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荐书︱翻哪些书可以最快掌握清代学术

 atonement111 2016-03-04


清人谈经论史的集子是很值得看的,一方面是因为清代学术开创了现代学术的典范,只举一个例子,比如今日的文献综述和论文书写范式就是从清儒的“提要”和“札记”衍化而来。另一方面因为他们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社会形态与问题便比较类似,所以虽是古文,但读来却常能产生亲切的吐槽感。更重要的是,有一大拨清人的气象比前代更笃实,这里说的前代,自然指的是宋明这一段。两者的差距,只举一句评论你就能感觉到,清人中做春秋学的很多,最牛的那位叫顾栋高,他有一句话说:

 

“大凡不求事实,而但求好题目说的好听者,皆宋儒之讲经也。”

 

说白了,在清代学者看来,宋明那批文人,爱讲门面话,说出来蛮漂亮,要为天地为生民、心性理气什么的,实际上却虚的很。就从经史关系来说,宋人是“荣经陋史”,从宋儒王安石废汉唐注疏,倡新义理学,直斥《春秋》为“断烂朝报”,就开始贬损史学。后继他的道学人士,更是玩起心性之学。搞到后来,一论学就空空地剩下一堆心性理气。


东西没错,做过了头就变了味。本来是每个人内心做的践履工夫,一两个念头体会,挚友之间深夜交流的“为己之学”,后来逐渐变的非要搁台面上仔细拆开来分析讨论才行,这就出了问题。修养是修养,但把修养的工夫论天天挂嘴头上当拆字游戏来做,就中了魔障。清儒就是要走出这个怪圈,就力反这类“宋人语录”。其实明代王阳明说“五经皆史”,已经有点儿纾解道学家偏执狂的意思,告诉年轻人呐,还是要落到实处和事上。(“以事言谓之史,以道言谓之经。事即道,道即事。”)到章学诚时“六经皆史”,更是要点出一个经世致用、治教合一来(“六经皆先王之政典”)。经史与经世,这两点大致也可算是清儒的精神内核,由此也就衍化出种种具体的学术研究门径来。

 





除了清代学者的大部头专题研究外,有一块儿不容忽视的就是清人文集,这块东西其实不好读,因为数量太多,都看一遍恐怕大半辈子就过去了。所以做学问基本上都会找些捷径。苦茶师有个例子举的好,他说:

 

“过去教科书外,还有教参用书,就是老师用的书,我们的课本只有原文,而老师的教参上则有详细的解释说明。很多同学聪明滴买了教参,从而比别人早知道教科书的答案。后来读古书,很多朋友知道先看总目提要和读书记,从而获得了别人读古籍而不知道的答案。”

 

总目提要和读书记确实是好东西,不过读清人文集还有一个取择的问题,集子是由文章汇成的,如何找出需要看的文章也是个问题,这就需要目录学。这方面,就可以推荐以下一些书:

 




1、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这本书是1931-1934年就编成的。那个年代,把要找的书找全了尚且不易,所以整本书仅收书四百多种。尽管书不多,格局倒清晰,总类自然是按四部来分,而细目则很细,比如“七礼总义”下面就分成宫室、冕服、婚礼、宗法、田制、封建、祭祀、庙制等二十多类,每类分别把清人讨论的文章题目编进去,清代又没有知网检索,所以这种书最便于我们迅速查找某一话题具体的讨论分析。该书仅提供文章的篇名与出处。所以后来像谭其骧便做过这种按图索骥的工作,用这本书的目录,查找古籍,编过《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有1986年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版本,便比较方便使用。跟这本书一类的,还有贺长龄、魏源的《清经世文编》,其实也有类编的功用,对于清人的单篇文章分类检索,我们习惯于用它们。王书有1965年中华书局版。



