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帝王家骨肉相残到底有多恐怖?

 邓超越梦想 2016-03-03

生在帝王家,最高权力的角逐,往往掺和着欲望和亲情的PK。PK的结果往往又以欲望战胜亲情的居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无毒不丈夫”吧!


事实上,以明朝的成祖朱棣夺位和英宗复辟来看,在最高权力的角逐中因一时的仁慈,最终不但让自己走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就信口掰掰明王朝帝家骨肉相残事。 




一、朱棣夺位


成祖朱棣很傻很天真,他满怀信心以为其父皇开国皇帝朱元璋会把帝国的最高权力魔杖交到自己的手中。但是,非常遗憾,朱棣他老爸犹豫再三看中的还是仁慈的皇太孙朱允炆。


“多读圣贤经典书,常怀宽仁治国心。”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为了巩固帝国的统治,他废除了多项其皇爷爷留下的苛政,并采取了一系列剪除藩王威胁中央集权的措施。藩王的护卫军在帝国强大的军事实力面前,犹比中国国足与巴西国脚之球场竞技。


难怪就连当时最为强大的燕王朱棣,他也无奈地把自己的几个王子“质押”在北京并装疯卖傻以求一时的平安。朱棣的缓兵之计求得了起兵的有利时机,他高举“清君侧”的旗帜,发动了持续三年之久的“靖难之役”并最终坐上了象征帝国最高权力的龙椅。


这是一场皇帝叔侄之间权力的角斗,因建文皇帝的一时隐忍,竟铸成了其千古遗憾,并留下了大明一迷案——建文帝或死于宫火或流亡当和尚。


建文皇帝正是因为受亲情的左右,害怕留下荼毒骨肉的恶名而多次丧失了“灭猛火于瞬间”的机会。惜乎!大明建文帝。


做过愧心事的朱棣称帝后,他为了在史书上减轻其“夺侄皇位”的恶名,扮演了一半是恶魔,一半又是圣君的两重身份。


一方面,为了巩固皇位,成祖朱棣高举屠刀,大肆杀戮建文朝的追随者,甚至不惜诛灭名儒方孝孺十族来为自己正名。


另外一方面,为了国强民富,成祖朱棣又内修国政,外御北元强敌,几度御驾亲征建立了的不朽的文治武功。雄也!大明成祖。


明成祖朱棣对皇长子朱高炽是看不上眼的,原因所在朱高炽是个瘸子并且体态丰盈。朱高炽的两个弟弟朱高煦和朱高燧深得父皇的赏识,这两兄弟在战场上,无论是“靖难之战”还是随父皇远征北元,都在马背上建立了赫赫战功,并且在出生入死的战场上结下了远超兄弟情分的友谊。


朱高煦一直看不起掌管后勤总管的大哥朱高炽,再加上父皇的宠爱和皇弟朱高燧的某种暗示,他的野心膨胀了。朱高煦做足了准备,他内心在咆哮——“我要做皇帝。”


体弱多病的朱高炽在弟弟们的咄咄逼人之下,大明帝位之争的天平似乎完全向朱高煦倾斜了。但是,在太祖朱棣驾崩后,如愿登上帝位的仍是病恹恹的“后勤总管”朱高炽。


朱高炽能当上大明的第三任皇帝绝非偶然,原因有四:一是祖制规定,皇位的继承人“有嫡传嫡,无嫡传长。”,做为嫡长子朱高炽是皇位的合法继承人;二是朱高炽的仁厚孝心让成祖朱棣不忍心废了太子;三是朱高炽得到了皇后的支持以及一大批臣子的拥戴;四是大臣解缙一句“好圣孙”让朱棣看到了懦弱儿子的背后还有皇孙朱瞻基这支强悍的“成长股”。


二  “仁宣之治”下的腥味

朱高炽只是扮演了一个过渡皇帝的角色。他的政绩主要是作为王长子时期“调度粮草”,保证后方稳定。登上帝位后的朱高炽主要的政绩也仅仅是为建文朝的忠烈们平反和重新启用一些被成祖弃用的大臣罢了。


至于罢停“郑和下西洋”的出海诏令,是功是过争论至今未停息。朱高炽登基后,尚能宽待他那恨不得把自己往死里整的两个弟弟。


估计原因有二:一是他是仁慈的君王;二是还没来得及腾出时间收拾自己的两个弟弟就向阎罗王报到了(称帝时间不及一年)。


懦弱而又仁慈的朱高炽政绩并不显眼。这不能埋怨他,要怨也只能怨朱高炽他龙体欠佳。短命皇帝是幸运的,他有个好儿子朱瞻基。朱瞻基不像他父皇那么懦弱,对亲情照顾的度上有个底线,这条底线就是谋反者坚决铲除。


当朱瞻基登基称帝的消息传开时,汉王朱高煦马上有了这么一个念头——“父皇朱棣可以夺了其侄子允炆的皇位,我为什么就不可以呢?”




