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九十论》45狐惑证 46发黄证

 禹杰 2016-03-02
 
  • 狐惑证

    句容县东豪子李姓者.得伤寒数日.村落无医.易师巫者五六日矣.或汗下.杂治百出.遂成坏病.予时自江北避寇.遁伏江左.求宿于其家.夜半闻呻吟声.询之.云患伤寒逾旬矣.予为诊视.其脉见于上下唇皆已 蚀.声嘶而咽干.舌上白苔.齿无色.予曰病名狐惑.杀人甚急.秉烛为作雄黄丸泻心汤.投之.数日瘥.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解毒雄黄丸

    【药方名称】解毒雄黄丸

    【别名】雄黄解毒丸(《丹溪心法》卷四)。

    【处方】郁金 雄黄<研飞)各7.5克 巴豆(去皮,出油)14个

    【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解毒,化痰,开闭。治上膈壅热,痰涎不利所致的缠喉风及急喉痹,咽喉肿痛,卒然倒仆,失音不语,或牙关紧急,不省人事。

    【用法用量】用热茶清下7丸,吐出顽涎,立便苏省。未吐再服。如至死者,心头犹热,灌药不下,即以金属制品斡开口灌之,若药后有轻微吐泻无妨。如小儿患喉咙赤肿,及惊热痰涎壅塞,服2~3丸,量儿大小加减。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

     
  • 发黄证

    五月.避地维扬东面里沙中.一豪子病伤寒八九日.身体洞黄.鼻目皆痛.两膊及项头腰皆强急.大便涩.小便如金.予诊曰.脉紧且数.其病脾先受湿.暑热蕴蓄于足太阴之经.宿谷相搏.郁蒸而不得泄.故使头面有汗.项以下无之.若鼻中气冷.寸口近掌无脉.则死.今脉与证相应.以茵陈汤调五苓散与之.数日瘥.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茵陈汤

    【药方名称】茵陈汤

    【处方】茵陈(去梗.半两) 大黄(二钱半) 大栀子(五个)

    【功能主治】治阳明里热极甚,烦渴热[],留饮不散,以治湿热相搏,而身发黄疸,但头汗出,身无汗,小便不利,渴欲水浆,身必发黄,宜茵蔯汤调五苓散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以利为度。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五苓散

    【药方名称】五苓散

    【别名】猪苓散(《太平圣惠方》卷九)、五苓汤(《宣明论方》卷五)。

    【处方】猪苓10克(去皮)泽泻15克 白术10克 茯苓10克 桂枝7克(去皮)

    【制法】上五味,捣为散。

    【药理作用】利尿作用《中国药学会1962年学术议论文文摘集》1963:327~328,将五苓散(猪苓18克、会泽泻30克、茯苓18克、桂枝12克、白术18克)研末,用50%酒精渗漉制成1:1的酊剂。另再将上述各药分别亦按上法制成1:1的酊剂,观察五苓散及其组成的单味药对大白鼠的利尿作用。结果证明:五苓散及其组成药物在给药后第1小时排尿率,与给药前对比有显着增强,其中以二苓及桂枝的作用最强。对照组药后2次的排尿率则无显着差别。第2小时各组的排尿率增加较少,第3小时则无明显的利尿作用。

    【功能主治】利水渗湿,温阳化气。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现用于肾炎、心性水肿、肝硬化腹水、尿潴留,急性肠炎等属水湿内停者。

    【用法用量】以白饮和服3克,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

    【备注】方中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白术健脾燥湿,桂枝解表化气。五药相配,使水行气化,表解脾健,则蓄水、痰饮所致诸证自除。

    【摘录】《伤寒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