王重民:《清代文集篇目分类索引》




谭其骧《清人文集地理类汇编》



2、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清人笔记条辨》。张先生年少立大志,想重修清史,这种志向搁现在学术界,导师准大棍子给你打灭了。然而,为学先立乎其大。张先生虽然没编成清史,但做的工夫最后凝结成的几本书依旧成为学界内部的典范型著作,其中《清儒学记》和这两本书就是主要成果。《别录》一书,据张舜徽自己说,他一共看了有一千一百多家清人的文集,并分别写下评语。由于文集好坏参差,所以最终只选取其中六百家。值得注意的是,张先生显然不是做简单的校雠工作,而是“好考作者行事,记书中要旨,究其论证之得失,核其学识之深浅。”这种从家世、行事探寻著述意旨的方法,同时也是我们公共号提倡“以史解经”的思想史分析旨趣所在,相较上面那本目录检索工具书,这两本书则是对大部分主要清代文集的总体概览,便于我们掌握全书的梗概与作者大致的思想倾向。刘永济先生读完《别录》后称叹道:


“非有渊博之学,弘通之识,不足以成此书。观其评骘学术,论而能断,即足见其有学有识也。况其文笔雅健,又非常人所能逮;今人具此根柢者甚罕,能读此书者已不多矣”(《旧学辑存》)。


“考镜源流”在这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探寻清代学术的源头,一是比叙学者“家学、师承或友朋讲习之益”,“以见授受濡渐之迹”(《别录·自叙》),一是追溯学术的“首创之功”(《条辨》P122),揭露学术剽窃之迹,阐述学术观点的发展演变过程。该书有1963年中华书局版和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版。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


3、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这本书跟上面张舜徽的书是一个类型,总收录诗文集约两万家 ,远超过前人所撰述的提要。该书是按照作者的生卒年代排列,并且提供笔画检索,比上面张舜徽那本更便于查找,然而也因为量多,因此提要的内容实在简陋,远远逊于张舜徽一书。提要在于介绍书籍内容,知人论世,而柯的提要则仅叙作者基本信息与卷数、藏刻等情况,并不能彰显提要的功用,但却有大全的意义。简言之,柯书收的全,张书评的好,各有各的用。本书有2001年北京古籍出版社版。

 


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



4、《四库全书总目》与《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因我们这篇文章讨论清代文集,所以就把这两本通用大书列在后面。在较早之前,有三本书是顾颉刚、陈垣那代学者必备的案头书籍,分别是纪昀等编修的《四库全书总目》、张之洞与缪荃孙编的《书目答问》、嘉庆时顾修编《汇刻书目》(此书后有朱学勤、傅云龙、罗振玉等增补),三本之中除《四库全书总目》提供提要外,后两本主要是作为按目搜书的工具使用。其中《汇刻书目》如今已被《中国丛书综录》取代,而《书目答问补正》的用法本身便是学者人手一本,不断在页间增补,最后形成自己的一本专有的读书书单,所以有多种不同的“补正”版本,如今比较好用的算孙文泱的《增订书目答问补正》,中华书局2011年出版。清代的书单,可用于补充的还有孙殿起的《贩书偶记》与续编,孙在北京开通学斋书店,贩卖古籍数十年,该书即他所录经手之书,收书近万种,大部分是清代的著作,也兼收少许明代小说与辛亥以后抗战之前的著作,凡见于四库总目的一概不录。对外行的朋友来讲,这种目录书的用途就是把它搁手头上,看到一本好书,就附带查查同类或同时代还有其他那些好书。有人讲“因书即目,因目就学”之类的话,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孙文泱的《增订书目答问补正》


《四库全书总目》,基本学者都会使用,不必赘述。对其修补最常用的还有余嘉锡的《四库提要辩证》。而《续修四库总目》,则是1931年有日本退回庚子赔款为资金,柯邵忞等七十一人撰写而成,抗战胜利后,稿本由沈兼士接收,后全部归属中科院图书馆。如今网上容易下载到的就是齐鲁书社1996年出版的这个手稿影印本,字迹潦草,甚至涂改痕迹,极不便使用。在此前后,将此书分别排印出版的有:经部(中华书局1993)、丛书部(国家图书馆2010)、集部(上海古籍2014)、史部(上海古籍2015)。不过如果谈论提要的质量,豆友武的评论已经说的很直接了:




