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IBE】浅谈传染病医疗建筑电气设计的特殊性

 xiacheng588 2016-03-02

引言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H7N9型禽流感的爆发和蔓延加重了人们对传染性疾病的恐惧,损害了人们的健康,严重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如何抵御和有效治疗类似传染性疾病成为人们面临的新课题。

项目简介

本项目地上4层,建筑高度为18.5m,建筑面积为6125.5m2。一层主要为肝炎门诊、消化道门诊、呼吸道门诊及办公室等,二层为肝炎病房区,三层为消化道病房区,四层为呼吸道病房区,共设置105张病床。

项目医学流程的特殊性

不同种类的门诊科室(包括候诊区、诊室等)独自成区,相对独立。医务人员和病患人员的使用通道(包括水平通道、垂直人行楼梯通道和垂直电梯通道等)分开设置,医务人员和病患人员分别通过各自的专用通道进入各自的工作区和生活区。在清洁区和非清洁区的通道进出部位设置缓冲区。不同种类的传染病患者分别安排在不同的楼层或不同的护理单元,病区内每个护理单元设置32~42张床位。

设备专业通风空调控制的特殊性

3.1 传染病房负压及负压梯度目标

本工程根据房间的污染程度将每层分为清洁区、污染区和半污染区。通过控制各房间的送排风量来控制房间正、负压值,实现压力由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依次降低,以控制气流流向,避免交叉感染。为保持持续的梯度负压,各个区域的压力梯度由病房内卫生间、病房、缓冲间、医务人员走廊、医务人员用房依次增大,各不同区域的负压差不小于5Pa。

3.2 传染病房压差控制

传染病房排风机组和净化送风机组的运行采用联动互锁装置进行控制,病房使用时依次开启排风机、送风机和送风加热装置,关闭时顺序相反。按此顺序启停,同时使病房的送风量小于病房的排风量,从而实现病房内持续负压。病房门、窗等外围结构的接缝严密度、医患人员的进出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病房的负压稳定性。为了实现控制压差的目标,在各不同区域设置压差传感器检测各区域的压差值,且将压差信号反馈到风机变频控制器,风机变频控制器通过调整送排风机的输入频率来调整送排风量以维持室内压力的恒定。各区域负压的检测方法分为间歇式检测和连续式检测两种,通常采用连续式检测,其优点在于当室内压力值偏低时可以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同时调整送排风机的输入频率。风机智能控制配电箱系统图如图1所示。

图1 风机智能控制配电箱系统图

3.3 传染病房空气净化

新风送风空调净化机组设置初效过滤器和中效过滤器,对所采集的新风进行两级过滤处理,且在空调器回风口设置低阻中效过滤器。排风机组设置初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对高空排放的污染空气进行三级过滤处理,且在排风口设置排风净化装置组合模块。在排风机组的高效过滤器处安装自控仪表,对过滤器的气流阻力变化进行自动检测以及故障报警。通常在过滤器前后设置压差传感器检测压差,并且可以现场和集中显示压差信号,在达到设定的压差限值后发出报警信号,以提示工作人员进行更换或清洗。

供配电的特殊性

《医疗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2-2013)4.2.1条:“重症呼吸道感染区的通风系统用电为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其他负荷等级要求同普通医疗建筑。

照明设计的特殊性

在候诊区、传染病诊室、厕所、污染走廊、污洗间、手术室、血库、洗消间、消毒供应室、太平间及垃圾处理站等场所设置紫外线消毒器或紫外线消毒灯;病房内设置移动式紫外线杀菌灯专用插座。

为了防止误操作,传染病诊室、厕所及污洗间等处的紫外线杀菌灯开关区别于一般照明开关,且安装高度为底边距地面1.8m为宜。

由于护理区患者专用通道具有感染性,护理人员不方便直接进入,因此对于护理区患者专用通道的公共照明灯、紫外线杀菌灯、夜间照明灯及应急照明灯等在护士站采用智能集中控制。智能照明配电箱系统图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照明配电箱系统图

传染病房门禁系统

因部分传染病的传染性很强,若传染病人的活动区域超出规定区域,很容易造成交叉感染,且传染病区的病患人员和医护人员需要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无关人员不能随意进出传染病房区,因此在医护工作区和病人生活区之间、不同类型传染病区之间需设置门禁系统。该系统与医院的安全技术防范中心进行联网,在出现紧急情况时由安保人员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进行紧急处理。

传染病房可视探视对讲系统

传染病人不能与探视的家属直接面对面谈话,因此本工程设置了可视探视对讲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病人和家属之间的可视谈话。

本系统由可视探视对讲系统专用服务器、护士站主机、可视病床分机和可视探视分机等组成。

本系统可根据探视需要将可视探视分机转接至相应的病床分机进行双向可视对讲;医护人员可监视病人与家属的通话情况,可与病人或家属进行双向对讲;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的身体状况、病情及谈话的情况,决定视频通话时间的长短以及是否切断通话;可自动记录并保存视频通话内容,以备后期查询和调用。

线路敷设的特殊性

不同污染区域配线的保护管、母线槽或桥架穿越隔墙处应做可靠的密封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结束语

随着建筑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传染病建筑会越来越人性化、智能化和家庭化,会给病人和医护人员提供更加舒适和安全的生活与就医环境。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的设计经验介绍了对传染病建筑电气设计特点的认识,不足之处请各位专家和同仁指正。

本文来源:《智能建筑电气技术》杂志,作者: 山东同圆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陆仕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