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庆阳大塬,周王朝奠基于此 | 中国国家地理网

 砂璜 2016-03-04

谈到黄土高原人们往往会想到陕北,实际上甘肃东部也是重要的黄土高原分布区,这里有着世界上黄土最厚、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大塬。更重要的是:这片黄土,对黄河流域农耕文明起源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在这里的大塬上,周人迈出了从发展到壮大的最关键一步。

陇东大塬属庆阳
甘肃的黄土高原以陇山为界可分为陇东高原和陇中高原两部分,相比陇中,陇东以地形相对完整、有着面积广大的塬、墚而著称。塬是指黄土高原上顶面平坦、四周陡峭的高地,其顶面面积一般较为广阔。在陇东的庆阳市,就有着董志塬、早胜塬、春荣塬等多个大塬。摄影/王金

小时候,我对黄土没有丁点儿喜爱,对“黄土高原”四个字也殊无好感,虽然我就出生在黄土高原上。

我家在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一个建在川谷中央高地上的小城,古人形容这里“二水合流,群峰环峙”,听上去很美,但实际上呢,这水是“泥水”——用在这里可不光是形容词,县城东北部的柔远河和环江在城南汇合后为马莲河,而“泥水”正是马莲河的古名,水质如何可想而知;峰呢,严格上说根本称不上峰,不过是些黄土墚,张恨水先生在《谁都头疼的华家岭》一文中写道:“这山岗,土人叫梁子,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自然,没有一户人家”,“山梁又永远像懒龙似的浑圆、漫长,没有一点曲折的风景”,初读之时,我只觉得这话真是说到自己的心里了,那墚可不就是这样乏味嘛。只是比定西通渭县华家岭的“梁子”要好一些,县城外的山上,多少还是有一点绿色的。也是在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才发现,自己平日里常说的墚、峁、川,原来都是些“土人”的叫法,顿时觉得自己“土气”得不得了。

后来地理课上学到黄土高原,老师讲道,黄土高原的典型地貌有塬、墚、峁、川等。虽然在过去,“塬”是“西北地区群众对顶面平坦宽阔、周边为沟谷切割的黄土堆积高地的俗称”,但现在“已正式引入地貌学文献”。墚、峁、川等亦是如此。墚,是指塬被侵蚀后形成顶面较平缓,两侧陡峭的长条状高地;墚继续被侵蚀,就会形成峁——一个个孤立的黄土丘;川,是指墚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泥沙沉积形成的小片平原。直到此时,我才稍感释然,原来不是我“土”,而是这些地形别处少有,故人所不知。

但在我少年的心中,家乡那些黄土墚还是和美沾不上边的。我觉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青山是美的,“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的高山是美的;而家乡的黄土墚,既没有蓊郁的林木,也没有奇崛的山峰,平凡无奇,毫无吸引力。所以当爷爷在吼两嗓秦腔“周懒王坐庆阳龙脉斩断,闪上了十七国要夺江山”后,意味深长地遥指城东告诉我,那山名叫“不zhu”时,我脑子里闪现的是“不住”二字——“不住山”,根本没人稀罕去住的山。

董志塬,世界上黄土最厚的大塬

直到有一天,我改变了对黄土高原的印象。

说来也惭愧,那时交通远不如现在便利,上高中后我才第一次离开自己生长的县城出远门。说远也不算远,从地图上看,从县城到西峰市(现在的庆阳市西峰区)不过30多公里,但这段路走起来却需要几个小时。老人说这还多亏修了路,通了车,过去靠骡马,走一趟怎么也得一整天。

长途客车在沟壑遍布的黄土地上穿行,与现在修高速路利用高架桥跨越深沟,把一个个墚峁连接起来不同,那时的路都是随着墚峁盘旋延伸的,有时还会伸入沟底,一路行来我只觉得“千沟万壑”这词真是一点儿都不夸张。从车窗向外看,有时还会看到一块块梯田在路边的墚峁上层层叠叠铺展开来,我数了数,多者竟然达几十层。大多数时候,路是修在墚的边缘,车在上面行驶,平坦而并不曲折的路面往往让人产生这是一条坦荡通途的错觉。但实际上,这路是危机暗伏的——从路边往出多迈一步就是陡峭的深沟,沟有一二百米深,一眼都望不到底。在经过崾岘时,就更危险了,崾岘——这又是一个不到黄土高原,你就无从认知的词——是指墚快要被两侧的沟切穿了,只剩下窄窄的一条鞍部还连接着。我们的车从一段最窄处仅容一车通过的崾岘上驶过,而车在此时还不能减速,因为减速了就可能冲不上对面的墚,就像人走,不,是“跑”过独木桥一样惊险。

