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音:如果可以,别像陈乔恩那样!

 若水情 2016-03-02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3:49 如果可以,别像陈乔恩那样 来自青音

晚安心灵语音 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可以,别像陈乔恩那样!
文/青音

昨天,我在广州参加“2016国际身心灵主题年会”,国内外的心理专家们济济一堂。我在做大会发言之前,就地取材,在下榻的宾馆酒店的卫生间的墙壁上,我拍下了这样一副画框,这上面写着“永远专注地把时间用在最有价值的事情上,这就是赢家和输家的区别。”



我的发言也由此展开,我想这就是很多人会出现心理问题的根源吧——攀比、争先、用“有用”和“没用”来对这世界、对别人和对自己做最简单粗暴的二元价值判断,结果是错过了很多生命中本该值得紧紧把握、好好珍惜的那些美好,虽然它有可能在短期看来没什么“用”。

我做完发言,一位在德国学习心理治疗多年的同行找到我请教,她说:“我总是参加各种学习和培训,可是为什么还是没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心理咨询师呢?”

我跟她分享我的观点,我说:“在我看来,要学习,但不要跟随。放下对学习的焦虑,你需要先成为一个能够引领你自己的人,你才有可能引领他人。所以相信你自己,而不是相信某个老师或者专家,才是最要紧的!”

后来她给我发微信说,我的话四两拨千斤,解开了困扰她很多年的心结。但假如我能有更多的时间跟她交流,我会告诉她,我仿佛看到了她心里那个从小被严厉的父母或者老师吓坏的“小孩子”。

其实你知道吗?很多人的心里,都住着一个被吓坏的“小孩子”。

这几天,我看到一个电视真人秀节目上,台湾演员陈乔恩也在倾诉父母对她造成的伤害,她说她从小就被妈妈吓坏了,总感觉妈妈随时会对自己严格要求,随时会冲过来打自己,现在长大了,跟妈妈在一起总是没话说,气氛很尴尬。而妈妈浑然不觉对她小时候过分严厉的教育其实是一种伤害,妈妈以为那就是她表达爱的方式。

所以,现在的这一对母女,仿佛是站在悬崖的两边,彼此都很想给对方爱,但是不知道该如何去表达。而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是要么不说话,一说话就拧巴着,总像要吵架!

你跟你的父母,也是这样吗?

如果是,我想对你说——我们的父母,就是我们的出身,这是我们任何人都不能选择的,但是已经长大的你,你已经可以做自己的“父母”了。

你可以给自己更多的温暖、更多的接纳、更多的鼓励,在低落时给自己喊“加油”,在紧张时给自己放个假,在受伤时抱抱自己……把多年来内化在你心里的那双严苛的目光赶走!内化在你心里的那张挑剔的嘴让它“闭嘴”!把心里那把总是拿来衡量自己够不够完美、够不够好的尺子折断!

你就是你,你不需要任何人点赞,也照样明媚灿烂!试试看!

从今晚开始,我们的心理魔法导师汪冰老师开始给大家上“积极心理学”的课了,你知道如何让自己变成积极乐观的人吗?你知道如何在每一个挫折的关口,给自己能量修复自己吗?

今晚,汪冰老师教给你这把心灵的钥匙,扫以下二维码加入“积极心理学”小分队吧,也欢迎你把这里学到的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分享给更多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