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是孝亲文化?

 无名小卒dhf 2016-03-02
   作者/董海发

   儒家文化的精髓——仁者爱人思想是产生仁义礼智信做人文化的思想基础;儒家做人文化是产生孝亲文化、泛爱文化、忠诚文化的道德基石。所以,儒家仁者爱人精髓思想是构建儒家文化大厦的地基,儒家做人文化是构建儒家文化大厦的础石,孝亲文化、泛爱文化、忠诚文化是儒家文化大厦的三根柱石。孝亲文化是构建和睦家庭的齐家之本,泛爱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修身之本,忠诚文化是忠君爱国的立身之本。
     儒家文化精髓——仁者爱人思想表现为三句以次递进的人文主义思想:
    1、国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反对官本思想;
    2、人以德为本的贵德思想,反对贵才思想;
    3、德以孝为本的重孝思想,反对忤逆思想。
    由此可见,
    人是国之本、德是人之本、孝是德之本。
    没有孝的德是丧尽天良的混蛋;
    没有德的人是丧失人性的禽兽,
    没有人的国是丧失人心的亡国。

     一 、什么是孝?
    孝字的构成,上有老、下有子,老在上慈爱子,这是人的本能,这是父母的责任,父母陪伴我们一天天长大;子在下支撑老,这是人的觉悟,这是儿女的孝亲,儿女陪护父母一天天变老。一个“孝”字是父母本能与儿女觉悟的无缝对接、有机统一、完美融合。如果仅仅有父母本能的仁慈,没有儿女觉悟的孝敬,就会出现不和谐的画面:父母的心就像温暖的太阳照在儿女身上,儿女的心就像冰冷的石头压在父母心上。
   二、什么是孝亲?
   孝亲——就是指基于血缘的孝养、孝敬、孝顺父母的家庭伦理道德。
   1、孝亲的两大核心概念
   一是感恩——感恩父母是孝敬父母的起点和源头,是做人的根本和起点;
   二是责任——百分之百地担当起家庭责任,赡养父母、呵护妻儿、善待家人,永远感念父母养育生命的恩情,永远用行动回报父母养育生命的恩情。我们为什么说,2016年2月23日坠楼自杀的西安中学高三学生林嘉文是天才少年、缺德人才呢?因为刚刚18岁的林嘉文,既不是孝敬父母、感恩父母、报答父母的孝子,也不是担当家庭责任的男子汉,仅仅是个会学习的史学天才、能思考的史学奇才、善写作的史学怪才罢了!
    2、孝亲的三个根本内涵;
    一是孝养父母——养父母之身,孝是自然亲情,乌鸦反哺、小羊跪乳,孝养父母乃人之常情。
    二是孝敬父母——悦父母之心,无论将来长大干什么,不让父母担心、伤心、羞辱,是最低的孝敬;能让父母放心、高兴、自豪,是最高的孝敬。
    三是孝顺父母——听父母之命,未成年听父母的教诲、上学后听老师的教导,长大后听祖国的召唤。
     3、孝亲的五个道德层次
    (1)、最低层次的是小孝——养父母之身
     为父母提供物质的供养,了解父母需要什么,尽心给父母提供最好的,供养父母必须心怀尊敬和恭敬的态度。《论语为政》中有这样一段话,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游向孔子问孝,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就行了,至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么样去分别呢?”由此可见孝敬父母,关键在于内心对父母心存感恩之情、恭敬之心。
   (2)、中间层次的是中孝——悦父母之心
    悦父母之心有五个方面,一是顺承父母之意,二是恭敬父母之心,三是了解父母之思,四是陪伴父母享受天伦之乐,五是家庭、事业有成,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操心。
   (3)、最高层次的是大孝——成父母之志。让自己有所作为,成全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实现父母对自己的心愿,以荣养亲、以德润孝、光耀门庭;兼济天下、效忠祖国、光宗耀祖。《孝经》中所谓:“名扬于后世以显父母,是谓大孝。”
   (4)、最聪明的是智孝——谏父母之过。
    对于父母的过错,既不能迁就,也不能附和、更不能盲从,《弟子规》中“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也就是说: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以免陷父母于不义,使父母一错再错,铸成大错。对父母的责打,孔子认为:“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有的态度。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个多么智慧周全的人,他讲的孝是深明大义的智孝,而不是唯唯诺诺的愚孝。
   (5)、最高境界的是泛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尊敬、礼敬、关爱天下所有的老人。
   三、什么是孝子?
   孝子——就是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身、悦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祭父母之魂的好儿女。
    1.在自己未成年时要听父母之命;
    2.在父母年老时要养父母之身;
    3.在自己成长的全过程要悦父母之心;
    4.在父母有过错时要谏父母之过;
    5.在父母有病时要侍父母之病。
    6.在父母过世时要祭父母之魂。
    四、用一定的礼仪表达对父母的孝心、感激、敬意
    我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怎样用礼仪来表达对父母的孝心、感激、敬意呢?那么《礼记》中有一句话:“德辉动于内”、“礼发诸于外”,就是说,你的内心要有一个“德”字,这个“德”字在发着光辉,你的合于礼的行为就会自然流露于外,我们内心感恩父母,自然会在礼节上表现出来。
    孝的礼仪有三种:
     一是鞠躬礼。
     鞠躬礼是常用的一种比较隆重的礼仪,既可以对父母,也可以对大家,但很多人不会鞠躬,欠欠身体,点点头都不是, 真正的鞠躬礼有六大要点:
     1. 头——随身体弯曲而低下去,如果有帽子,要脱帽;
     2. 腰——弯曲15到90度;
     3. 手——男子自然下垂,女子双手叠放在小腹;
     4. 腿——自然并拢,立正;
     5. 眼——目光平视;
     6. 意——心怀恭敬,从容、端庄、喜悦。
     二是跪拜礼。
     跪拜礼是只对父母、长辈、祖先表达极度尊重和恭敬的礼仪,行双膝跪地、三跪九叩是最庄严最隆重的礼仪,其要点是双膝跪地三次,每跪一次磕头三次,在跪地、弯腰、低头的瞬间让对方感到真诚与尊敬。(封建社会,臣民、臣子对皇帝三跪九叩是基于皇权的淫威,并不是真正的感恩)。
     三是洗脚礼。
     洗脚礼是儿女对父母表达恭敬和尊重的重要礼仪,要求儿女放下自己的形象,俯下身子,给父母搓脚,给老人脚面、脚底、脚趾、脚后跟按摩,用手心接触脚心,用心灵沟通心灵,用行动打通亲子血脉至情。
 
   综上所述,所谓孝亲文化,就是孝养、孝敬、孝顺父母亲人的行为规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