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皮肤瘙痒难忍,中医内服外用帮你祛困扰!

 潇湘水云上居 2016-03-03

立春之后的一段时间往往冷暖不定,气候温差太大,要当心“倒春寒”的侵扰,所以,立春之后要本着“春捂”的原则,注意保暖,适时增减衣服,防止风邪乘虚而入。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感病的先导。春天最易发生以风为主要病邪的外感病,如感冒、皮肤瘙痒、头痛,咳嗽,花粉过敏性疾病以及各类传染性疾病。尤其一些喜欢嗜吃辛辣滋腻、海膻发物的朋友,常感觉饮食过后脸部、四肢、腰背部瘙痒难耐,欲罢不能。怎么办?中医中药内服外用帮你祛除困扰。



1
中药经典方剂


荆防四物汤合银翘散加减(血热型)


配方:防风15g、荆芥12g、连翘15g、金银花15g、柴胡10g、赤芍12g、当归15g、丹皮12g,地肤子15g、白鲜皮15g、生地20g、川芎8g、薄荷10g、甘草5g。


用法:两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内服。


圣愈汤加减(血虚风燥型)


配方:当归15g、黄芪25g、生熟地各15g、麦冬10g、白蒺藜10g、川芎10g、柴胡10g、白芍20g、浮萍10g、鸡血藤20g、菊花10g、甘草5g。


用法:两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内服。


桂枝汤(风寒型)


配方:桂枝15g、茵陈15g、荆芥10g、防风10g、白芷10g、秦艽10g、海桐皮10g、徐长卿10g、地肤子15g、淡竹叶10g、柽柳10g、木贼10g。


用法:两日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内服。


2
苦参汤外用搽洗


苦参30g、地肤子、白藓皮、露蜂房、臭椿皮、紫草、百部各20g,1剂两天,加适量水煎煮后,滤取药液,加陈醋2勺,静置放凉后外搽瘙痒患部,连用7天为1个疗程。


3
老生姜治皮肤瘙痒



新鲜老生姜1块捣烂如泥,以纱布包裹,涂擦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日1-2次,疗效显著。此方既能止痒,又能滋润皮肤。


4
盐泔煎洗治


配方:食盐、米泔水。用法取米泔水1000毫升放食盐100克,置锅内煮沸5-10分钟,然后将药液倒于面盆中,温热以适应为度,用消毒毛巾蘸药液擦洗患部,早晚各l次,每次擦洗1-3分钟,3-5天为一疗程。


5
足浴


取苦参、白癣皮、蛇床子、蝉蜕、防风各10g,水煎取汁,放入浴盆中,待温时足浴,每日2次,每次泡脚10~30分钟,每日1剂,连用5~7天。


6
中成药外涂或敷洗法


可用肤疾洗剂、紫草膏、皮肤康洗液、百部酊、止痒洗剂、三黄洗剂、黄柏霜、苦参酊、止痒扑粉、荷酚酊、润肤霜、润肌膏等。各按说明外涂,每日2-3次,10-15天为1个疗程。


春属木,肝与之相应,故“肝气旺于春,阳气升发”。春季与肝气相应、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春天阳气升发,肝气应之,如升发太过,则可产生肝气过旺、肝风内动、内热的临床表现,那么相应的季节病如皮肤瘙痒就多会发生。故从春季气候变化与脏腑功能联系的特点看,应以清肝、养肝、疏肝、护脾为原则。对于健康人群而言,春季饮食要注意清淡,不要过度食用干燥、刺激、辛辣、海膻发物等食物。同时,因为此时阳气上升容易伤阴,因此要特别注重养阴,可以多选用百合、山药、莲子、枸杞等食物,药食同治,那么皮肤瘙痒的困扰自然就会减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