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机是不是常常收到带“+”号的陌生电话?你是接还是不接呢?近日,警察蜀黍提醒各位,陌生电话号码前带“+”号的多为骗子通过改号软件来电,须谨慎接听! 广州市公安局通报:据其反电信诈骗中心统计,今年1-2月份,广州市公安局接报涉诈骗警情环比整体下降,但其中冒充执法机关和熟人的、涉案金额较大的电话诈骗警情有所回升。 来看看一些受骗的例子…… 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从近期接报的大额诈骗警情中抽取30起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判,通过寻找涉案规律,破解骗子常用手段并向市民发布相关提醒:遇到骗子的这些招数,请提高警惕! 骗子手段1(重要提醒!) 来电号码带有“+”号 广州警方发现,冒充国家机关诈骗中,犯罪分子多数采用手机或改号电话,如“+8621”、“+38”等开头带有“+”号的电话号码,进行人工的点对点直呼,这种诈骗方式针对性更强,隐蔽性和迷惑性更高,群众的上当概率也更高。 而“+”号开头的号码除了国际长途来电外,多为诈骗分子用改号软件篡改、编造、假冒,市民请谨慎接听此类来电,无海外关系的最好拒接。 骗子手段2 冒充执法人员 诈骗方式上,仍以冒充“保险、电信、邮局以及公安局、检察院”人员,以事主身份信息泄露、涉嫌犯罪、邮包涉毒等借口要求进行“资产清查”或向“国家安全账户”转账。 在转账方式上,通常要求事主到银行开通网银、密码器或U盾,归集名下账户资金,诱骗其操作网银转账,部分更诱骗事主到酒店开房后,通过远程操作事主网银进行转账。 骗子手段3 冒充熟人诈骗 在冒充熟人诈骗中,嫌疑人同样采用了手机人工点对点的方式,冒充亲友、领导等,以出事故、借钱等理由诱骗事主转账汇款。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由于高校开学,不少在校学生接到陌生来电自称“论文导师”,要求事主进行转账诈骗,此类警情上升较为明显。此外,嫌疑人也会通过盗取QQ、微信,冒充公司老板诱骗财务人员进行转账。 牢记以下八种诈骗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