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为什么要知道别人活得也很苦?

 北极熊788 2016-03-03

作者 | 王晖龙

轻松读原创出品

还是在中学的时候,我就听见过这样一个论调:当你为没有参加舞会要穿的红舞鞋而哭泣时,想到有的人还在赤脚走路,那么你的不幸感就会减轻许多。具体的说法上,有一些衬托对象悲惨程度上的差异,但主要的意思差不多。总之是说人在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更多的人经历着更大的痛苦时,就会把自己的痛苦看轻看淡。

在初听到这种说法的时候,感觉有些道理,但很快就认为这种劝解人的思路存在问题,它使用那种遥远的与己无关的悲惨命运,来压迫当事人的正当的悲伤权利,多少有些强盗逻辑。尤其是后来生活阅历的更多经见,逐渐对这种说法持一种不屑一顾的嘲笑态度。

这种说法太“轻”,轻到压不住任何一个正在悲伤的人的痛苦。

那么,面对一个悲伤痛苦的人,你又能准备出什么非常恰当的劝解说辞?

你轻抚他的后背,用同理心理解他的悲伤,承认悲伤就是现在的气氛。你会在心里想起来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悲伤的五个阶段。是的,你完全能够预料到,他会完整地经历否认、愤怒、协商、绝望、接受这五个必要的过程,但你真的能够通过和盘托出的方式来与他讲他要走的这条路吗,用你的“睿智”来证明自己的先见之明?你不能这样做。

你只能静静地看着这一切,看着整件事情的发生和发展,你在心里默数着他到了哪个阶段。或者你甚至能够听见他也开口和你谈论悲伤的五个阶段,你用支持的目光表达信任与轻微的喜悦;也有可能你永远都听不到他开口这么说,那么你只能孤独地独自观察整个过程,在你想要发火的时候,熄灭自己的怒火,改用理解的态度来接纳他的失落与愤怒,支持他会走过的迷茫和消极,与他在苦涩的笑容里捱到对事实的接受。

这是一个深藏功名、积淀风月、收容泪水、放下欢笑的过程,到了最后,你迎来绽放未知会开的花朵那一刻。这个过程是那样长,你要如何度过?你要悲伤的他如何度过?

也许有一个答案是,知道别人活得也很苦。

在效果上,确实是因为知道这个世界上的其他人也会遭受不幸,甚至那是更大的不幸,因为这种比较,所以觉得自己的不幸没有那么沉重了。这么想,本身太不道义。然而,诚实地看到世界上存在的各种不幸,了解人在世间的普遍受苦状态,你才会对自己遭受不幸和痛苦采取接纳态度,这是走过悲伤的五个阶段的必要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充满怜悯心的捷径,从这个意义上看,这种做法又是极道义的。

正如活着是对生命的极大尊重,但因为活着就承受巨大生理痛苦的人来说,如果有一种医治上的做法会减轻这种痛苦,那么我们应该尽量实施这种医治技术。然而也有一种情形,这种生理上的巨大痛苦,暂未找到任何医治的办法,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很难出现什么改善的奇迹,而当事者的痛苦会愈加严重。这种情形下,当事者想要寻求安乐死,出于真正的道义考虑,应当给予对方这种解脱的选择。其中存在着明显的悖论,即出于让人活着的道义,需要维持痛苦;出于让人解除痛苦的道义,需要给人死亡的自由。两害相权取其轻,这种对“恶行”的选择,是真正的大悲悯。

返回去看,为了疗愈悲伤,而主动地知道别人的更大悲伤,这不是一种小人的权宜之计,是应该被嗤之以鼻的荒唐做法;这是承认悲伤与不幸的普遍存在,让自己的悲伤与世间普遍的悲伤连接在一起的慈悲行为。我们判断一种行为的“好坏”,不仅仅要看这种行为本身和其导致的后果,还要看这种行为的出发动机。出于良善与正义的“恶行”,往往在实质上属于“善行”。并且出于良善与正义的,表面上看似不道义的做法,不会导致一个人的心肠变硬,不会让人变得冷血无情。

通过知道别人的悲伤,而疗愈了自己悲伤的人,并不会就此与悲伤绝缘,也不是对先前的悲伤事实感到麻木,相反,他会继续保持内心的柔软与敏感,他还会想起来令自己感到悲伤的事情本身,只是他选择了接受,接受了悲伤就是他生活的一个部分;他在看见世间的其他悲伤事情时,会极为敏锐地理解其中的痛苦滋味,很可能他会伸出援手帮助他人度过悲伤。反倒是沉浸在自己的悲伤里,“闭耳塞听”地不去知道别人活得同样痛苦,甚至更加痛苦的人,会将自己的眼泪哭干、热血耗尽,最终成为一个不再为世间的不幸哭泣的人,成为一个有着硬梆梆的心肠,甚至有些冷血无情的人,即成为一个麻木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