《四库全书总目》



“如果称《四库总目》的撰写者为“馆臣”,那么写《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经部·尚书类)的最多是出版商和书贩子,先根据《书目答问》、《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定下来褒贬,然后节钞些序跋,如果是大书就钞上卷帙细目,再用文人墨客的读书记加以润色,最后举小例若干。当然,作为提要书,转抄因袭肯定不可避免,但抄完了还添油加醋,把序跋里的就这么一说变成了伟大的学术贡献,就只能说明撰写者实在口重。”


不过念在清人的“读书记”(也就是书评)散在各处,难以一时查找到需要的,所以续修四库提要也可解一时之急。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



5、“读书记”。上面提到“读书记”,由于本文是介绍一些清人著作的提要,便于迅速掌握大义,按理说四库和续修四库提要已经汲取了各类读书记的精华,大致够用了。然而其实存世的大量清人的“读书记”仍旧可作为“参考答案”。由于清人的“读书记”中自然保存有不少翻阅同代学者书后所写的评论,时代相近,前人自然能读出一些我们所不能体味的“微言大义”。这些“读后感”大多数并未全被两部四库提要所采纳(如姚鼐《惜抱轩书录》所收本人所撰提要原稿,因四库总纂纪昀不喜宋人之学,与姚鼐意见每每相左,所以常损益姚氏所作序论各文。)因此也是一条读书捷径。只是这类“读书记”多为个人别集,散见各处,至今学界未能将所有存世读书记汇编,按书目分别类聚评论的索引,所以查找起来极为不便。此前中华书局有两种丛书涉及这类著作,其一是“学术笔记丛刊”。其二为“清人书目题跋丛刊”。这两类丛书已囊括大部分著名的清代读书提要。

 

然而值得初学者注意的是,大多数“读书记”、“书录”则仅为自家图书馆的查验单,早些时候,书散在各处藏家的密室之中,古人能一窥书皮儿尚且不易。因此倍加珍惜,记录版式、行款、字体、刻工、纸墨颜色、藏于何处等。此外则专注于版本研究,(比如《铁琴铜剑楼藏书目》就是对宋刻各书的版本源流及胜于它本之处叙述较详)。这类书并不详于提要的撰写,因此对于做史学研究则助益不大。譬如对钱曾《读书敏求记》一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便评价道:

 

“其分别门目,多不可甚解。其中解题,大略多论缮写刊刻之工拙,于考证不甚留意。然其述授受之源流,究缮刻之同异,见闻既博,辨别尤精。”

 


钱曾:读书敏求记



其实直至最近十几年古籍电子化之前,这种版本考究性质的学问都是有钱人做的,一般清苦读书人能见几个好本子尚且不易,哪儿能做得这类学问。因此,目录学至今最有名的一本书是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不是没有道理,这就因为这本书所收版本以当时常用习见为主,并不嗜古好僻,盲目追求宋元版本,说白了,是给爱读书的穷孩子开的书单。所以我私自臆测,那类玩版本的的书目也脱不了炫耀二字。现在有钱人聚一块讨论名车、红酒,学个佛还要看你盘多稀有的珠子,有多精致玩多精致,因为是奢侈品,所以自然形成一个阶层内部封闭性的小圈子,古时候也是如此,你没钱,哪儿知道你这个坊间本子跟宋本相比哪个字印错了。因此,不是说古人都专注于研究这个,古人做学问当然看书,不过真正藏书论版,讨论宋版纸多好、字多漂亮,则是另一个圈子的事儿。你佛学知识再精通,未必能跟到处拜活佛那类人交上朋友,而搁古代,你经史知识多熟悉,人家玩版本的高端群体也不见得待见你,反之,大版本家也未见得有几个能入《清儒学案》,算的上大学问家的。所以有人疾呼学问乃天下之公器;所以不是古人多严谨和雅致,没准儿千八百年后,现在玩豪车品红酒的也能成某种“学问家”呢。这又扯远了,总之,我们这篇文章注重的是“解题性”的读书记,这个才是我们需要的。