不知从何时起,沟壑似乎变得少了些,当车子又一次沿着“盘山”路行驶,并爬上“山顶”时,我惊呆了:眼前并不是预料中那连绵起伏的墚或是长长短短的沟,而是一望无际、无边无垠、坦坦荡荡的大平原!无法形容的大!我的心胸似乎也随之变得敞亮起来。目力所及之处都是一片片正待丰收的麦田,金色的麦浪在阳光下翻滚着,我只恨自己的词汇如此贫乏,不知道该用什么才能描绘出眼前这份壮阔来。

后来,我知道了,我这自东向西的一路,其实是登上一个黄土大塬的过程,是从大塬较为破碎的边缘越来越深入中心塬面的过程,这个大塬就是中国黄土高原上以黄土厚度深、面积大、保存完整而著称的大塬——董志塬。

董志塬,以地形完整、土层深厚、面积广大著称的大塬
董志塬地处泾河北岸,界于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行政区域包括甘肃庆阳庆城县、合水县、宁县的一部分,以及西峰区的全部。南北长89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6公里,总面积2765.5平方公里,塬面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土层厚度约为170米,最厚处更是达到了200米左右,是我国面积最大、土层最厚的大塬。

董志塬到底有多大呢?据2014年庆阳市委托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院编制的《董志塬区固沟保塬综合规划》,董志塬区主要包括董志塬、早胜塬、春荣塬、宫河塬、永和塬、西华池塬、盘克塬、孟坝塬、新集塬、临泾塬、屯字塬、平泉塬等12个大塬,总面积7357.38平方公里,其中董志塬南北长89公里,东西最宽处约46公里,总面积2765.5平方公里,塬面面积为960平方公里。

在古代董志塬的面积比现在还要更大。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认为:董志塬的前身就是西周时的大原,“今泾河上游以北镇原县东西,固阳和庆阳之间,都在其所包括的范围之内”;到了唐代,大原不再见诸记载,文献中出现的是彭原,“唐时彭原南北80里,东西60里,只是大原的一小部分”;再后来,“彭原残破了,连名称都保不住”,改名为董志塬。

按照地质学家刘东生等人的观点,黄土塬的形成是以中生代盆地为基础的。黄土堆积的时候,其厚度分布受地形和坡向的影响非常明显,从黄土高原整体来看,黄土堆积有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变薄的特点,此外由于巨大山脉的阻隔作用,在谷坡和山地两侧黄土厚度差别也甚为明显,西北坡的厚度往往大于东南坡。在陇东的泾河流域,黄土覆盖下的原始地面地形平坦,是一个开阔的大盆地,再加上东侧有高山子午岭的阻挡,于是盆地内堆积了厚厚的黄土,呈现出平坦的地形,最终形成了董志塬,其厚度比著名的陕西洛川塬更胜一筹。洛川塬的平均厚度大约在130多米,董志塬则达到了170多米,最厚处超过200米。

按照这个理论,因为盆地内部河流的形成年代很早,受古老的河谷和沟谷限制,董志塬的面积不可能达到史念海先生描绘的那么大,但曾经这片大塬的塬面比现在更为完整、阔大,这是毫无疑问的。正如晋人潘岳在《西征赋》中的描述:“黄壤千里,沃野弥望。”

墚、峁、川都是只有到了黄土高原才能认识的地貌
塬是黄土高原上整体性最强的地貌形态;塬被进一步切割就可能形成墚,墚呈长条状延伸,顶面比较狭窄、平缓,两侧被沟谷切割得很破碎;墚进一步被侵蚀,则会形成顶部浑圆、斜坡陡峻的黄土丘陵——峁;川,是指墚峁地区,地下水出露汇成小河,河水泥沙沉积形成的小片平原。摄影/田捷砚

黄土高原是古代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中国发现的第一件旧石器、中国史前考古发现的最大殿堂都在庆阳

