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任你视频网站疯狂烧钱 看我传统广电弯道超车

 gtbxc 2016-03-02

《花千骨》、《伪装者》、《琅琊榜》,过去一年,国产大剧好戏连台,让人目不暇接。但你们肯定发现,很多人是在视频网站上追完这些电视剧的。


越来越多的观众,已经习惯于在电脑、手机和平板电脑上收看电视剧;即使喜欢蹲守在电视前的人们,很多也会选择通过电视盒子观看当下热剧。


此外,各大网站的网络自制剧在过去一年中也实现了“井喷”:去年夏天爱奇艺推出的《盗墓笔记》吊足了众多粉丝的胃口,而年底乐视的《太子妃升职记》仅开播9天播放量便已破亿,创下自制剧的新纪录。


面对来势汹汹的对手,传统的广播电视公司似乎已有些力不从心。过去的消费者怀着“错过电视看网站”的心理,现在是“坐等视频网站更新”,缓存到手机里,随时随地都能看。无论是吸引消费者的能力,还是内容上市时间和技术成本,传统电视运营商在和视频网站的竞争中已经逐渐处于下风。



三座大山可能压垮传统广电

最大的压力无疑来自消费者习惯的改变。现在的消费者希望在收视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和便利性,比如点播或互动观看,对定制化内容、互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就拿观看体育比赛来说,观众们可不希望只能收看来自仅有的几家体育频道的直播。今年腾讯视频天价买下了NBA的转播权,在提供同时段多场次的转播外,还能享受蓝光超清播放,甚至还可以实现多视角观看比赛。



其次是新内容上市时间方面的挑战。冲击传统广播电视公司的大多是互联网浪潮下催生出来的视频类网站,他们专注于快速开发、迅速推出产品,通过及时发现消费者所青睐的内容及服务,时刻准备推出新的服务。相比之下,传统广播电视公司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面还在沿用过去那种渐进式方法,显然无法满足新生代观众的需求。


在这方面,湖南卫视走在了国内广播电视公司的前列。湖南卫视明确“内容驱动,移动为先”的战略布局,建立横跨电视、PC、手机、平板所有终端的多渠道平台,推动频道节目独播优势,开展自制内容运营。以人气节目《我是歌手》为例,除了做到全渠道直播外,还打通了网络和电视台的互动渠道,实现由网友在芒果TV中票选节目中最后一位踢馆歌手。



另一个挑战来自技术采购和运营方面的成本压力。如今几乎所有视频网站都处于疯狂烧钱的阶段,玩得起视频的都是有钱的主。而随着优酷土豆被阿里收购,加上腾讯视频和百度的爱奇艺,BAT三巨头即将在视频领域掀起腥风血雨。这势必会让内容版权的价格再次水涨船高。

面对既有资本又有技术的互联网巨头带来的冲击,传统广播电视公司除了加强优秀内容的生产力度,还需减少前期技术投资,从而有效控制成本。


那么,有没有这样一种技术,能够帮助老牌广播电视公司们既能满足消费者多种选择需求,又能缓解技术运营的成本压力?



转变运营模式方能冲上“云”霄

埃森哲认为,传统广播电视公司急需一种灵活的“一切皆服务(XaaS)”式应用,从而支持内容处理和播放所需的强大计算能力。同时为应对多样化的设备和传播渠道,传统广播电视公司还要建立一种更为灵活的业务模式和系统,满足越来越分散化和挑剔的观众要求。


然而,老牌广播电视公司面临的难题是,长期以来公司内部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技术文化。一种是传统的仅将IT部门视为后台支持部门的技术文化;另一种则是基于工程技术的运营技术文化:为了确保节目24/7小时不间断播出,会不惜一切代价提供技术保障。


