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天飞讲西游|第二十三讲:看啊!唐太宗背后那个人

 幸福海宇 2016-03-03
  点击上方“蓝色字”可关注我们

  “李天飞讲西游”连载,在新浪微博@李天飞大话西游,每日15:00发布,欢迎关注新浪微博。

  各位关注仙儿公号的朋友,大家好。“李天飞讲西游”在新浪微博发布后,受到了热烈关注。本公号是李天飞的自营公号。微博与微信公众号同时更新。谢谢大家关注!您的关注就是我持续发文的最大动力!
李天飞讲西游|第二十三讲:看啊!唐太宗背后那个人
  按原著顺序,今天要讲的,就是齐天大圣大闹天宫之后,唐三藏取经之前,这段过渡故事。这段故事很有名也很复杂,贫道这几天着重讲。

  唐太宗的亏心事

  唐太宗游地府,这个故事从唐朝就有了。而且很早,记录在张鷟的《朝野佥载》中,这个故事原本是这样的:

  有一天,太史令李淳风忽然觐见唐太宗,说:“陛下今晚要命终。”唐太宗吓了一跳,他知道李淳风能未卜先知的,想了想说:“死生有命,无所谓啦。”就把李淳风留在宫里住下。到了半夜,太宗梦里看见一个人,说:“有请陛下。”太宗问:“你是什么人?”那个人说:“我是陛下的臣民,但也兼职断点阴间的案子。”唐太宗跟着他进了阴司,原来冥官请他来,是专问“六月四日事”的。问了一回,就把唐太宗放回来了。又是那个“干兼职的”送太宗出来。这一夜,李淳风守在旁边,不许旁人哭泣,到早晨,太宗就复活了。太宗就叫找那个干兼职的,封他个蜀地的县丞。谁知一查,发现此前就已经封过这个人这个官了,只是太宗忘记了!

  张鷟(660-740),也就是说,他生于唐高宗显庆年间,死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六月四日事”,这件事,其实指的就是武德九年(626)六月四日,唐太宗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诛弟的事。这件事,历史上的评价不一。有些人说是李世民大义灭亲,有些人说是他太不应该。

  这件事,还是交给历史学家评判,不在本文的论述范围内。这里只把贫道比较赞同的唐史大家黄永年先生的看法简单概括下:这件事,本来就是一场宫廷斗争,谈不上谁好谁坏。这时双方的斗争已经是箭在弦上,早晚有这么一场火并。而且李世民相对处于劣势。李建成、李元吉不停地侵蚀李世民秦王府的势力。这次兄弟进宫去找李渊评理,首席大臣又是于李世民不利的裴寂,这场官司看着要输。所以李世民只能反扑,孤注一掷,先声夺人,出手杀了兄弟。但这件事太过冒险,所以他反扑前自己都拿不准主意,还要算算卦。正好被从外面进来的张公谨看见。他一把将算卦用的东西扔到地上,说:“有疑难才算卦,现在只能动手,还算个什么劲?”于是李世民下了狠心。

  但是李世民夺得皇位后,本来是亏着心的,于是对他这个哥哥和兄弟尽了许多污名化之能事。以至于我们现在的印象,大唐天下都是李世民打的,李渊、李建成、李元吉不是窝囊废,就是坐享其成式。其实不是这样的。李渊自是雄才大略之主,建成、元吉也多有战功。这些事,在没有篡改过的《大唐创业其居住》等书中,还保留着。

  所以,民间对这件事颇有微词是很正常的。我们看张鷟离这事才50来年,他的书里就记载了这个故事。张鷟这个人还写过《游仙窟》,是特别爱搜罗这种民间故事的,说明这类故事在民间早就传得纷纷扬扬了。


  唐太宗干过的最亏心的事

  不得不说,唐朝的言论还是相当自由的。民间可以随便编皇帝的故事。比如白居易写《长恨歌》,这离安史之乱也才50来年。这首歌不但没被封杀,居然在大江南北唱红了!当时的妓女“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要价都要比别人高。这就好比在KTV里,《长恨歌》要是没有收在新歌库里,那就大大的掉价。这在舆论钳制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但今天我们谈的不是政治而是故事。我们在这个故事里,发现了一个“干兼职”的人。而这个人,就是太宗入地府故事的幕后推手!

