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岭组 秦岭环保志愿团渭南何亮 “绿色信仰”

 昵称31164931 2016-03-05

秦岭组介绍
秦岭环保志愿团渭南何亮

         秦岭组是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旗下的一个特色品牌项目,其前身是“西安大学生绿色营”。秦岭组以提升当代青年的环保意识为主要目标,以开展环保实践活动为方式,推动西安各高校环保社团的发展,旨在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一个平台——以实现青年环保志愿者各项素质的提高,以促进陕西地区环保力量的共同发展。关注环保热点问题,调查环保问题,向大众宣传环保理念,提高参与者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文名
秦岭组
外文名
QinLingCAMP
前    身
西安大学生绿色营
组织性质
公益性的青年环保组织

    秦岭组组织背景

            大学生绿色营是国家环保总局特聘环境使者、著名环保作家和环保活动家唐锡阳先生及其夫人马霞(美籍)1996年共同在北京创建的。2001年,西安大学生绿色营在唐锡阳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由第一届营员燕昭琪等前辈发起。“它联合了西安20多所高校环保社团和大学生环保志愿者来开展环境保护实践活动”。2003年,西安营的发展达到顶峰, 2004年底,在西安营的推动下,绿丝绸高校行动网络成立。2005年西安大学生绿色营与西安绿丝绸高校环境网络合并组成陕西青年与环境互助网络,由此西安营便成为了历史,而新成立的秦岭项目组便是西安营的传承。
            秦岭组以培养和锻炼具有“绿色信仰”的大学生环保志愿者为主要目标。每年暑期关注一个环保焦点,让营员亲身深入到人与自然的尖锐矛盾之中,体会不同角色(自身、民众、政府、NGO【非政府组织】等)对待环境问题的心态,综合分析环境问题和其他因素(地理、历史、经济发展等),思考解决环境问题的可能性,从而让大学生身体力行地做环保。
      这些年,缘于互助网络的项目分工和大学生自身情况的变化,秦岭组开始立足于陕西本土,借鉴和发扬全国大学生绿色营自然教育的理念,依托秦岭,融和并利用陕西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丰富的日常活动,面向西安地区高校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培养自然情素和人文情素,以弥补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进而更好的开展暑期环境焦点的考察。

      秦岭组组织架构

      秦岭组上设:理事会、2016秦岭组筹备小组、顾问监察团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
      下设:综合部门、项目部门
      综合部门
      物资部、装备部、财务部、新传部
      项目部门
      自然体验小组:学习部、项目专员
      秦岭行动小组:学习部、秦岭调研、项目专员

      秦岭组团队项目

      A.日常项目
      秦岭组有很多有特色的日常项目,例如见面会,联席会议,南五台自然工作坊,大寺拉练等都比较成熟,在2011年又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寒假营,第一届“自然笔记·生命体验”营,2012年秦岭组不断前进,成功参与企业组织的“捡爱大秦岭”活动,政府举办的“渭河暴走”徒步夜长安“等活动,通过这些日常项目,一方面培养了秦岭组营员的自然情怀和环保意识,另一方面为暑期项目选拔人才。
      B.暑期项目
      秦岭组的暑期项目是她的一个传统,每个暑假,秦岭组都会针对陕西省内的环境焦点问题,选拔日常体训与智训表现突出的本地志愿者,同时面向全国其他地区选拔优秀志愿者,一同深入到环保焦点中,身体力行地感知自然环境的美与痛。同时也邀请一些指导老师、作家和社会媒体等,参与到具体的环境问题的考察中。后期通过项目高校宣讲会和媒体宣传的蝴蝶效应将环境问题反映给社会,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关注,最终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得以解决。

