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们到底是从何时开始用?来代表爱情的?

 zhusuhua63tsg 2016-03-05
“我把心给了你,身体给了他”——当年的王菲还是个杀马特,画着熊猫眼,面无表情地唱着歌。但无论怎么琢磨这句歌词,大家都不会想到将一颗血淋淋的心脏捧给对方的画面吧。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不留 王菲 - 终身伴侣



同样,如果把歌词改为“我把肺给了你”,那估计王菲也不答应唱了。那么,为何“心”走出普通生物学意义的范畴,进而上升到了一种全人类都能理解的“爱”的象征呢?这恐怕与它的进化脱不了干系。


事实上,作为心脏的代替符号, “?”已经太过常见了.在大家的手机表情图里、情人节卡片上、巧克力包装上……




不久前Twitter把推文下的星状点赞符号更换为心形的消息引发了强烈的反响。
但这个符号是何时起源的,又是如何变成心脏象征的呢?这可要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了。Slate》周刊称,那个年代的陶片上就出现了“?”这一形状的图案。




但研究人员认为,那时候 “?”不过是无花果叶或常春藤叶的简笔画罢了,尚未和人类的心脏建立起联系,当然也与爱情无半点关系。



古希腊时期的陶罐


倘若再将历史快进,我们还在许多人类文明留下的遗迹上发现这一图案。但无一例外,这些都只是各种树叶的临摹而已。



古希腊的藤叶花环


那么,“?”与心的关系究竟是何时建立起来的呢?虽然尚无准确定论,但科学家基本认为,公元前7世纪的昔兰尼古城里,一种叫做罗盘草的北非植物与“?”的摩登意义的演化有着联系。相传罗盘草有避孕的功效,因此在当年十分受欢迎,该国的货币上也铸上了罗盘草的心型豆荚图案。



昔兰尼古城


令人惋惜的是,人们的疯狂采掘也直接导致了该植物的灭绝。不过,这也是“?”这个符号第一次与人类、与性联系起来,后来才一步步演化成爱情的代名词。



铸有罗盘草豆荚的货币


另一种不那么浪漫的说法是, “?”也许确实是源于人们对于心脏的失败描绘。有学者认为,包括亚里士多德在内的哲学家们认为心脏是承载人类感情的器官,而他们对心脏的描写——一个有三个心室,顶端圆润,底部略尖的器官是不准确的。




但这样的描述却让中世纪艺术家们最终创造出了“?”这样的图形来代表心脏。同时,中世纪时期宫廷爱情题材的绘画风靡一时,也让“?”在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器物上——比如扑克牌、画像和挂毯等等。




直到16世纪,详细的解剖图出现,比如在达芬奇的作品中,简化的心形象征已经扎根。


达·芬奇对心脏的描绘


最终,在1977年“我爱纽约”的运动中,人们将心形转化成了一个动词用来替代——“Love”。




现在心形被运用在一切与浪漫有关的物品中:情人节贺卡,表情符号,巧克力,你也可以在游戏,推特甚至是心脏健康食物的广告中看到。




它或许看上去与人类的心脏大相径庭,但是它却已经成为一个长久通用的爱的象征。




25帧 · 只做最有意思的视频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