大地湾遗址甘肃黄土高原区史前遗址的杰出代表
大地湾遗址的复原沙盘。大地湾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大型聚落遗址,位于甘肃东部黄土高原区天水市秦安县,1958年首次被发现。在发现之初,大地湾遗址以中国史前时期面积最大、工艺水平最高的大型建筑,中国最早的原始地面图画,以及大量的石器、骨器和精美陶器而著称。但在后来,考古工作者在同属甘肃黄土高原区的庆阳南佐遗址,发现了目前我国史前考古最大的建筑遗址,比大地湾的殿堂遗址更加恢宏。为了更好地保护,现在南佐遗址已经回填,但我们还可以从大地湾遗址来推测和想象南佐遗址的样貌和气势。
图为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三角纹圜底彩陶缽斗犬纹彩陶罐,属于仰韶文化,年代为约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年。在它的颈、肩部绘有两道弦纹,腹部黑彩绘几条正在对吠的狗,狗的眼睛、耳朵、尾巴表现得十分有神。
甘肃黄土高原区的古遗址见证着黄河流域文明的起源与发祥
甘肃的古遗址不仅有长城关隘遗址、丝绸之路遗址,还有诸多见证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遗址,其中很大一部分都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因为遗址数目众多,我们这里标出的只是位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部分遗址。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黄土是贫瘠的,黄土高原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黄壤千里”比较容易理解,但它为什么会被古人认为是“沃野”呢?

《尚书·禹贡》对包括今陇东在内的雍州是这样描述的:“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即“那里的土是黄色壤土,那里的田是上上等”,这不仅是古人对黄土土质的肯定,也表明在《禹贡》成书的年代——大约是在战国时期,黄土高原的农业开发已经颇具规模。

以现代科学的眼光来看,黄土也是一种优质的农业土壤,它不仅具备土壤腐殖层、淋溶层、淀积层三层的分层特征,而且还具有其他优点:如土体疏松多孔、分布均匀、土层深厚。不要小看这些特点,它们对于原始农业的萌芽和发展至关重要:首先,如果土体的质地不疏松,可能最简单的刨土这项工作,就不是那些手中只有打制石器的原始人类可以应付的了的。其次,人类的第一次农业活动,很可能只是一次偶然的行为——某个人无意中把采集来的果实埋藏在土里,后来他观察到种子萌发了,生长了,最后收获了更多的果实。从一次无意之举变成刻意的农业行为,中间需要经过什么?一定需要大量的情景再现,需要一次一次的重复以总结经验,正是黄土均匀分布的特点,使得这些重复成为可能。土层深厚这一特点的重要性就更不用说了,如果黄土只有薄薄的一层,才耕作几季就触到了基岩层或是肥力消耗殆尽,再也无法继续耕作,那人们就无法实现长时间定居在同一片土地上了,也就更不用说发展出以定居为基础的农耕文明来。

现在我们觉得黄土高原生存环境恶劣,更多是因为这里较为缺水和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但在远古时期,黄土高原的气候温和湿润,植被覆盖率也远远高于现在,在植被郁闭的条件下,当存在发育很好的枯枝落叶层和生草层时,可以有效抵御外力特别是径流的侵蚀,所以并不存在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这样看来,不论从土壤条件还是气候条件来说,在古代黄土高原都是最适合人类生存的地方,也是孕育农耕文明的最佳温床。

“6月4日,今天达到8.6米的深度,工作主要是清土,但应注意发现人类工艺遗物……距顶7.3米,我发现了一块石英岩石块,它是一块削成金字塔状的尖状石,高4至5厘米……”这是法国传教士桑志华在其著作《华北(黄河及北直隶湾其它支流流域)十年查探记》里写下的文字。其实传教士只是桑志华在中国进行考察时用到的一个身份,实际上他是法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考古学家,1914年,受法国外交部、教育部派遣来华考察,前后历时25年。上文记述的是1920年他在庆阳华池县组织的一次发掘过程,他发现的那块石块是一枚石核,其上有明显人工打砸的痕迹,形如锥状手斧,这就是在中国发现的第一件旧石器,其年代为距今约1.8万年。两个月后,桑志华在华池县的另一个挖掘场,又发现了两枚石英岩石片,这是两件人工打制的刮削器,后测定距今约10万年。就是这三件旧石器的发现,打破了当时外国学者关于中国不存在旧石器文化遗存、中华文明西来说的谬断。

自桑志华后,陇东黄土高原上史前文明的遗存不断发现,其中最令世人震惊的要数南佐遗址。南佐遗址位于庆阳市西峰区南佐行政村王嘴自然村,在董志塬西北部两条沟壑之间的塬面上,其年代为距今4000—5000年前。遗址中有一大型殿堂式建筑房址,这座长方形的建筑,室内面积达630平方米,西边墙长33.5米,北墙长18.8米,主墙高1.6—1.8米,房内有隔墙和附墙,还有12个木骨涂泥并经烧烤强化的墙柱,每根的直径都在80—82厘米之间。最令人诧异的是,发掘表明这座建筑的地面有6层白灰地面,说明它曾经历过6次修补,而且白灰面非常平滑,近乎现在的水泥地面!整座建筑的宏大、精巧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经过多次发掘后,考古学家确定,这是一座大型的供集会、祭祀用的部落集团的核心建筑,是目前我国史前考古发现的一座最大的建筑遗址,比甘肃天水秦安大地湾的殿堂遗址更加恢宏,也更有明显独特的地域特征。有学者就此论断,它可能是当时活跃在陇东地区的黄帝部族有熊氏或帝鸿氏的都城!

