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红岩精神”永生

 国之档案 2016-03-02
    来到重庆,人们会时刻感受到一种“红岩精神”。
    在歌乐山下的红岩魂广场,每天都会有人来此凭吊先烈。许多大中小学生更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来此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学子们无不被革命先烈那一个个悲壮的故事所感动。
    漫步山城,众多红色旅游景点,正成为吸引大批游客纷至沓来的热点。在国共重庆谈《双十协定》签字处桂园、八路军办事处旧址、曾家岩五十号周公馆、渣滓洞和白公馆,来重庆的游客只要参加“红岩文化一日游”,就可在短短一天时间之内,追寻革命前辈的足迹,回顾那段难以忘却的历史。
    重庆市文化局副局长、红岩革命纪念馆馆长厉华介绍说,重庆市自今年4月开始进行“红岩联线”,探索革命文化面向市场、贴近群众的新路子。“红岩联线”就是以红岩革命纪念馆和歌乐山革命纪念馆为核心,向重庆市各区县及周边地区的红岩文化教育基地和场馆输出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整合革命文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从而集中宣传、展示、研究、开发“红岩文化”。正是这种创新,将“红岩文化”完美地融入红色旅游之中,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精品。
    近年来,重庆市以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为主线,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不断创新活动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红岩精神”,是指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以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党中央领导下,团结带领国统区广大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实践中锤炼、培育、形成的崇高革命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四个方面。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尽管我们所处的时代和面临的任务与产生“红岩精神”的时代背景不同了,但“红岩精神”仍然是团结和激励3000多万重庆人心系重庆、建设重庆、振兴重庆、开拓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
    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庆渝告诉记者,重庆直辖以来,在全市广泛开展了“弘扬‘红岩精神’、塑造当代重庆人”的宣传教育活动。最近,重庆市委又作出决定,在全市全面实施“道德教育、社会实践、情操陶冶、阵地建设、环境优化”五大工程,集中精力办好开放教育基地、开辟特色旅游、参与科技实践、优化广电节目、活跃文艺演出等20件实事。
    如今,“红岩精神”已成为重庆的一个品牌。这个美丽的山城,正在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和不灭的“红岩精神”,吸引着世人的目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