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物道丨草长莺飞,柳绿花红,拾一缕春光

 关陇之 2016-03-02



物道君想拥有的春天

文 | 物道



草长莺飞的春天,脱下冬日的重担,我们在踏青中享受美丽,在身体的倦意里感知改变,在晾晒衣物中体会温暖,在美食里品味新鲜。感谢季节变迁,提醒我们保持对生活的敏锐度。而做一个对生活敏感的人是幸福的,因为这样能感知到更为丰富缤纷的生活。


清晨时分的路,总是微带着清冽。一抬头,竟被一簇雪白给晃了眼。朵朵木兰花,像被托举着的小皇冠,开在街边一株清瘦的木兰树上。迎着清风,木兰花轻轻摇曳。霞光照拂过它洁白的花瓣,仿佛披上一层温暖的头纱。木兰花开,春当已来报,生活也当随季节渐渐变化。


芳草拾翠暮忘归


当西湖边的柳树青翠如烟,林芝的桃花丰美如锦,婺源的油菜花清澈如洗时,人们的心也变得轻盈,脚步也忍不住蠢蠢欲动。


自古至今,我们一直有踏青的习俗,也称春游、探春。“探春”二字最为精妙,我们好像孩童,好奇地张望春天在哪里,却又带着微微的迟疑,担心会惊动春靠近的脚步。


古代的踏青活动,可说是倾城出动。唐代杜甫曾说,“长安水边多丽人”。几乎所有的男女老少都结伴至郊外,赏花扑蝶,饮酒唱和,清雅有趣。年轻的女孩子放风筝,荡秋千,玩斗草,不亦乐乎。


当年王羲之一众人等在兰亭春集,他们坐在翠绿的竹林旁,让酒杯随着清澈的溪水流动。酒杯停在谁面前,谁就要饮酒作诗,是为“曲水流觞”。他挥毫写下《兰亭集序》,纪念这一次风雅的盛会。他说仅是一杯酒,一首诗,便足以“畅叙幽情”。千百年来,引人遐想,让人向往。


乍暖还寒捂春来


记得每年开春时,母亲总会趁着晴朗的中午,赶紧将冬天的衣服、被子统统拿出来晾晒。棉衣挂在竹竿上,被子摊开在灌木丛中,让久候的阳光慷慨地照耀它们身上,一扫昨日的严寒。


人们迫不及待地脱下厚重的外套,换上轻简的春装。这时家中长辈就会嘱咐年轻的后生们要“春捂”,切不可那么快换衣服,乍暖还寒时最易着凉了。但有时他们自己也慈爱地笑着说,这天儿也太热了,可别闷傻了。


种下春天的希望


一声惊雷,春雨蒙蒙,草木新生,正是耕种的好时节。有些地方家家户户要猛敲锅盖,意为“送懒”。因为人们要从休息状态调整为辛勤劳作了。有些地方还会晾晒百样种子,如是晴天则寓意这一年会五谷丰登。


山川田野间,人们推犁耕地,插秧播种。闻着淳厚的泥土气息,看着青葱般的秧苗,仿佛种下了新的希望。


含一口春天的味道


传说武则天特别喜欢花,每年花朝节时,她就让宫女采集百花,和米捣成碎,蒸成清香的花糕。春暖花开,含一块小小的百花糕点,仿佛将一整个春天都吃在嘴里。


没有唐朝的百花糕,可是若能吃上香椿菜拌豆腐也是极好的。香椿菜的鲜美与青涩,像极了早春的味道。翠绿的青团子,满口甜糯里带着悠悠的青草香。不禁让人想起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春困时节发幽情


小时候背的第一首古诗是“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每到春天,人总会变得很嗜睡,也叫“春困”。或许是因为春天的阳光温暖而不燥热,天气正宜。倚在窗边,望着花红柳绿,人舒服得不想说话,慢慢就睡着了。


《红楼梦》里有一年春天,黛玉在潇湘馆犯困,念了句“每日家情思睡昏昏”,结果路过的宝玉一听就笑她是在想什么。因为这本是《西厢记》里崔莺莺说自己每日思念张生,为情所困,茶饭不思只想昏昏睡睡。林妹妹羞得只好假装睡着了。


也许春天就是世人的情人,因为我们想念了它三个季节:夏、秋、冬。季节的变换,让等待变得有意义,也让生活的爱变得绵长。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源自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精 · 致 · 推 · 荐 ·  


盖一床被子,做一桌美食,藏一个冬天


点击图片 · 阅读全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