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伦敦 { 泰晤士河畔的经典浪漫

 天竺人 2016-03-04



印象里的伦敦是古板的

实际上的伦敦是摩登的




化用莎翁的名言,To go or not to go,that is not a question!去不去伦敦根本无需犹豫。这是座经典的城市,跃动而不躁动,宁静而不寂寞,矜持而高贵着,默然而浪漫着。如果说法国是金色的,美国是彩色的,那么英国就是灰色的。




它含而不露的灰度空间里,到处弥漫着绅士与淑女们千年的幻想与四射的新鲜活力。19世纪的古朴与20世纪的鲜活,传统的风格与现代大都会被伦敦人融合得那样和谐与自然。于是,伦敦也就自然而然地被人们贴上了“古老而现代”的标签。





公元50年,伦敦由入侵的罗马人始建,后历经千年风霜,一直稳居大不列颠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位置。




它依然延续并承载着“日不落”帝国昔日的辉煌与优雅,开创着属于新时代的奇幻与朝气,尽管其世界经济中心的位置已被纽约取而代之,但它仍不失为全欧洲最为繁华的商业城市之一。





海洋性季风气候使得伦敦的天气时不时地闹些小脾气。




伦敦天空的变化多端是出了名的,而伦敦的雾却总透露出一种低调的精致。




雨雾中的古朴建筑让人禁不住顿生怜爱之情,窄长的街道两旁往往少不了摆弄花艺的小家碧玉。




如今,“雾都”其实已经名不副实,经过政府的大力整顿,伦敦的空气质量日趋转好,遇上好天气不再是奢望。当然,此时伦敦的干净透彻就毫无保留地映入眼底了,也算是对于错过“雾都”的灰色浪漫的一种补充吧。





英格兰的海风左右着伦敦的天空,泰晤士的川流隔断了伦敦的南北。




伦敦的重要街区和景观就星罗密布在河畔两岸。英国人的文化心理充满着对古典和历史的崇拜与尊重,他们对于古典建筑的精心保护足以让我们汗颜。




这种古典情结造就了英国人骨子里那股贵族气质,但并没有妨碍他们天马行空的无限创意。不管是敦厚而立的名胜建筑,还是街头巷尾的灯红酒绿,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诉说着伦敦这座古老城市的前世今生。





谁也忘不了特拉法尔加广场的鸽子,却鲜有人知道特拉法尔加广场背后悲壮的史话。




它是19世纪初为纪念著名的特拉法尔加海战而修建的。




称帝不久的拿破仑,在1804年5月迫使西班牙舰队同他一道渡海进攻英国,英国军民被迫奋起还击。



特拉法尔加海战 | 克拉克·杰森斯坦·菲尔德


当这场海战胜利结束时,纳尔逊将军却中弹牺牲。



纳尔逊勋爵 | 莱缪尔·弗朗西斯·雅培



河岸西畔的威斯敏斯特宫原是国王的王宫,如今是英国议会的所在地,这座宫殿建于750年,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




比凝重的王宫更吸引人眼球的是附属于它的钟塔,因为闻名世界的大本钟就在那上面。




至今已150多岁的大本钟依旧按时按点地发出浑厚而铿锵的报时声,尽管它偶尔也感冒,罢罢工什么的。





从大本钟跨越西敏桥就来到了南岸一侧。





在这里,坐落着为纪念公元2000年而建的世界第二大摩天轮,高135米的“伦敦眼”就这么直勾勾对视着古老的“前辈们”,非但没有一丝胆怯,更添一分蓝色之梦幻,夜晚的泰晤士河正是因为这个“千禧之轮”而变得亦幻亦真。






“伦敦眼”的高度与结构设计可以让它鸟瞰全城的人们大呼过瘾。




伦敦可看的太多,可品味的太多,而这只奇特的“眼睛”却可以助你将富丽庄严的王室官邸白金汉宫、位于河畔北侧恢弘挺拔的伦敦塔、神圣肃穆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还有横跨泰晤士河的13座形态各异、设计独特的桥等观光胜地一览无余。



白金汉宫



伦敦塔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伦敦,是文化艺术之都,不同时代的绝世精品赋予了伦敦非同凡响的文化气质与魅力,流淌在它体内的激情与天才的澎湃从不曾背离过它的神韵。




博物馆与公园是窥探伦敦文化氛围最好的地方,一个是厚重的文化艺术殿堂,一个是明快的世俗文明园地,它们都是带给人宁静气息的胜地。



大英博物馆



漫步在伦敦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树林和草地,绿草茵茵的街心公园最能体现伦敦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追求—那种对生命与大自然的热爱。





海德公园是值得一去的地方,它是英国最大的皇家公园。


海德公园


那里有个著名的“演讲角”,无论男女老幼,不分种族和职业,任何人都可以在这里发表自己对于社会、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见解,而限制只有两个:不得双脚离地,不得攻击女王。





伦敦展现给我们的文化质感是非同凡响的,但别轻率地把它理解成一个“食古不化的老人”,一切才刚刚开始而已。




也许作为游客,我们感受不到繁杂飞速的金融业务,然而走进伦敦最繁华的牛津街,它的纸醉金迷、前卫狂野足以令人瞠目结舌。



牛津街


有人对伦敦充满想象与期待,有人对伦敦爱恨交织,也有人对之念念不忘,这是不是可以说伦敦是座耐人寻味的世纪之城呢?







有一种传承叫经典

有一种改变叫时尚



编辑 / jun


艺术百科 | 展览活动 | 商品导览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QQ群: 173081765

* 国内投稿及合作邮箱:hi@artvoi.com

* 海外投稿及合作邮箱:hello@artvoi.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