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前一场暴雨,竟让太原多了一处著名景点

 dongchang 2016-03-03

  太原历史上,太原南门外,也就是现在的迎泽公园这个地方大部分为低洼的河滩和坟地。

  据有关有资料记载,在清朝光绪十二年夏末的一天,太原西山地区上空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风骤起,霎时间飞沙走石,暴雨倾盆。和往常不一样的是,这场雨一直下了四个时辰,当时汾水暴涨,肆虐的汾河冲垮了沿岸的堤坝,直冲向古老的太原城门,城内顿时成了一片水乡泽国。


  等到暴雨停歇,洪水逐渐退去,人们发现,城南一带的积水长期仍停滞不退,由于城墙阻隔,水位比城外还高。于是,人们只好开墙泄洪。这样,迎泽门外的一片低洼地就成了泄洪的好地方。洪水泄尽,迎泽门外就留下了一片湖泊。


  有了湖泊,但这片湖泊并没给太原人带来什么好处,平时臭气冲天,污水横陈;每到夏天,就成为蚊蝇的滋生地,与改造前的北京龙须沟没有什么两样。


  解放后,太原市政府对太原的整体布局进行了规划和建设。其中也对这片臭水沟因地制宜,规划成为公园。

  迎泽公园于1954年开始筹建,太原在此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挖湖堆山,两年后基本成形,1956年正式开放。


  公园位于迎泽东大街中段,迎泽公园的名字“迎泽”两字的由来很容易理解,其同迎泽大街、迎泽大桥一样,都来源于太原城的迎泽门。

  建园初始的迎泽公园,总面积达66公顷。被称为“城市绿洲”。但在2002年以前,公园一直实行收费制度。虽然门票每人只收2元,但也有不少市民被拒之门外。2002年5月,太原投巨资对迎泽公园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免费向市民开放。


  今天的迎泽公园,园内布局基本按地形划分,分为北湖景区、中部景区、南部景区和南湖景区。公园最大的特点是湖水面积大,占到全园面积的三分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