  崔判官的心计

  这个故事被民间继续编来编去,已经形成了和今天《西游记》差不多的规模。因为都是民间的东西,很难保存下来,所幸的是,我们在敦煌还能看到一份唐朝末年的《唐太宗入冥记》。这篇故事很长,贫道大概概括下,特别好玩。尽量保留原汁原味,但这份文书里有好多模糊的认不出的字,还有好多生僻的唐代俗语。这些地方贫道都作了疏通。不得不说,这段故事,只比《西游记》的那一段精彩,不比《西游记》差。

  (原文前缺,总之是太宗的魂被勾来了)太宗进了地府殿上立定,有人高声宣唱:“宣唐天子太宗皇帝李某生魂上殿!”太宗不拜,殿上有人喝道:“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何不拜?”太宗高声说道:“叫朕跪拜者,是什么人?朕在长安之日,只是受人拜,不惯拜人。朕是大唐天子,阎罗王是鬼头,为何叫朕拜?”

  阎王被骂,大没面子,一拍桌子:“判官崔子玉,命你审讯太宗,不得有误!”崔子玉穿戴整齐,出来拜见。太宗一见,就把李乾风给崔子玉的讲情信交出来了。崔子玉看了之后,心思一动:“机会来了啊!我在阳间只是个滏阳县尉,平时怎么可能见得着皇上!今天终于落到我手里了。嗯,我得慢慢钓他,一定抓住这个机会要个官做。”于是脸一板,说:“太宗皇帝!你贵为天子,竟敢不知法度,跑到本官面前说情?”

  这里需要交代一句背景,这位崔子玉,和刚才那位“干兼职的”情况相似。他的身份还是活人,阳间是大唐国的滏阳县尉。但白天当公务员,晚上就来地府干兼职。

  唐太宗吓了一跳,连忙低声下气地说:“崔爱卿,别管那么多了。信中的事,你能办就办吧。”崔子玉装模作样地说:“公事公办。今天叫你来吧,是这么回事……你听见隔壁两个鬼魂哭没,那就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太宗大吃一惊,镇定一下说:“啊?哦,哎呀太好了,要不是你,朕还不知道两位兄弟在哪。想念死朕了!”崔子玉冷笑一声说:“陛下就别装了。你要是见了他们,就回不去阳间了。这事还得我帮你打点。”太宗被道破心事,低头不语。

  崔子玉翻了翻生死簿,发现上面写着“皇帝命禄归尽”,心想:“好极了!”就把簿子一合,低声对太宗说:“陛下啊,现在呢臣可以给你改阳寿。我给您添五年……“太宗一听,赶紧说:“好!好!你给朕改了,朕回到阳间重重赏你钱物。”崔子玉一听,心想:“啊哈!我刚答应给他添五年,他就要赏我钱物;我要是再多改几年,他一定给我个大官!”就慢条斯理地说:“陛下,我的权力吧——其实只能给你五年;但看在李乾风说情信的面子上,再给您添到十年!”太宗说:“好!好!我还阳后,你来长安见朕,朕再多赏你钱物!”

  崔子玉听了,大为失望,心想:“这皇上怎么这么吝啬官职!说来说去,只是要多赏我钱物!不吓唬他一番,如何能觅得官做!”主意已定,就脸一沉,不作声了。

  太宗等了半天,也不见崔子玉说话,追着问:“你到底什么时候放朕回去?”崔子玉嘬着牙花子说:“陛下,哎呀,这个按规矩嘛,您得留个案底。我写一条问题给你,陛下写清答辩理由。若答得,即归长安;若答不得,不得再归生路。”太宗一听要留什么“案底”,“忙怕极甚”,对崔子玉道:“你写你写,朕必不负卿。”崔子玉便递过来一张纸。太宗一看,上面写道:“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武德年间,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仰答!”