在南佐遗址出土的文物中,学者还发现了稻、稷、粟等粮食的炭化物,既有野生种,也有人工培育的种子,为研究我国农业起源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

周祖陵,千秋功绩,万世来朝
传说中周人的先祖不窋带领部族迁徙到今庆阳庆城县境内,觉得这里气候适宜、环境良好,于是削山筑城,决定在这里定居下来。不窋去世后,人们将他葬在了庆城县东边的山上。历代文人仕子,每逢清明时节都会前来祭奠扫墓,追忆周先祖功德。明清时期,“周祖遗陵”是庆阳府著名人文景观,列于庆阳八景之首。陵墓原有石坊、碑刻等设施,清末民初被毁坏灭失,现在无一留存。今人在庆城东边的山上重修周祖陵,用以凭纪周先祖以及周朝的历代帝王。摄影/杜奕星
周人迁徙路线和周先祖世系示意图
因为历史过于久远,关于周王先祖世系,学界尚存在很多争论,此处以《史记》所载为依据。此外关于周起源地邰具体在今何处,也存在“陕西武功说”和“山西汾河流域说”等争论,我们这里以邰在今陕西武功县境内的说法绘制了地图。《史记》中记载周人的始祖弃,被帝尧举为农师后,“天下得其利,有功”,于是“封弃于邰,号曰后稷,别姓姬氏”。弃的儿子不窋在继承了农师的职位后,因故“失其官而奔戎狄之间”,率领部族迁徙到了豳,具体说就是今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其后,不窋的孙子公刘又将周人的领地扩大到了庆阳南部,周人在豳地繁衍壮大,到古公亶父时又迁徙至岐山之下的周原,立国为周。
周人农耕场景复原图
周人素以好农耕、尚文德而著称于世。他们世代相继、艰苦卓绝所创造的农耕文化和社会文明,不仅推动了周代社会的进步,而且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诗经》中也留下了诸多关于周人从事农业生产的诗篇,如《公刘》、《七月》等篇章。我们结合《诗经》的描绘及其他一些历史资料绘制了周人农耕场景复原图,以畅想这个擅长农耕的部族生产生活时情景。绘图/刘春田

庆阳大塬,“以农立国”的周人在这里迈出了从发展到壮大的最关键一步

黄土高原真的变成“绿原”了吗
在甘肃的黄土高原上,很多地方都被开垦成了梯田。春夏之际,从空中俯瞰,黄土不见踪迹,高原层层披绿,有时不免让人觉得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和绿化问题在今天都已获得了解决。但实际上,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依旧是任重道远,梯田的建设也必须保持适度的前提,否则反而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根据2014年的新闻报道,庆阳市每年流入黄河泥沙1.684亿吨,占黄河流域入黄泥沙的1/10,而董志塬区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就达到了4809万吨。整个塬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7057.3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95.92%。固沟保塬、退耕还林还草,依旧是黄土塬生存的唯一选择。摄影/张润国

著名文化史学家胡世庆先生认为:“中国古代的农业经济,最初发祥于黄河中游的黄土谷地,包括汾河、渭河、泾河、洛河、沁河等大支流的河谷。”我认为在这其中,泾河流域的庆阳大塬,在黄土高原农耕文明最初肇始之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第一位因为擅长农事而被载入史册的人是周人始祖弃,《史记·周本纪》记载:“遂好耕农,相地之宜,宜谷者稼穑焉,民皆法则之。”是说弃不仅有着高超的耕作技艺,还擅长找到适宜种庄稼的地方,在其上进行农业生产,人们都和他学习。在我看来,这里描述的正是古代农业萌芽时期的情景。后来,弃被尧帝任命为农官,号称“后稷”。

弃之后,农官后稷一职,一直由他的后人担任。直到夏朝末年,君王昏聩,不再重视农业,弃的后人不失去了后稷一职,于是带着自己的部族迁居到“戎狄之间”,大约是今日董志塬北端的庆城县境内。在这片适宜农业发展的黄土大塬上,不恪守祖训,首重农耕,不违时序,教民稼穑,敦笃做事,忠信待人,注重与戎狄交好,让此前只知渔猎和游牧的戎狄们也第一次领略了农耕的安定和温饱,与周人和睦相处。就这样,农耕文明在这片区域迅速发展壮大,周部族兴盛的基业也就此奠定。“庆阳亦是先王地,城对东山不坟。”正如明代文坛魁首李梦阳的诗句中所写,不去世后葬在了庆阳(今庆城县)东边的山上,也就是爷爷指给我的“不山”。

