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话国玉(精简版)

 迷糊128 2016-03-03

大话国玉(精简版)

一. 简介

1. 定义:按目前国家标准,和田玉是指主要成分90%以上由透闪石(化学成分:钙镁硅酸盐)组成的软玉,也称真玉、国玉。(并非单指新疆和田产出的软玉)

 

2. 产地:新疆、青海、俄罗斯、贵州(白玉)、韩国(青、白玉)、加拿大(碧玉)、新西兰(碧玉)

 

3. 分类:

 

1) 按形态分:

 

山料:直接采于原生玉矿的玉料,呈块状、不规则状,棱角分明,表面粗糙,无磨圆及皮壳,断口参差不齐,内部质量通常不如山流水料和籽料。

 

山流水料:从原生玉矿自然剥离的残坡积或冰川堆积的玉料,一般距离原生矿较近,块度较大,次棱角状,磨圆度差,常有薄的皮壳。

 

戈壁料: 从原生矿床自然剥离、经风化搬运至戈壁滩上的玉料,一般距离原生玉矿较远,块度较小,呈次棱角状,磨圆度较差,表面有风蚀痕迹,无皮壳。

 

籽料:原生玉矿剥解的碎块玉石经过河流长距离和长期的冲刷、搬运、磨蚀等作用形成,分布于现代或古代河床及河流冲积扇和阶地中。籽料一般距离原生矿较远,块度较小,呈浑圆状、卵石状,磨圆度好,表面光滑,皮壳厚薄不一;其质量较好,质地细腻、温润滋泽,形态饱满。和田玉籽料主要产于玉龙喀什河(称为白玉河) 和喀拉喀什河(称为墨玉河),俄罗斯贝加尔湖也有少量籽料产出。

 

2)按颜色分:白玉、青玉、碧玉、黄玉、墨玉、糖玉、红玉(其中白、青、碧、黄、墨四种颜色为原生玉色)

 

二. 产地辨识

 

1. 和田仔料:组成颗粒均匀细小;内部结构呈云絮般很细小的毡状或纤维交织,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密度、硬度相对较高,油性好,透度适中,色度适中。

2. 新疆山料:组成颗粒较细;结构以半透明胶质为主,常伴有非常松散的颗粒和纤维状结构,其中于田料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且末山料是点状松散云絮结构,常有黑白点。油性较好,透度偏高。

3. 戈壁料:组成颗粒较细;结构以细颗粒为主,里面往往会有非常非常细小的白色点状杂质。油性较好,但有颗粒感。

4. 俄料:组成颗粒较细;结构以大颗粒状和纤维状为主,颗粒一般比和田稍大一些,典型的团块(冰点)孤立明显。也有很细的与籽料结构一致,油性一般,透度偏低,色度偏粉。


5. 韩料:组成颗粒较粗;结构介于和田籽料和俄料之间。油性一般,透度偏低,色度偏青黄。


6. 青海料:组成颗粒粗;结构呈点状细颗粒,颗粒状结构分布均匀。油性较差,透度高,色度偏灰。

 

以上的产地辨识常识只是基于已经目前各产地平均水平做出的总结,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尤其是俄罗斯、青海产地的原料分布地域广阔,地质条件造成的原料特征也相差很大。而且,各产地尚有潜在的储量未曾开发,单凭目前的产地特征肯定会以偏概全。

 

其实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懂得看玉质,'英雄不问出处’,淡产地、重玉质才是返璞归真的正路。

 

三. 仿冒大全

 

1. 乳化玻璃:别称:料器,外蒙料。鉴别特征:没有油脂光泽;强光照明、放大观察有的可见有零星气泡;内部非常均匀,无纹理;雕工毛糙,放大观察可见玻璃中典型的贝壳状断口。

 

2. 白色大理岩:别称:阿富汗玉、巴玉。鉴别特征:没有油脂光泽;质感粗;细颗粒结构,内部纹理呈层状,与白玉迥然不同;密度低,手掂份量轻;硬度低,钢刀可以轻松划动。

 

3. 石英石:别称:水石、戈壁彩石、晶白玉。鉴别特征:无油脂光泽,表面常有闪晶现象;质感较粗;细颗粒结构,内部无明显纹理或有带状分层结构;密度低,手掂份量轻。

 

4. 蛇纹石:别称:卡瓦石。 鉴别特征:蜡状光泽;内部结构在半透明的基底上,常可见云朵状斑块;密度低,硬度低,钢刀可以划动。

 

5. 合成玉粉:鉴别特征:粒状结构,密度低,透光性差。

 

四. 真假毛孔

 

制作假毛孔的方法与鉴别特征:

1. 捣制:早期的制作方法,毛孔粗糙、稀疏,比较好分辨。

2. 喷砂:与天然籽料上的毛孔相比分布过于均匀多且一致。

3. 酸蚀:与天然毛孔相比也是相对均匀,有腐蚀痕迹,光泽暗淡。

4. 滚筒:此类毛孔制作机理和天然毛孔形成机理基本一致,经过这样手法制作出来的毛孔仿真度最高,只要滚制时间够长,就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天然仔料形状自然, 磨圆度较好,毛孔分布自然,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一致; 而仿冒仔料一般形状不自然, 磨圆度不理想,毛孔分布不自然,碰撞坑光泽与外部光泽不一致。另外,天然籽料常会有凹入的面,这也可以作为判别真假毛孔、籽料的辅助。

 

这些方法虽然可以帮助排除很大一部分造假的毛孔和籽料,但仍然有其局限性,只能和前面所说的产地特征一样,作为判别籽料的辅助手段,最终仍然要回归于玉质为王之道。

 

五. 真假皮色

 

造假技术升级的很快,假毛孔、假皮色已经在市场泛滥。目前,高仿的毛孔已经无法分辨,物理沁色高仿的皮色在机器面前也难分真伪。但千万年自然形成的真皮色还是有其显著的特点,仔细观察分辨还是基本可以让假皮显露原形的。

 

1.   真皮色的特点:沉稳、老气、自然,符合天然成色机理。

 

1)色泽沉稳、老气、入肉,色泽经过盘玩会趋于明艳。

2)色泽过渡自然,深浅渐变不突兀。

3)符合成色机理:。。。

 

2. 假皮色的特点:肤浅、艳丽(或沉闷)、均匀、不自然,不符合天然成色机理。

 

1)新上色泽艳丽、新鲜、浮于表面,经过盘玩后反而变得沉闷。

2)色泽较均匀、缺乏过渡或过渡很突兀,有些过渡呈明显的人工痕迹。

3)不符合成色机理:。。。

 

六. 选购指标

 

1. 玉质:颗粒与结构的细腻度,感官上的油润度和熟糯程度。

2. 雕工:总体设计的美感和平衡,以及细节处理的精细程度。

3. 色度:颜色的选择,包括籽料的皮色。

4. 纯度:玉件整体颜色的一致性,有无僵、棉、绺、裂、花、水线等瑕疵。

5. 形状与大小:根据个人具体需要

 

七. 保养事项

 

1.避免与硬物碰撞。

2.避免与强油烟、强化学物品接触。

3.避免过于干燥的环境。

4.定期以清水清洗。

5.定期检查挂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