  太宗见了此问,如杵戳心,面如土色,将纸条丢在地上,对子玉道:“这个问题,朕答不得!”崔子玉赶紧跪倒,说:”陛下若答不得,臣代您答。只要陛下大开口。”太宗说:“什么意思?什么你替朕答,又要朕大开口?”崔子玉这才说到关键:“臣叫陛下大开口,只是因为臣在阳间官小,恳请封个大官!”太宗说:“卿要何官职?何不早道!我封你为蒲州刺史兼河北廿四州采访使,官至御史大夫,赐紫金鱼袋,赐滏阳县库钱二万贯。”

  这里有个逻辑:原来太宗贵为皇帝,金口玉言,只要在阴间这么一说,到阳间就算他自己忘了,这件事也必定成真。崔子玉连忙跪倒:“谢主隆恩。”提起笔来,在那张纸条后面批了六个大字:“圣人灭族为国。”(“为国”两个字是贫道根据意思猜测的,原本残缺了,不知什么字)

  后来呢?后来崔子玉让太宗还阳后要抄经,然后就结束了。最后是一句“天复(唐昭宗年号)丙寅岁闰十二月二十六日”,这大概是抄写的日期。原文是乱七八糟的一张破纸。诸位别以为这是贫道用现代语言改造过的,贫道确实剪去了一些枝节,绝没有随意发挥,原来故事就是这样的好玩。

  我们看这个故事太有意思了。把君臣二人的心计写的淋漓尽致。崔子玉想要官,一而再再而三地刁难、吊胃口、要挟。唐太宗急于还阳,却又亏着心,抖不出皇上威风,却又不肯失了皇上体面。这些情节,在《西游记》里反倒表现得不明显了。


  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

  如果没读过原著,恐怕大家都忘记崔子玉这个人了。这位在《西游记》里是这样写的:

  魏征云:“臣有书一封,进与陛下,捎去到冥司,付酆都判官崔珏。”太宗道:“崔珏是谁?”魏征云:“崔珏乃是太上先皇帝驾前之臣,先受磁州令,后升礼部侍郎。在日与臣八拜为交,相知甚厚。他如今已死,现在阴司做掌生死文簿的酆都判官。”

  我们看崔珏其实就是崔子玉。正是他给太宗皇帝的生死簿上添了两笔,将一十三改为三十三。又是他将太宗领出了地府。所以说,这位崔珏,才是这个故事的幕后推手。江湖上常说:“下手才是上手。”真是一点都不差。

  但是《西游记》的设定,是崔珏已死,在冥府做判官。他生前已经做到了“礼部侍郎”,官已不小。现在更没有阳间的切身利益在里面。所以他接受了魏征书信之后,乐得做个人情,放太宗还阳。卖魏征个面子,图日后和魏征阴曹地府好相见。这个面子,有多一半是朝着魏征的。

  事实上,魏征真的和崔珏相见了!在民间信仰里,魏征和崔珏同时做了阴间的三曹官。清《曲海总目提要》卷二十八《钓鱼船》“上帝命三曹会议:天曹官李连。地曹官崔珏,人曹官魏徵”,“魏徵为人曹官之说,本系凿空。然元时刘元塑东岳大帝侍臣像,仿徵塑之,是必徵象怪奇,俨如神明也”。

  这当然不是真的相见,贫道的意思是:崔珏和魏征,籍贯相近,在民间信仰中又都有地位。所以《西游记》里,乐意把他俩编成朋友。从而取代了李淳(乾)风。

  崔府君成神

  这位崔判官的来历又是什么呢?太复杂,这里不多讲了。一句话:是由历史上许许多多姓崔的有作为的官员的一个集合体。比如东汉崔瑗、北齐崔伯谦、唐代诗人崔珏等。他大概是取了唐朝崔珏这个人的名,取了东汉崔瑗的字(崔瑗字子玉),又取了其他姓崔的官员的事迹,编排而成的。总之,他仍然是一位民间信仰中的俗神。

  我们姑且引用《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的说法:说是祁州(今保定安国)老崔夫妇,年老无子,到北岳神前祈祷,忽然梦见一个童儿,手拿两块美玉,叫夫妇吞下。于是名崔子玉。长大后当官,正直无私,昼断阳间案,夜断阴间案。“珏”的意思就是两块玉。所以他名珏,字子玉。

