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是什么?

 cntagu 2016-03-03


【一】


你的默认设置是什么?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是什么?这是个问多少人就会有多少个答案的问题。在讨论这个答案之前,我们先来听一个小故事:


两条小鱼在水里游泳,突然碰到一条从对面游来的老鱼向他们点头问好:“早啊,小伙子们。水里怎样?”小鱼继续往前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终于忍不住了,他望着另一条,问道:“水是个什么玩意?”





这么多年来的生活,你是不是总重复着相同的习惯和烦恼呢?每天乘坐同一班公交上下班,拥挤时就开始急躁抱怨,觉得全世界都和你作对,偏偏挑这个时间出发;在超市排队买单,看到队伍迟迟不见挪动时,你就认为一定是前面某位顾客算不清钱或者罗里吧嗦斤斤计较一大堆,耽误了你的时间……


我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读友都有过上述经历。然而,对于这样日复一日近似于机械的生活,我们却习以为常,毫不自知。美国当代作家华莱士认为,这是每个人天生都有的“默认设置”,也就是烦恼那些烦事、抱怨那些烂事、诅咒那些恶事。



【二】


《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水是什么?鱼也许不会理解。生命是什么?人也许不会理解。正因为鱼在水中,我们在生命中,所以我们无法充分感受到生命给予我们的意义,哪怕是去想,也想不明白想不透彻(一辈子为了啥?想或不想,它都在那里)。但如果你读了今天精读君推荐的这本书《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或许就会幡然醒悟。



这是美国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2005年在肯扬学院毕业典礼上的演讲,这场演讲当时默默无闻,之后却突然逆袭,在Youtube上广为流传。图书出版之后更是与乔布斯的演讲一起入选“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毕业演讲”,还被《时代杂志》称为“对知识分子最后的演讲”。


在华莱士看来,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学位完全无关,只与生命的自觉和警醒有关。演讲中,他从生活中最显而易见的平常之事入手,讨论如何摆脱生命中的重复单调,获得内心自由,保持意识的清醒鲜活。他提醒我们,日常生活就是我们本身,既绝望又禅意,而要“在繁琐无聊的日常中,日复一日地保持自觉与警醒,困难得不可想象”。


然而,这个教育者在教育大家改变惯常思维,从而更加饱满地生活,创造不一样的人生时,自己却没能走出抑郁症的困扰,最后在46岁时选择自杀,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唏嘘。但在很多人看来,他的早逝让这篇演讲更加震撼:生活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我们要学会提醒自己走出思维定势的泥沼。同时也要给身边人更多的空间,因为你不知道他们正面对怎样的困苦。



【三】


我们对意义的构建,源于傲慢自大


这本书的文字不多,但却能引发人们很多的思考。书中趣味性的图解让你更容易被带入,各种实例也直指我们的真实生活。书中有一个关于信仰的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信徒和一个无神论者在争论上帝存在与否时,无神论者提到自己的一段经历。他说,自己也曾做过向上帝祈祷的事,有一次在露营的时候,他被一场可怕的暴风雪困住了,什么也看不见,完全迷了路,当时的温度是零下45度,所以他便试着祈祷。大喊着:上帝啊,我在暴风雪中迷失了方向,如果你真的存在,求求你,救救我,否则,我就要死在这里了!


这时候,那位信徒望着无神论者,一脸迷惑地说道:“那么,你现在肯定相信了吧。毕竟,你坐在这儿,活得好好的。”谁知,无神论者却像看白痴一样看着那位信徒:“我可不信。我之所以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两个爱斯基摩人碰巧路过,引导我回到营地的方向。”


从人文科学的角度来说,华莱士认为,两个人若是拥有两种不同的信仰模式,会用两种不同的方式从经历中获取意义,即使是一模一样的经历,他们也可能收获完全不同的意义。


我们鼓励信仰多元化,因此绝不断言某个人的理解是正确的,而另一个人的理解是错误的,或是不好的。我们应该讨论的是,这些个人模式和信仰从何而来,即,从这两个人内心的哪个地方而来。似乎人们对世界和对自身经历的意义的解读方式是天生的,就好像身高或者鞋码一样,又或者像语言那样,是从文化中吸收的。


事实上,我们对意义的构建,似乎并不是出于个人自觉的、刻意的选择,而是源于傲慢自大。就像那位无神论者一样,确信爱斯基摩人的出现与他的祷告没有任何关系。许多有信仰的人,似乎也都对自己的理解无比自信。这便是许多人生而具备的“默认设置”。



【四】


走出自我中心意识的人生


华莱士认为,人文教育中“教我们如何思考”的真正含义就是,少些自大,多些对自己和自己所确信之事的“批判意识”。因为,许多我们不假思索便确信的事,却往往是大错特错。


那么,我们该如何走出这种自我中心意识的人生呢?下面,精读君就结合书中的内容,与大家分享讨论:


①保持警醒与自觉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日复一日的琐碎,而要在琐碎无聊的日常中寻找意义,关键就在于保持警醒与自觉。华莱士说,关乎于真正教育的真正价值,与成绩无关,与学位无关,而在于一种自觉——意识到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必要的;这种自觉就隐藏在我们身边平淡无奇的生活之中,我们必须时时刻刻一遍又一遍地提醒自己:


“这就是水”

“这就是水”


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自由?书中给出了解释:真正重要的自由,意味着专注、自觉、自律、不懈努力,以及真诚地关怀他人,并且每天都以无数琐碎微小而乏味的方式,一次又一次地为他人牺牲奉献。而这,便需要学习如何去思考。


②学习如何思考


学习如何思考,即学习掌控自己思考的方式和内容。这是让你以充分的自觉和警醒去选择关注的内容,选择从经验中构建意义的方式。


举个例子,在你面对堵塞的交通、拥挤的过道和结账时的大排长龙的空档,如果你天生“默认设置”的思考是:“凡此种种都是针对我,针对我的饥饿、疲惫和回家的欲望,并且,似乎全世界的人都恰好挡住了我的去路,这些挡路者都他妈的是谁啊?”你就永远只能体验到成人生活中枯燥无趣、灰心丧气、繁忙劳碌的那一部分。


而如果你用另一种方式来思考:“刚刚超过我的那辆悍马车可能是一位父亲载着自己受伤或生病的孩子,急匆匆地赶去医院,他的匆忙比我的匆忙更重要;超市收银台前面排队的每一个人,或许都和我一样无聊而沮丧,甚至有些人的处境比我更艰辛、更乏味、更痛苦……”留下的感受就大不相同。


如果我们够警醒,让自己有所选择地思考,我们就会拥有这样一种能力,把眼前一幕拥挤烦躁、缓慢耗时、如同地狱般的购物情景变得充满意义,又神圣无比。


生命中最简单而又最困难的事,或许是在最简单机械的重复工作中思考它的意义,而不仅仅是全盘接受或者吐槽,甚至于全盘否定。如果你正经历着“日复一日”的“厌烦怠倦、例行公事和微笑挫折”,不妨看看这本《生命中最简单又最困难的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