 

那么问题来了,存世的成百上千的读书记,我们不可能挨个翻一遍,找到我们想要的涉及清人著作的提要型的书,所幸有前人帮我们看了大部分,我们只需要按图索骥就可以了。所以,我们需要有这么一本“介绍书目的书目”,这方面,就有以下几本值得推荐: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清代目录的介绍性书籍,严佐之先生的《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是一代表,但篇幅有限,介绍的只是其中最著名者。严书之外,来新夏一书可满足人们进一步了解的需要。

来新夏《清代目录提要》收录清人所编目录三百八十多种,各为解题。由于资料来源为京津沪宁苏五地的主要图书馆,所以缺漏较多。有齐鲁书社1997年版。总体来说,严佐之先生虽然数量少,但取的精,讲的细。而来新夏先生数量多,但驳杂不严谨,所以诟病也不少。但都能满足我们应急之需。

徐德明:《清人学术笔记提要》我们这里需要的是对清代书籍解题的书,而徐德明此书为学术笔记,实际上,笔记根本仍是读书所得,然而有对整书的介绍,自然也有对某词某句的条辨,如《十驾斋养新录》之类,所以我们将此书列在后面。

 


严佐之《近三百年古籍目录举要》



比如根据来新夏先生的介绍,我们就能发现我们需要的对清代书籍做“钩玄解题”性质的“读书记”有那些,我读过一遍后就发现:《绛云楼书目补遗》《目治偶抄》《四部寓眼录》《经史提纲》《四库未收书提要》《郑堂读书志》《曝书杂记》《烟屿楼读书志》《华延年室题跋》《越缦堂读书记》《万卷精华楼藏书记》《温州经籍志》《抱经楼藏书志》《墨海楼书目补提要》《郋园读书志》大致可算本文所需的书。(这部分整理出的介绍参见https://book.douban.com/review/7796338/)


当然。来翁这本书由于年代的原因,缺漏较多,所以很多后来比较好的还没有录入,除了开篇介绍的两部丛书外,清末及此后,我暂且还能想到以下几本:钱仲联主编《历代别集序跋综录》;邓之诚《桑园读书记》;潘景郑《著砚楼书跋》;黄永年《黄永年古籍序跋述论集》;张元济《张元济古籍书目序跋汇编》;饶宗颐《选堂序跋集》;傅增湘《藏园群书题记》;叶景葵《卷盫书跋》;钱曾《读书敏求记》;瞿良士《铁琴铜剑楼藏书题跋集录》;潘景郑《著砚楼书跋》;《清代经部序跋选》;《清代史部序跋选》


 

来新夏《清代目录提要》




6、沈豫:《皇清经解提要》。清人撰述中,经学著作也蔚为大观。其实这本书也算是读书记性质的书,不过由于专涉经部,所以顺带把这本专门列在后面。在清经解中,沈豫的这本书则起着钩玄提要的功能。近有赵燦鹏校注,华夏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在这本书里概述各经书大意,考证传授渊源,指出其特色,评论其价值。不过此书草创未成,尚多漏略,并且仅以《四库全书总目》为蓝本。对有些书的评论不免偏颇,如谓江声《尚书集注音疏》“不免博士买驴”等皆是。如今有清经解四编。这方面分类本身便比较清晰,因此平时也可以将四份清经解的目录整理成一份word文档,便于随时检索,这样某部经有哪些重要的清人著作便可一目了然。这方面,配合参考的最好的一篇文章是徐俊:《“十三经清人注疏”缘起》(http://www.douban.com/note/541896945/)一文,题目虽如此,但内容则是前代大师对清人书目的指点,便于初学者迅速了解优劣。

 