  这个是典型的河北省一带的信仰。所谓北岳神,并不在山西浑源的那个北岳恒山,而是河北曲阳的北岳庙。离安国县不过100里。顺便说一句,魏征老家河北巨鹿县,离崔府君老家也不过200里地。所以魏征说崔珏是他老朋友,这是有道理的。崔府君的影响力,一直就在河北中部和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东部南部这一带。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里的崔府君

  我们知道包公昼断阳、夜断阴。其实历史上能昼断阳、夜断阴的还真不止一个人。至少崔珏就是这样的。只是又是那个“吸星大法”起作用。许许多多昼断阳、夜断阴的案例,都跑到包公身上去了。

  所以我们从“唐太宗游地府”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到两条线。一条就是唐太宗杀兄逼父之后,民间对他的口碑极差。于是这个事在官方的文件、史书中,虽然消灭得一干二净了。但民间是不饶他的。不停地给他编故事。第二条就是崔府君信仰。在《朝野佥载》那个时代,请太宗去地府的还不是崔子玉,等到了晚唐,这个人物就锁定在崔子玉身上了。

  崔府君一直活在人民心中

  现在我们对这位崔府君很陌生了,但在唐宋之时,他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神灵。

  崔府君在民间流传的故事,经常是判断冤案,各种小说、杂剧非常非常多。但在今天名气都不太大,所以就不讲了。不过,到了北宋末年靖康之难时,又出了一件著名的大事,这就是“泥马渡康王”。

  这个故事讲的是康王赵构,被押在金营做人质。侥幸逃脱,承崔府君显灵救命。骑一匹崔府君庙中的泥马,渡过了大江,得以重建南宋政权。这个故事首见于南宋的《南渡录》,但《说岳全传》把这个故事讲得更精彩,现在大致讲一下。

  金兀术追杀从金营逃出的康王赵构,正在危急,只见树林中走出一个老汉,方巾道服,一手牵着一匹马,一手一条马鞭;叫声:“主公快上马!”康王也不答应,接鞭跳上了马飞跑。兀术在后见了,大怒,拍马追来,骂道:“老南蛮!我转来杀你。”那康王一马跑到夹江,举目一望,但见一带长江,茫茫大水。在后兀术又追来,急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大叫一声:“天丧我也!”这一声叫喊,忽然那马两蹄一举,背着康王向江中哄的一声响,跳入江中。

  且说那康王的马跳入江中,原是浮在水面上的,兀术为何看他不见?因有神圣护住,遮了兀术的眼,故此不能看见。康王骑在马上,好比雾里一般,那里敢开眼睛,耳朵内但听得呼呼水响。不一个时辰,那马早已过了夹江,跳上岸来。又行了一程,到一茂林之处,那马将康王耸下地来,望林中跑进去了。

  康王走入林中,原来有一座古庙在此。门上有个旧匾额,虽然剥落,上面五个金字,写着“崔府君神庙”。门内站着一匹泥马,颜色却与骑来的一样。又见那马湿淋淋的,浑身是水,暗自想道:“难道渡我过江的,就是此马不成?”想了又想,忽然失声道:“那马乃是泥的,若沾了水,怎么不坏?”言未毕,只听得一声响,那马即化了。康王走上殿,向神举手言道:“我赵构深荷神力保佑!若果然复得宋室江山,那时与你重修庙宇、再塑金身也。”

  这件事,使得崔府君在南宋的地位大幅度飙升,成了护国神灵了。崔府君的信仰,到今天仍然不衰。作为一位地方神灵,能青史留名、西游记里留下故事、现代社会留下庙宇,已经很不错很不错了!