对于第二种技术,这些公司通常是开发独特的内部解决方案,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采用定制方式整合软硬件,以解决特定问题。然而,鉴于上文中提到的三大挑战,目前来看,该方法太过僵化,进展缓慢且价格不菲,不足以支持老牌企业与OTT提供商抗衡——后者具有快节奏的敏捷软件开发背景。


因而,传统的广播电视公司需要将第二种技术文化转变为以软件为导向,同时关注软件工程和基础架构,将其作为开发全新解决方案的新技术文化。


为了更好地驾驭这种技术转变,一些传统广播电视公司已经将广播工程技术和IT技术部门合并在一起。如下图所示,为了应对行业变革,这些公司已经开始将技术开支重新聚焦在多平台播放方面,并兼顾了其他优先事项,如基于文件或无磁带工作流,以及IP网络和内容交付等。


该图同时显示出,这些企业的云技术支出不断增加,超过三分之一的行业受访者表示计划购买云解决方案。虽然在视频创建和传播价值链上,云应用正变得日益普及,但广播电视公司更倾向于私有云解决方案,这体现出其一直以来将技术控制在企业内部的文化,同时也体现出它们对核心内容和客户数据安全性的关注。然而,迫于成本压力以及更高的可扩展性要求,以及随着云技术的安全性越来越高,很多企业正在向混合云模式过渡。

 


借助云技术弯道超车

借助云解决方案,广播电视公司不仅能紧跟行业发展,还可与新晋挑战者一决高下。具体而言,有以下四大益处。


益处一:加快内容上市速度,弥合与新进入者在内容交付时间上的差距

广播电视公司的传统工程文化,以及专注于内部硬件及定制化软件解决方案的方式不仅价格昂贵,而且内容进入市场的速度和程序也非常缓慢和冗繁。而广播电视公司面临的竞争对手们都配备了云技术,同时拥有软件和解决方案背景,因此,广播电视公司需要打造相应的能力,将新内容上市周期缩短至数周或数月,而非传统上的几年。


益处二:增强可扩展性,从而应对工作量高峰,比如:赛事直播以及新节目一炮而红

在当前环境中,观众对视频体验的需求不可预测且飘忽不定,而这点却非常适合云解决方案的按服务计费模式。云技术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使之成为传统广播电视公司的福音——无论是在应对收视高峰时段,还是在应对新节目播出后的不确定上,云技术都能给广播电视公司提供稳定的技术支持。


益处三:处理大数据开发新节目和个性化内容,改善观众体验

传统广播电视公司现在急需建立起相应能力以满足观众在喜欢的时段、通过个人喜欢的方式、观看其喜欢的内容。这就意味着广播电视公司要给观众创造这样一种体验:首先帮助他们轻松找到并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然后通过其选择的单一或多种设备获得舒适的观看体验。此外,广播电视公司还可以基于观众之前观看的内容和客户数据提供量身定制的内容推荐。而在这方面,云解决方案依托无限的计算资源和处理能力,为广播电视公司开辟了新的前景,能帮助它们有效驾驭和利用数据,实现成本效益并创造出新价值。


益处四:通过敏捷开发、持续迭代实验和快速试错文化,不断推动创新

借助云计算,广播电视公司可以对不同类型的服务进行试点、试验和实验,测试其在发展客户和增加收入方面的潜力,从而避免出现重大投资失败。而实现这一转变取决于企业技术文化层面的转变,即从传统的广播工程技术向软件导向型技术转型。借力云技术,广播电视公司可以与客户建立起一对一的关系,甚至可以鼓励观众参与到内容开发和创新中来。


现如今,新进入者正借助云技术在媒体娱乐行业兴风作浪,因此,传统企业也应该与时俱进,利用好云技术不仅能帮助它们应对这些颠覆性力量,还有可能占据后发优势。云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扩展性、快速迭代等优势,帮助传统广播电视企业成功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挑战。总而言之,视频内容是媒体与娱乐业的未来,而云技术则是视频内容的未来!

 


请滑至最下方!
想说啥,最下方“写评论”,骚扰小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