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欧泊知识】欧泊在中国珠宝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解读三大误区

 可予可罗 2016-03-02




欧泊

一种主产区在澳大利亚的“变彩”特征无机物宝石,多数欧泊石在太阳光下呈现荧光多变衍射效果,莫斯硬度为5~6,英文名意义为“集所有宝石光华于一身”。


  1840年被欧洲人在澳大利亚发现后大量开采、备受藏家追捧,是国际珠宝市场上的新兴品类之一。


  对比澳大利亚市场,欧泊在中国珠宝市场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收藏爱好者,都常有误区:


误区一:

很多人经常将常说的黑欧泊误以为是黑色欧泊。

实际上,黑欧泊是胚体色调深色的欧泊,并不是指整枚宝石是黑色的,而是多以深蓝、海蓝、宝蓝、深紫为底色,伴随各类花纹多彩变化。


黑欧泊出产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莱顿宁瑞奇,是最着名和最昂贵的欧泊品种,以色彩变化多端、宝石面光洁美观而备受追捧。

  


  误区二:

欧泊的多彩变化是从内部透射出来的,所以强光会让欧泊褪色。

实际上,欧泊的多彩变幻是由自然光线的衍射造成的,衍射白光来呈现色彩,所以太阳光照射不会使欧泊褪色。这一点可以作为鉴别真假欧泊的方法之一,只有在阳光下富于变化的火彩才是真欧泊,转换角度彩色纹路变化不大的欧泊,很可能是假欧泊。


  


  误区三:

部分国内商家认为,甘油、牙膏摩擦后将欧泊浸泡在水中会让欧泊重现光彩。

但实际上,作用并不大。欧泊的硬度其实不高,莫斯硬度只有5~6,为钻石的一半,为此,欧泊还是相对容易被划伤与损伤的宝石,使用多年之后,需要用重新打磨的方式让其重现光彩,普通的擦拭、浸泡作用不大。

  


鉴别与收藏建议:“插针法”可鉴别

  作为舶来新品的欧泊,造假现象已经出现,主要采取的是“拼合”的低级造假方式,宝石表面是真欧泊,泥铁矿作底制成二层石,一起卖高价;或者由玻璃作顶、欧泊作夹层和泥铁矿作底制成的三层石,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推荐鉴别方法:

放大镜观察宝石侧面,如果能看到结合缝,则一定是拼接产品,类似产品的结合面上还可看到气泡;小心地用针尖试探,针尖可戳入缝中去,真欧泊密度大、硬度偏高,是不可能插入针的。


  对于欧泊的收藏,国内珠宝收藏爱好者见仁见智,比较一致的观点有:彩色变化明显、闪烁度大、纹路较均匀的七彩欧泊,依然是市场主力产品。黑欧泊中的七彩类别,从2010年至今的价格一直呈现出稳步走高的态势,具有较强的增值潜质,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成交价格达到了3万元/克拉以上,与3000~1.2万元/克拉的普通欧泊无法相提并论。


彩色变化明显、闪烁度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