  山西陵川崔府君庙

  小电影串起来的的连续剧

  其实我们细读就会发现,《西游记》唐太宗入地府这一段。和唐代崔府君故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贫道此前常说,前七回闹天宫故事和后90多回取经故事,是两套大故事接在了一起的。贫道上一讲也说,《西游记》的取材许多是民间故事。今天我们又会看到,就是两套大故事之间的这几回过渡故事,也是由4个小型民间故事硬接在一起的。

  这四个故事就是:1斩龙+2入冥+3游地府+4刘全进瓜。我们不要先入为主的地认为,这4个故事本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完全不是。这4个故事的原型,原本都是单独讲的,没有一个是《西游记》的原创,原来互相并没有什么关系或关系很浅,相当于四部独立的电影。是《西游记》的导演大概换了换人物,通了通剧情,就将他们组织成一部连续剧了。其实还有第5个故事:门神传说。但它篇幅太短,不足以与这4个故事并列。

  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牵强和修改的痕迹。比如入冥这一段,对崔珏的作用实在是没写过瘾的。他只是接了魏征的信,就一心要保他出来。唐太宗到了地府,在唐朝的敦煌故事里是一会趾高气扬,一会低三下四。因为他亏着心。崔府君上下其手心机深重的那种老吏劲儿,我们在今天的官员中也能看到的。而到了《西游记》里,太宗居然和阎王揖让进退,平起平坐,一派和气,草草几句话就结束了。崔珏也成了一个串场性质的人物。此行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审理李建成、李元吉的冤案,也被改成了龙王告状了。而建成、元吉被轻轻带了过去。

  but,就算换了原因,这个斩龙的案子也得理清楚啊。首先从常理来讲,太宗许诺救龙,而且也付诸行动了。却不知仙家作用,被魏征一梦斩了。这件事的罪过,比起太宗杀兄逼父的罪过,孰重孰轻?恐怕连过失杀人都算不上,无论如何,也不值当立即要了太宗的命。其次,太宗死也死了,魂魄也给你拘到了。那就好好审一番吧。秦广王他们见了太宗居然说:“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秦广王你这是闹哪出呢?一边把被告死乞白赖地整来,一边把原告悄没声的放走?等于说,这条龙白告了半天状,连原告都没见到,就被不了了之了!

  况且,“三曹对案”,指诉讼中的原告、被告、证人三方同时到场(见《汉语大词典》,“曹”字的第一个意思,就是指诉讼的一方)。最起码“对”案也得原被告两方才能“对”。崔珏和太宗见面时还说:“秦广大王差鬼使催请陛下,要三曹对案。”一眨眼工夫到了阎王殿上,我们拭目以待,等着看这场精彩的断案——起码得像敦煌《唐太宗入冥记》那样精彩吧!谁知原告都被送走了,只来了个被告,还上哪找“三”曹,“对”个什么案!这种阅读感觉,就像经常被放鸽子,这正是文本的硬性牵合才会出现的问题。

  所以说,前面泾河龙王闹得这么大,居然收获的只是一个“不予立案”,这种安排未免草率了点。所以,最好的解释就是,原来的斩龙故事,讲到龙王被斩或被处罚,这事就完了。并没有成为唐太宗入冥故事的直接原因,而是硬接在入冥故事之前的。同理,后面游地府、进瓜也有类似的问题,我们不妨下期再讲。

  推荐阅读:

  黄永年《论武德贞观时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和斗争》

  黄永年《敦煌写本常何墓碑和唐前期宫廷政变中的玄武门》

  另外贫道把《永乐大典》(约1388-1408)中收录的《西游记》(千真万确,就叫这个名字)的一段附录在此,诸位可以对照一下。今天所谓的吴承恩(约1500-1582)的《西游记》,早在将近200年前就已经形成了差不多的规模了!

  附录:《永乐大典》第13139卷送字韵梦字类《梦斩泾河龙》

  《西游记》

  长安城西南上,有一条河,唤作泾河。贞观十三年,河边有两个渔翁,一个唤张梢,一个唤李定。张梢与李定道:“长安西门里,有个卦铺,唤神言山人。我每日与那先生鲤鱼一尾,他便指教下网方位,依随着百下百着。”李定曰:“我来日也问先生则个。”这二人正说之间,怎想水里有个巡水夜叉,听得二人所言,“我报与龙王去。”