      秦岭组团队文化

      编辑
      a.秦岭组宗旨
      口号:走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心系环保,服务社会
      性质:致力于团结当地环保社团,培养当代青年环保意识的地区性环保组织
      宗旨:以绿色实践和个人成长为核心
      指导思想:以生态伦理即可持续法发展为指导
      使命:1.继承大学生绿色营的宝贵精神,收集并分享资源,弥补高校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为陕西各高校热爱大自然关心环境保护事业的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促进青年分享交流;
      2.秉持自然教育理念,发扬传统文化精神,引导志愿者形成热爱自然,感恩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广泛播撒爱与绿色的种子;同时积极与其它致力于自然教育的组织交流合作,推动自然教育事业在全国发展;
      3.关注陕西的环保焦点问题,利用暑期组织实践考察,通过自然环境美与痛的切身感受,引发志愿者的思考,并利用媒体的蝴蝶效应促进陕西生态人文环境的和谐发展。
      b.营标
      营标释义: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带着无数的疑问 到自然中去学习,到社会中去
      营标 营标
      学习,到环保焦点中去学习,之后带回新的认识,新的观点,新的思想,新的自我,新的定位……之后将你的新的正确的观点奖给更多的人,给更多的人带去“!”
      五大问号:代表人们所面临的五大环境问题:海洋、淡水、湿地、生物多样性、能源。青年人面对五个环境问题进行学习,并有所感悟,说明我们要注重学习,要有所悟。
      一大叹号:代表青年人发出了呐喊,是说明我们的定位,是宣传队。
      c.营旗
      营旗 营旗
      d.营歌
      善待地球
      词曲:三丫、晓义
      在茫茫的太空里,有一可爱的星星,
      她养育着全部生命,她就是地球母亲!
      在茫茫的太空里,有一可爱的星星,
      如今她已伤痕累累,银河中传来痛苦的呻吟。
      来吧来吧!珍惜一滴水,它是母亲的血液;
      来吧来吧!养护一棵树,它是大地的身躯;
      来吧来吧!放飞一只鸟,它也是地球的儿女。
      善待地球 用我们的良知!
      善待地球 用我们的热情!善待地球 用我们的行动!
      善待地球 就是善待自己!
      在茫茫的太空里,有一可爱的星星,
      她养育了全部生命,她就是地球母亲!
      母……亲……
      e.秦岭组文化:秦岭组已经走过了十二年,积淀了许多别具一格的文化,这些文化构成了以“爱”为中心的温馨的“家”文化。在秦岭组这个大家庭中我们通过感受吃苦、民主、交流、分享、奉献、感恩等文化,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我们还有节约粮食的清盘文化以及迎接新人的蹲屁股文化,当然也少不了娱乐大家的猥琐和八卦文化。每年在营期也会产生很多文化,比如“酱油”文化,“二”文化等。