沈豫:《皇清经解提要》


7、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列传、王钟翰点校《清史列传》、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相比前面几种按书目或篇章进行的分类与提要,我们对作者行事了解,也有助于迅速理解撰述意指。这也是我们公共号强调分析思想性文本意图——“以史解经”的技艺。清代的传记书,就目前而言,当以《清史稿》和《清史列传》收录最为齐全,我们需要的当然是其中的儒林传部分。这两部书比较而言,《清史稿》的多数传记叙事简略,《清史列传》一般要详尽得多,在某些方面还可纠补《清实录》中的缺失。该书有中华书局1987年版。

 



赵尔巽等撰《清史稿》列传



至于学案,在杨向奎这本“新学案”之前,民国时候徐世昌还编过一本《清儒学案》,不过徐世昌这本在当时虽然大且全,然而却书出众手,主要是用《汉学师承记》、《国朝先正事略》、《耆献类征》和几部《碑传集》的材料,所以跟黄宗羲编的《明儒学案》差的远,这种众手编成的,质量问题外,更主要的还是没有精神。其实现在的学术界何尝不是如此,经费一到,编些众手的书,内容多是为交差而写的平平淡淡的教科书体,所以柴德赓有句话说的好:

 

“讲书的人总要有偏见,我想偏见是好的,只有偏见才可以看出自己的意见。或者偶发狂论,也是免不了的。要想四平八稳,处处讨好,结果变为平庸。”

 

其实孔夫子最讨厌那些八面玲珑的乡愿,也是如此,这扯远了。我们看杨向奎的这本书。开篇的叙例,他就专门说明自己跟徐世昌那本有啥区别,他说了十点,我们归结下,简单的来说有六点:


旧案庞杂而没有学术,而新案则注重学术思想发展;

旧案编时,遗老遗少还再,都想光宗耀祖凑人物,乱七八糟都录进来,新案则选取能主要的有意义的学者;

旧案是老观念,而新案注意到1840年西学对清儒的冲击;

旧案比较散,新案注重连续性,上起孙奇峰,下讫康有为王国维;

旧案用出生年为次序,而新案不采取这种方法,而注重学术渊源。



杨向奎《清儒学案新编》


既然说到学案体,我们就有必要再介绍几本书,其实学案脱胎自年谱,因此,查找清代学者年谱方面,有两本书就够用了:

谢巍编撰:《中国历代人物年谱考录》,有中华书局1992年版。正副编一共一万多人,内容包括谱主、编者、版本、备注等,是目前收罗最广泛、体例最完备的年谱目录。(附属可参考杨殿珣编:《中国历代年谱总录》,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版。)

来新夏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这个就好在各谱均概要介绍其史料价值。


 


来新夏著:《近三百年人物年谱知见录》



如果举例子来说形容以上几本书的史料价值的话,像《清儒学案新编》、《清史稿》、《清史列传》这就算是“七分熟的肉”了,上面介绍的年谱则属于“五分熟的肉”。他们都是消化了原始史料后呈现的比较容易啃的肉。如果我们要快速掌握清代学术,看这些就基本够了。

 

相比而言,自然还有“全熟的肉”,如今常提的有以下几种:

钱穆和梁启超各编写的:《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柴德赓:《清代学术史讲义》

张舜徽:《清儒学记》

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

李春光:《清代学人录》


这几本书里面,普遍认可的还是钱穆的《近三百年学术史》,大致而言,梁任公注意汉、宋对立,重点突出清代学术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创新意义。而钱穆则关注宋明理学与清代汉学的继承与发展上,提出清代汉学渊源于宋学,“不识宋学,即无以识近代也”。这看似的钱穆反梁启超,实际上钱穆的叙事反而是主流观点。关于清代学术的源头,自清至今便有多种说法,乾嘉学者多认为发韧于清初诸儒,只有纪昀说起于明代,清初顾、黄等人则称肇于宋学,后来和此说者有章学诚、皮锡瑞等。梁启超其实是独排众议,称清代学术是宋明理学的“反动”和“断裂”,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开端。这自然背后有相应的情感,细挖有思想史的研究,我就不细说了。仅废话一句,所谓“民族主义,一抓就灵”,民国学者碰了那么个时代,成为大家,自然背后有那些因素,然而今天你若还沉浸在民族主义情感的撰述中,那就没什么意思了。