  龙王正唤做泾河龙,此时正在水晶宫正面而坐。忽然夜叉来到,言曰:“岸边有二人,却是渔翁,说西门里有一卖卦先生,能知河中之事。若依着他算,打尽河中水族。”龙王闻之大怒,扮作白衣秀士,入城中。见一道布额,写道:“神翁袁守成于斯讲命”。老龙见之,就对先生坐了,乃作百端磨问,难道先生,问何日下雨。先生曰:“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老龙问:“下多少?”先生曰:“下三尺三寸四十八点。”龙笑道:“未必都由你说。”先生曰:“来日不下雨,到了时甘罚五十两银。”龙道:“好,如此来日却得厮见。”辞退,直回水晶宫。须臾,一个黄巾力士言曰:“玉帝圣旨道:你是八河都总泾河龙,教来日辰时布云,午时升雷,未时下雨,申时雨足。”力士随去。老龙言:“不想都应着先生谬说。到了时辰,少下些雨便是,向先生要了罚钱。”次日,申时布云,酉时降雨二尺。第三日,老龙又变为秀士,入长安卦铺,向先生道;“你卦不灵,快把五十两根来。”先生曰:“我本算术无差,却被你改了天条,错下了雨也。你本非人,自是夜来降雨的龙。瞒得众人,瞒不得我。”老龙当时大怒,对先生变出真相,霎时间:

  黄河摧两岸,华岳振三峰。威雄惊万里,风雨喷长空。

  那时走尽众人,唯有袁守成巍然不动。老龙欲向前伤先生,先生曰:“吾不惧死。你违了天条,刻减了甘雨,你命在须臾,剐龙台上难免一刀。”龙乃大惊悔过,复变为秀士,跪下告先生道:“果如此呵!却望先生明说与我因由。”守成曰:“来日你死,乃是当今唐丞相魏征来日午时断你。”龙曰;“先生救咱。”守成曰:“你若要不死,除非见得唐王,与魏丞相行说劝救时节,或可免灾。”老龙感谢,拜辞先生回也。玉帝差魏征斩龙 天色已晚,唐王宫中睡思半酣,神魂出殿,步月闲行。只见西南上有一片黑云落地,降下一个老龙,当前跪拜。唐王惊怖曰:“为何?”龙曰:“只因夜来错降芒雨,违了天条,臣该死也。我王是真龙,臣是假龙,真龙必可救假龙。”唐王曰:“吾怎救你?”龙曰:“臣罪正该丞相魏征来日午时断罪。”唐三曰:“事若干魏征,须救你无事。”龙拜谢去了。天子觉来,却是一梦。

  次日设朝,宣尉迟敬德总管上殿,曰:“夜来朕得一梦,梦见泾河龙来告寡人道:因错行了雨,违了天条,该丞相魏征断罪。朕许救之。朕欲今日于后宫里宣丞相与朕下棋一日,须直到晚乃出,此龙必可免灾。”敬德曰:“所言是矣。”乃宣魏征至。帝曰:“召卿无事,联欲与卿下棋一日。”唐王故迟延下着,将近午,忽然魏相闭目笼睛,寂然不动。至未时却醒。帝曰:“卿为何?”魏征曰:“臣暗风疾发,陛下恕臣不敬之罪。”又对帝下棋。

  未至三着,听得长安市上百姓喧闹异常。帝问何为,近臣所奏:“千步廊南,十字街头,云端吊下一只龙头来,因此百姓喧闹。”帝问魏征曰;“怎生来?”魏征曰:“陛下不问,臣不敢言。泾河龙违天获罪,奉玉帝圣旨,令臣斩之。臣若不从,臣罪与龙无异矣。臣适来合眼一霎,斩了此龙。”正唤作魏征梦斩泾河龙。唐皇曰:“本欲救之,岂期有此。”遂罢棋。


  李天飞《西游记》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

  本文作者:李天飞: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硕士,现任中华书局文学室编辑。责编有《花间集校注》、《中华书局藏徐悲鸿书札》、《张籍集系年校注》、著名学者编年事辑系列等。个人著有《西游记》校注(中华书局2014年),亦工诗词、书法。宗二王帖学一路,发表有文学、经学、书法相关领域论文及书评、随笔多篇。

  欢迎关注仙儿(xianer-xianer),一对小夫妻自己做的公号,分享自己的生活。长按二维码弹出识别界面,点击关注本公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