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化性肺炎参议运气理论 五运六气理论反映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三因制宜”的辨治思想,尤其对复杂的临床问题,具有相当的指导应用价值。《内经》早有“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诫,以下介绍的二则病案,便充分体现了该理论的作用。 病案 郑某,男,53岁, 据证从益气阴,化痰瘀,调阴阳治疗,方选生脉散合当归六黄汤意。 党参10克,麦冬 二诊( 据此时运气特点予附子山萸汤合正阳汤。 制附子6克,山萸肉 三诊( 据证予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合当归六黄汤。 黄连3克,黄芩 四诊( 按:以上二则医案都是在运用常规辨治乏效,参议运气理论后方取得良好疗效的。 案一初诊时据“厥阴病欲解时”予乌梅丸方无效,因思及当下年运处于“二之气”,此时“主气,客气”均为少阴君火,遵“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之训,使以血府逐瘀汤解决少阴火,因患者还有“少阴欲解时”的时运特点,做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复入黄连阿胶鸡子黄汤,改变思路,既遵循年运岁气,同时结合厥阴欲解时和少阴欲解时复合选方方获成功,充分体现了“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学术思想。 案二初诊时按常规辨证予生脉散合当归六黄汤治疗后反应平平,二诊时考虑2014为甲午年土运太过,9月份主气客气横跨太阴湿土与阳明燥金,少阳相火,表现既有寒湿,又有阴虚内热,在患者身上反映出来的症候也是寒热两重天,既有“怕冷,脚心冰凉,受凉易腹泻”寒象,又有“盗汗,口干苦,苔黄剥质偏红”等火热之兆,故改用主以岁土太过的附子山萸汤,又选水火寒热之气见于气交的正阳汤合方,方使寒热之候均解,后叙症“寐差,夜半2点易醒,盗汗”,符合“少阴欲解时”(子至寅上),故选用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合用六黄汤燮理阴阳,调理气血,获得满意效果,此案证治正合“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以候气之浮沉”(《素问·八正神明论》)之旨。 通过上述案例的剖析,更深切认识到五运六气乃“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临床果能“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得时而调之”,就能做到“毋逆天时,是谓至怡”。临床运用运气理论时,切切不可胶固,务须随机达变,因时识宜,庶得古人未发之旨,而能尽其不言之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