此外,柴德赓从陈垣那边下来,他的书是学生的笔记,整体上口语化强,易读,偶尔穿插几个段子,顺便点拨下治学方法,如果跟陈垣家书比照,有时还能发现相似的论述,不过如果说方法,他基本只是消化了年谱、提要然后附带自己的评语,再注重学者的师徒关系,性质是遵循书目答问姓名略的意思来的。说到这儿,也废句话,其实柴德赓、钱穆那代人,写东西并没有什么牛逼之处,觉得牛逼,不过是不懂史料的人说的外行话,其实他们写东西,往往就是用些类书,甚至通典、通志、会要、年谱、学案,粗糙的很,你再看现在史学界的东西,烂的也有,但精彩的则是环环相扣,比如最近看朱凤瀚、辛德勇的文章,就觉得早已高过民国文人。


支伟成和李春光这两本书,也提的比较多,不过也是从年谱过来的,其中李书更多了很多口语和逸文,这已经算半科普性的东西了。

 

跟“全熟的肉”相反,自然还有“全生的肉”。我们也列在下面。这些材料,基本就是本节上面我们列的所有书的原始来源。

 

钱仪吉:《碑传集》,1993年上海书店出版社。

缪荃荪:《续碑传集》,1988年上海书店影印刻本。

闵尔昌:《碑传集补》,1988年上海书店影印刻本。

汪兆镛:《碑传集三编》。

这三本书对应的工具书有:

《清代碑传全集》上古1987年版,是把上面四本合成一本,方便使用。

陈乃乾编:《清代碑传文通检》有中华书局1959年版和北图2003年版。使用很方便,但由于收的资料仅限于文集,而且文集还不够,所以许多人物的资料无法查找到。


阮元:《国史文苑传稿》,稿本。

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四部备要》本。

阮元:《畴人传》,阮亨辑《文选楼丛书》本。

罗士琳:《续畴人传》,《丛书集成》本。

李桓:《国朝耆献类徽初编》,(台湾)《清代传纪丛刊》本。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

江藩:《国朝宋学渊源记》,1983年中华书局出版。

李集:《鹤征前录》,《昭代丛书》本。

李富孙:《鹤征后录》,《昭代丛书》本。

朱克敬:《儒林琐记》,《满清野史》本。

唐鉴:《国朝学案小识》,(台湾)《清代传记从刊》本。

陈奂:《师友渊源记》光绪十二年刻《甬雅堂丛书》本。

孙静庵:《明遗民录》,1985浙江古籍出版社。

钱林、王藻编辑:《文献征存录》,(台湾)《清代传记从刊》本中

徐世昌:《颜李师承记》,(台湾)《清代传记从刊》本。

严可均:《铁桥漫稿》,《心矩斋丛书》本。


以上这些“生肉”,自然是专门研究的学者需要翻的,本文是讲快速获取清代学术成果,所以,自然越简单越整理清晰的书籍最好,所以上文介绍的这些就基本够用了。


 

赘语
所有学问之中,唯“目录”之学是实实在在的“为人”之学,陈援庵先生论及写这种文章的,就说这是细活,而聪明人是不干这种蠢事的(“兹事甚细,智者不为,然不为终不能得其所用。”)其实,细不细倒在其次,关键是开这种书单不同于开那种“国学基本必读书目”的书单,后者是向别人炫学,而前者,则是学者自己私下里用,而不愿给外人相告的“内功”,所谓“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一篇篇文章写好后,学者恨不得到处发,而你若问他都是参考那些书?都是用什么方法?都是怎么分析材料?有没有哪些好用的工具书、数据库?你要不是熟人,谁会给你说。本于初学者入学甚难,往往多绕弯路,又本于如今教授皆爱讲些场面话,做些“段子”讲座的原因,所以本公共号也不定时同大家分享一些内部的技法,希望给众多跟自己一样在学术路上的独行者一些帮助。



作者:王晨光,武汉大学中哲博士。

研究方向:中国思想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