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治彦: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难点与策略

 知知相伴 2016-03-03



作者简介:刘治彦,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鉴于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发展新形势,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举措,这对激发每个劳动者潜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对于每年数以千万计的大学生、研究生群体,以创业、创新实现就业和发展无疑是一剂良策。但是在“双创”推进的过程中,创业创新者正面临着主观能力与客观环境双重制约,不可无视创业创新发展规律单凭热情行事,否则不仅难于取得预期的效果,还会影响创业创新者心理,形成负面效应和社会稳定。

在国家“双创”导向下,各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一些省市更早提出了“双创”政策,如北京市在2014年初就出台了“京校十条”,为创业创新者“松绑”。总的来看,各地政策基本围绕尊重市场经济规律,调动创业创新者积极性来制定。创业创新者在国家和各省的政策激励下,也充满了创业创新的激情。但当前“双创”也面临一些难题:一是创业创新者大多缺乏明确清晰的战略导向。主要原因是,在市场经济规律下,企业生存是首要任务,尽管一些创业创新者认识到了创业创新的大趋势,由于势单力薄,无法抗拒潜质产业前期投入风险,只能以生存为首要目的,采取短平快的战略,去挖第一桶金,甚至不顾法律和社会道德红线,铤而走险。二是创业创新者大多缺乏优势互补的合作意识。“双创”是重组生产要素、组建和发展壮大企业的过程,需要创业创新者具有企业家精神和能力,此举非社会每个个体皆可为,有技术者不一定能组织和经营好一个企业,会经营者不一定拥有技术创新能力,因此围绕某一领域进行创业创新时需要组建优势互补的专业团队。但传统文化中“一山不容二虎”的意识,使得“双创”团队难于形成。三是创业创新者大多缺乏充足稳定的融资渠道。国有企业和大型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资金偿还能力和较高的信誉,较易得到金融机构信用支持,而创业创新的中小企业大多不具备这种优势,融资能力较低,虽有风投机构,但能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企业所占比例极低。众多创业创新的中小企业在没有度过艰难的成长期就会因资金链断裂而胎死腹中。四是创业创新者大多缺乏客观公正的社会认可。创业创新者多在体制外发展,且成长周期较长,因此创业创新者大多被认为是被体制内机关企事业单位抛弃的人,较长一段时间难于被社会认可,这对“成家立业”的青年来说,无疑带来较多的“成长烦恼”。五是创业创新者大多缺乏安全稳妥的社会保障。在现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的状态下,心存后顾之忧是困扰创业创新者的头等大事。由于传统的“单位制”人群存在,现有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二元结构”,创业创新者对体制内社会保障体系更信赖、更留恋,不愿冒失去现有“铁饭碗”的风险。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双创”要与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结合起来。一些传统行业与企业随着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需要转型升级,如重化工业、传统制造业、建筑业等存在严重产能过剩,面临提升产品质量和走出去的问题。新一代大学生就业不同于他们的前辈,在信息化、知识化、自动化、智能化等工作领域具有较强的优势。我国高校扩招始于上世纪末,1977年恢复高考第一年招生数仅27万人,历经20年到1997年首次超过100万人大关。此后,随着扩招政策实施,招生人数逐年增加,至2005年超过500万人,2010年以后一直维持在650万人以上,2014年招生达到721万人,占每年1600万左右同龄人口的四成以上。恢复高考以来,累计培养大学生近1亿人,其中2000年以来占85%。这部分大学生年龄段主要是1980年代及其以后出生的“80后”,因此,“80后”的教育水平明显提高,这一人才红利在本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将逐步得到释放,到2020年就业人口中将有半数,即3.5亿人左右的劳动力为“80后”人口,而到2030年这一人口将占全部就业人口的70%以上,届时大学以上学历的劳动力占比将达30%以上,将达到经合组织2010年水平,但与届时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相差仍为20个百分点左右。不过这足以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产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因此,“十三五”及其后十年是我国经济由传统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关键时期,“双创”必须以此为导向,结合经济发展趋势,有效推进,防止因盲目投资锁定而造成新一轮浪费。若在现有基础上在一、二线城市的“双创”主要应聚焦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贸易等;三、四线城市及县城的“双创”主要应围绕战略新兴产业技术的产业化以及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来进行;小城镇的“双创”主要应围绕特色旅游、商贸、农副产品加工和为农服务来进行;农村的“双创”应围绕农村和农业现代化来展开,在农业规模经营、农业产业化和新农村建设上下功夫。对于符合“双创”发展方向的,予以融资、用地、税收、风险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二是“双创”要与国有企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我国现有企业基础是经过60多年发展起来的,创业要围绕现有大企业配套服务展开。要发挥大型国企的骨干带动作用,形成以大企业为引领,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产业组织体系和企业群落。创新要与现有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相结合,要打破国有科研院所体制僵硬封闭的弊端,鼓励国有科研机构以成果参股去兴办企业。对派出科研人员实行“保薪留职、创收分成、收益返还、投入研发”的鼓励政策,激活现有科研机构活力,形成与“双创”互动的良性运行体系。促进体制内外人员融合发展,以体制内人才带动体制外人员开展“双创”。借鉴美国“硅谷”地区发展经验,制定国家支持创业创新发展法律文件,为体制内从事“双创”人员“松绑”,允许国家投资实验室向社会免费开放,允许体制外专业人员申报国家各类科研项目。鼓励企业、社会组织资助或投资体制内研究机构、实验室,投入金额计入免税范围。

三是“双创”要与现有城乡闲置建设用地盘活结合起来。我国现有城乡闲置用地数亿亩计,随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用于“双创”的建设用地较为宽裕,为降低“双创”门槛,可将城乡闲置建设用地优先安排于创业创新项目,这样会有利于产城融合推进就地城镇化,减缓大都市压力。借鉴重庆市大渡口区老工业基地改造经验,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免费或廉租办公场所。

四是“双创”内部的创业与创新要结合起来。没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创业难于持续,要形成以创新带创业,以创业支撑创新,形成创业与创新互动发展的新格局。以创新成果为股权,将创新成果转化为创业资本,通过“众筹”方式吸纳社会创业资本,共同组建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的企业平台。每年毕业的研究生、大学生可以组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共同体,立足专业优势,形成各类中小型企业,与现有企业组成企业集团,形成企业生态群落,实现共同发展。

五是“双创”要与发挥区域优势和扩大对外开放结合起来。北方地区着重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与生态建设,并与“一带”建设结合起来,面向欧洲、中亚、东北亚地区合作开发开放,积极走出去;长江流域着重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建筑与基础设施建设、现代服务业、集约农业,并与“一带一路”建设相结合,成为全国面向全球开放的战略高地;南方沿海地区着重发展国际贸易、物流、国际金融等现代服务业,发展战略新兴产业、海洋开发、特色农业,并与“一路”建设结合起来,面向东南亚地区和各大洲港口城市加强合作,提高开放水平,扩大开放范围。

此文全文将刊发于《区域经济评论》2016年第2期(整理  文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