从庆城县沿着马莲河一直向南,就到了董志塬最南端的宁县。与董志塬的北端相比,这里海拔要低一些,气候也更加湿润。出宁县县城往西,有一座形如巨龟的墚峁,它北靠太子塬,东濒城北河,西临马莲河,南部如龟首伸向两河交汇处,是一块河边的台地,当地人称之为庙嘴坪,即“古豳国遗址”所在。

周人在庆城一带休养生息了三代之后,为谋求更大的发展,不的孙子公刘带着部族向着自然条件更为优越的董志塬南部迁徙,创立了豳国。是的,这个公刘,就是诗经《公刘》中被称颂的那位“匪居匪康”不贪图安逸享受的周人领袖。《公刘》全诗记录的就是这段部族迁徙史和公刘的丰功伟业:公刘带领族人勘察地形,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制造农具,整修农田,种植五谷,不断发展农业,将周人活动地域由庆城县周围扩展到今天庆阳市的宁县、合水、正宁、镇原的塬区和马莲河流域的川道地区。

在宁县“古豳国遗址”的堆积层中,考古学者发现了从新石器仰韶文化、齐家文化直至汉代的多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层。其中出土的周代遗物有马鞍形口双耳陶罐、泥质灰陶盆、夹砂绳纹灰陶皿等。马鞍形口双耳陶罐,是先周文化的典型器物,在合水县九站遗址,庆城县东山周祖陵都有出土,这也从一个侧面佐证了这三县的先周文化一脉相承。

公刘之后,周人13代祖先古公父第三次南迁,周部族到了岐山之下的周原,立国为周;古公父死后,其子季历继位,征讨戎狄,扩张国力,称西伯——西方诸侯之长;周的强大引起了商的不安,季历为商王文丁所杀,其子姬昌继称西伯,后称文王;公元前1046年,文王之子武王伐纣,建立周朝。

就这样,周,这个在庆阳大塬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农耕部族,以农业为立国之本,不断创新农业生产技术,把以渔猎或游牧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同时期其他部族远远甩在了身后,从陇右走向关中,再走向全国,最终缔造了中国古代统治时间最长的王朝——周朝,前后享国800年左右。也可以说,我们现在所说的,中华文明是植根黄土的农耕文明,也是至周而始,从此延续几千年。庆阳大塬,是中国传统农耕文明的肇始地。

其实不只是周人先祖的奋斗故事,这片黄土大塬上还留存着诸多中华文明的原初记忆:正宁县有黄帝冢,庆城镇有岐伯降生的药王洞,宁县有义渠戎国的都城……这片黄土大塬上还记录了众多民族碰撞与融合的激烈对局:汉与匈奴、唐与吐蕃、宋与西夏……这片黄土大塬上还孕育了古往今来灿若群星的名将良臣:跟随卫青横扫匈奴的公孙贺、“仗剑斩楼兰”的傅介子、南宋的抗金名将李彦仙、明“前七子”领袖李梦阳……

了解得越多我越深深折服于这片黄土大塬,也为自己曾经对它的误解而羞愧。在我年少浅薄,对着家乡的黄土高原暗自菲薄时,黄土高原眼中的我,想必也是毫无底蕴、浅陋可笑的吧。不,黄土高原不会笑我,它也不会嘲笑任何轻视它、贬低它、误会它的人,它是沉默寡言却顶天立地的西北汉子,它是从亿万年前走来的宽厚长者,它是看淡历史风云变幻的坦荡君子,它的厚重、它的深沉、它的底蕴,就在那里,不论你懂或是不懂。

摄影/乔旺堂
窑洞与农田留存至今的黄土高原上农耕文明的两大要素
窑洞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农耕文明的民居形式。“古公亶父 ,陶复陶穴,未有家室”,庆阳窑洞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4000年前,《诗经》中描述的周人先祖古公亶父时期,人们还是挖洞穴居,这就是窑洞的原型。曾经在庆阳,无论是平展塬上,还是沟壑纵横的墚峁地区,都会看到一排排、一孔孔窑洞庄院组成的村落。根据地形不同,庆阳的窑洞形式可分为靠崖式、独立式、下沉式(地坑式)三种。左图为地坑式窑洞。农田(摄影/田捷砚)则更不必说,这是农耕文明必不可少的基础,“面朝黄土背朝天”,世世代代的农人在这片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至今,创造了中国古代发达的农耕文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