朱棣可能万万没有预料到,自他扯起“清君侧”的旗帜行谋逆之实后,这何其相似的事会在他子辈和孙辈间重演。所以说,上行下效这是大自然间再也正常不过的事了。


叔叔和侄子争皇位,赢家并不是次次都花落长辈家。朱瞻基的预判性很准确,汉王朱高煦必定要联手三叔赵王朱高燧才敢攻占南京。


因此,朱瞻基在大臣杨荣的建议下御驾亲征,很快帝国王师就包围了汉王驻地乐安城。朱高煦见王师威武强悍,又迟迟不见弟弟赵王朱高燧援兵的影子,然后在诚恐诚惶间选择了耻辱的活。


久战沙场并常有马革裹尸准备的他居然也不懂投降的代价,皇叔举起了白旗。朱瞻基是“仁慈”的,他没有砍下朱高煦的脑袋,他只是把亲叔叔软禁在西安门边上的囚室里。


朱瞻基不杀朱高煦,其实不是仁慈而是残忍。朱瞻基有时会去西安门走动,顺便会以拐到囚室里去羞辱亲叔叔为乐。昔日风光不再又见惯战场刀光剑影的汉王朱高煦虽已沦为一介囚徒,但强烈的自尊心让他彻底后悔,悔不当初没能听从部下的谏言,选择了苟且的活而非轰轰烈烈的死。


一次在囚室里,当朱瞻基再次羞辱了朱高煦正准备转身离去时,朱高煦伸脚勾倒了他那侄子皇帝。见朱瞻基出洋相,朱高煦畅快地大笑着,他明白自己终于可以体面地离开人世了。


果然,朱瞻基恼羞成怒,命人用一个被柴火烧得透红的铜缸罩在朱高煦的肉体上。那恐怖场景实在是不忍下笔。铜钟内必无尸骨,唯有灰烬层层。


种种迹象表明汉王朱高煦谋逆的背后,有赵王朱高燧积极参与其中的因素所使然。在降服了汉王朱高煦后,有大臣建议朱瞻基对其三叔赵王朱高燧动兵。


朱瞻基已经违背了父皇迁都南京的心愿,又亲手把二叔投入了大牢,他再也不愿意背上“冷血”皇帝的骂名。


因此,朱瞻基做出了让其三叔自择生路的高明决断。赵王朱高燧见大势已去,在其低头做逍遥王的几年后,他最终做出了自请裁去护卫军的选择。这,即保住朱高燧他自己的荣华富贵,又成全了其侄子朱瞻基“还算仁慈”的圣名。


朱高炽史称仁宗皇帝,朱瞻基则称宣宗皇帝。这父子皇帝在任期间都能重用贤臣,并采取了一系列修养民生、息兵养民的施政举措,使大明王朝的经济日益繁荣。这期间,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后世称之为“仁宣之治”。


三  南宫政变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


如果大明王朝也按一年四季来划分的话,那又该是如何呢?作家赵柏田的《明朝四季》一书把洪武元年——永乐二十二年(1368—1424年)划归为明之春季,而把《仁宣两朝纪事》纳入夏季。如果让我来划分,那么大明的春天则更长,在我眼中,“仁宣之治”( 1424—1435年)必定该归入春季无疑。


按赵柏田的《明朝四季》划分,明朝第六任皇帝朱祁镇和第七任皇帝朱祁钰统治期间划归夏季。对此,我完全赞同。朱祁镇和朱祁钰是两兄弟,朱祁镇年长,朱祁钰年幼。年长的当皇帝,年幼的是亲王。朱祁镇父亲宣宗皇帝朱瞻基死得早,他9岁就继承皇位,由此在理论上掌握了大明帝国的命运。幼主有太后的把持,有贤臣相助,大明王朝依然欣欣向荣。随着三杨(杨士奇、杨溥、杨荣)的归隐和太监王振的发迹,明王朝开始危机四起......


