的艺术品,多好!赶上眼神儿好、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捡个漏,何乐而不为呢?
  青州的一家画廊老板的眼力,是我比较佩服的几个人之一。前几年他买了一张大家都没有看好而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吴昌硕的作品,花了不到三十万。下半年在北京的一个大拍卖公司拍了二百多万。没办法,这就是眼力,好好学习吧!
  朋友常说“漏,每天都有,就看你能不能捡到!”捡漏是需要学问的。曾经无数次跟搞书法创作的朋友讲“每天积累半个小时临帖,就如同一张纸,你觉得很薄。可是,当你一年过去的时候会发觉365张纸也是很厚很厚的一摞!”
  用到收藏上,每个月拿出点零钱来买一张好的书画作品,一年下来就是12张,5年就是60张一大摞了吧!一个月买卖一张字画需要几分钟呢?持之以恒这道理都懂,谁能坚持下来谁就是胜利者。
  秋一作品
  四、从哪里下手?
  很多人都知道,要藏就藏最好的。民谚有句话叫做“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可是,面对庞大的书画艺术品市场,到底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最好的?什么是精品?恐怕这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事情。所以,你想玩收藏,想倒卖书画作品,最好还是从低端开始。
  原因一是资金投入相对较少。你上来就想玩齐白石、张大千或者宋画,那得多少钱?二是安全系数小。第一是,遇到高端品的赝品或者高仿品,那你一下手就惨了。第二是,这年头大师、书圣满大街都是,万一你花很多的银子买了一个当代“书圣”或者“天下第一草圣”的作品,那就完蛋了。
  我曾经就是从低端开始的,很多我手里当时低端的书画家现在成了一线书画家了。什么是低端?就是年轻、有实力、有前途的书画家。
  从低端玩起,即使碰到问题或者失手的时候,损失也不会太大。而且,可以慢慢成熟、增长你的知识和眼力。
  一口吃不了一个胖子,慢慢来。如果你非要起步就玩高端,这也不是不可以,得有资金支持。最好请鉴定高手在后面帮你掌眼。俗话说“一个成功的收藏家后面肯定有好几个懂行的经纪人”。
  吕雪峰作品
  五、收藏家是“倒卖”出来的!
  书画朋友聚会的时候,一位朋友说“我手里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可我却不舍得卖了,咱贩子咋成了收藏家了?!”这句话说得太好了,而且这几年从我接触的或者与我一起成长起来的书画商来说,他们大多都感慨“啥都不舍得卖了。看看什么都不错”。时间长了就是这样,碰到好的就想买。
  原因有三:
  1.书画作品是一个非常好的保值增值物品。逐年通货膨胀,“手里放着钱不如放着实物踏实”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心声。
  2.随着倒卖字画的时间越来越长,一些人越来越懂得欣赏字画了,他们的欣赏品味越来越高,于是他们把手里的宝贝看得比钱更重要,连灵魂都得到升华和净化了。
  3.字画升值,今年卖了明年同样的价钱你就买不到同样的东西了。遗憾,后悔。随着“倒卖”的时间越长,一不小心成了收藏家、鉴赏家、艺术家了……由一个商人,蜕变成一个颇有品位的收藏家甚至鉴赏家,还把钱赚了。没事的时候,晒晒太阳、喝喝茶、听听小曲儿、啃俩螃蟹、看看字画,美死了!再者,藏着的那些宝贝精品,你就是睡大觉它们都替你升值下钱呢,天底下还有比这更美的事儿吗?比放高利贷都受人羡慕嫉妒恨!收藏家是“倒卖”出来的,没错吧?
  文章整理自网络,作者不详
  责任编辑/薛萍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有更多惊喜呈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