掌权后的朱祁镇非常善待皇弟郕王朱祁钰,而朱祁钰因母妃出身卑微,更是把皇帝哥哥朱祁镇视为自己的偶像。如果没有战争,这两兄弟必将成就明王朝兄友弟恭之经典传奇。但是土木堡事件的发生,由此而引发的帝位更迭,硬是把皇家骨肉相残的“潮头”推向了“浪尖”。


一场战争:北元瓦剌部在宣德、正统年间(宣宗和英宗的年号)迅速崛起。瓦剌太师也先和明王朝时而打打杀杀,时而做做“生意”(互市),“生意”不成又开始兵戎相见。与其说瓦剌是在和明王朝做“生意”,倒不如说这是明王朝为保边关安宁而对瓦剌部的赏赐。


一次,瓦剌部族又想和明王朝做一本万利的买卖。也先是贪得无厌的,他居然派遣了两千人的庞大队伍朝贡,并诈称三千提出了高得离谱的讨赏请求。太监王振不高兴了,太监不高兴问题很严重。


因为,当时的大明皇帝朱祁镇还得称其为先生。在王振的怂恿下,朱祁镇决定要向瓦剌炫耀国威。和瓦剌打上一战没什么可怕,可怕的是朱祁镇要御驾亲征,更为可怕的是出征前又没做好充分的准备。最最可怕的是因决策失误连连,堂堂大明皇帝居然在一个叫土木堡的地方被瓦剌给俘虏了。


皇位变更:瓦剌太师怎么也没料到,自己居然活捉了奇货可居的大明皇帝。瓦剌该怎么办?“敲诈”两字填满了也先的每一个脑细胞。


大明该怎么办?“君为轻,社稷为重”七个字在明王朝的金銮殿定调,因此在于谦等重臣的提议下,在太后的支持下,朱祁镇的弟弟监国郕王朱祁钰在忐忑和惊恐中“以不废立侄子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的太子地位作条件”坐到了金銮殿上。与此同时,朱祁镇也就改变了角色,成了大明的太上皇。


北京保卫战取得了成功,朱祁钰的帝位越来越稳固,同时他也越来越品尝到做皇帝的妙处。因此,朱祁钰他违背了称帝时的誓言废太子亲侄朱见深,并逼迫大臣们违心地赞成自己的儿子朱

见济当了太子。


软禁太上皇:也先见朱祁镇已毫无利用价值,杀又不敢杀。经再三斟酌,也先决定好酒好肉招待朱祁镇后做个顺水人情。于是,朱祁镇被也先给送回了明王朝。此时,转手的朱祁镇变成了烫手山芋。不,确切的说朱祁镇应该是成了弟弟的眼中钉。


担心哥哥的威望,害怕哥哥的复辟,原本懦弱的朱祁钰一夜间居然变得眼睛是那么的犀利,决定是那么的残忍。朱祁钰下令让哥哥太上皇朱祁镇暂居南宫,并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


一、用铅水封灌南宫宫门;二、砍伐南宫宫内树木;三、派驻贴心禁卫看护大门;四、禁止大臣和太上皇朱祁镇见面。


说是暂居,其实是软禁。昔日的皇帝变成了今日的阶下囚,朱祁镇在愤怒中忍气吞声的苟活于世,他在等待着复辟的机会。


南宫之变:天不授予,何必强取?朱祁钰在软禁哥哥朱祁镇期间,他大病不起,命在旦夕,而他唯一的儿子朱见济又不幸早夭。


这在大臣们心中造成了“皇位何继?”的担忧和思想混乱。文官徐有贞,武将石亨和太监曹吉祥等为了荣华富贵,经过密谋,终于策划并发动了一场“南宫政变”。


一句“我是太上皇”助朱祁镇重新坐上了金銮椅,一句“朕复出了”让朝臣们面面相觑。满朝“吾皇万岁”的朝贺声中,注定要宣告朱祁钰称帝是非法的。朱祁镇重登皇帝宝座后,他的弟弟朱祁钰不到一年即死去。朱祁钰是寿终正寝?还是死于他因?这不能不让人产生些许联想.....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信箱:fu@weizy.cn(欢迎您原创投稿)

责任编辑:安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