      秦岭组走过的足迹

      编辑
      2001年西安营——“丝绸之路”绿色寻访
      2001年7月21日,第一届西安大学生绿色营的27名营员怀着忐忑与憧憬的心情,开始了为时27天的“丝绸之路绿色寻访”。沟壑纵横的定西、风沙肆虐的民勤、河西走廊的生命线祁连山,留下了一串串热情而坚定的足迹,让我们忍不住去追寻那样一段让人荡气回肠、热泪盈眶的“心路绿骋”。绿色营,在古都西安的土地上,冒出了萌芽……
      2002年西安营——“关注天保工程,走进秦岭森林”、“寻访治沙英雄,走进陕北沙漠”
      2002年七月,绿色营分南北两线,27名营员奔赴陕北榆林毛乌素沙区,7名营员走进秦岭山区。茫茫大漠,巍巍秦岭,绿色营让三十四颗年轻的心在这广阔的天地里自由驰骋,接受沙的洗礼、山的滋润。让人永远无法忘却的记忆:营旗前的跪拜、志愿者的荣耀、治沙时的艰辛……这一切注定着绿色营将在西安光荣而艰巨地传承下去。
      2003年西安营——“三队赴秦岭”
      2003年,绿色的藤蔓向更多的角落延伸。7月15日 ,西安大学生绿色营分三支队伍赴陕西省秦岭中段的陕南宁陕县、关中周至县和陕北定边县,进行为期20天的生态考察活动。7月25日—8月15日,以“尊重人文传统,保护草原湿地”为主题,同时又对四川若尔盖湿地的草场退化、荒漠化现象进行了综合调查。
      2004年西安营与全国营——怒江水坝周边生态和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调查与研究
      2004年7月25日,作为WWF国际湿地使者“澜沧江—湄公河”行动的一个组成部分,西安大学生绿色营对云南漫湾电站水坝的生态系统和移民社区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调查。同时还对青海治多县牧区生态环境现状进行综合调查。
      2005年西安营——长青自然保护区环境状况考察
      2005年绿色的足迹落在了被誉为拥有四大国宝之一的长青自然保护区。在那里,十二名绿色使者们看到了珍稀的羚牛在悠闲地吃草,花皮肤的土腹毒蛇在晒太阳,长尾的红腹锦鸡在悠闲散步……他们还感受到华阳镇人的热情好客!同时,另一队使者正徒步在榆靖高速公路上,了解这条穿行于沙漠中的高速路的绿化状况,让他们看到了真实的绿化!绿色营,体验绿色,体验环保,体验人与自然的微妙,是它永恒的主题!
      2006年西安营——湑水河秦岭大鲵生存状况调查
      在秦岭山中,有一种动物,它的叫声像娃娃,那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娃娃鱼”——大鲵。2006年,我们来到了大鲵自古以来繁衍生息的家乡——富饶的汉中盆地。克服重重困难,在老乡们热情的帮助下我们终于见到了娃娃鱼!这一年,我们的口号是“请把对孩子的爱心赋予可爱的动物——娃娃鱼!”我想,我们最终的目标应该是“把对孩子的爱心赋予我们伟大的自然!”
      2007年西安营——牛背梁国家自然保护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荣
      是否还记得为了找寻那崖壁上的舞者,我们的心在2007年的夏天,在绿色的天空里,越舞越近?210盘山国道上,我们倔强而疲惫的身影,只为了将羚牛那曼妙的身姿永远的留住,只为了向大山里那群让我们湿润眼睛的人略尽绵薄之力,只为了青春年少的执着和痴狂,只为了永远守护那稚嫩的绿色梦想!
      2008年西安营——秦岭隧道区域生物走廊及大熊猫栖息地恢复状况调研
      2008年,大熊猫生态走廊恢复调查。15名西安营队员走进了山茱萸的故乡:山水佛坪!群山环抱的佛坪枕着一条清澈的溪流,它阻挡了大城市的喧嚣和人情的冷漠。赶马人踏着清晨的露水,马的铃铛回荡在山谷之中;13个人怀揣着寻访熊猫踪迹的梦想,深入迷踪般的光头山竹海;山里小孩送我们的礼物,感动的泪水撕裂着队友们的心。我们嚼着竹叶,望着波浪翻滚的绿色海洋,心潮起伏:这里是森林覆盖率达95%的佛坪,这里是熊猫在秦岭里的最后一片乐土……
      2009年西安营——秦岭·周至、秦岭·佛坪
      深处秦岭之周至,回味绵延不绝的唐络古道,体验要上太白的艰辛,感受老县城的古城韵味。我们患难与共,乐在其中!在秦岭深处,传达着我们对自然的热爱,传播着我们对自然的敬意;深处秦岭之佛坪,我们继续着前一年未完成的那个最初的梦想,在绿色的襁褓中,我们一次又一次为绿色而动容,而奋进!
      2010年西安营——认知自然,关注热点,再行探索
      你无法想象,2008年5月12日汶川震后,陕南大部分地区在重建,最为典型的是:部分地区由此成为了重点建设乡镇——青木川。这里不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造成了环境的恶化,更重要的是,对当地的母亲河产生了威胁,以调研为目的,我们深入此地;你无法想象,2008年7月在宝鸡凤翔查出的血铅事件,竟有851人中毒,然而他们的生活聚居地却紧邻工业厂房千余米,一次次震惊我们的事不断发生,一次次冲击我们的道德底线——生命重要,生产重要?以环教为目的,我们潜入此地;2008年始,佛坪生物多样性陪伴我们走过三年,经过调研和回访,掌握资料的我们又一次踏入了绿土,这一次,我们以纪录片为目的,记录这地球上不多的生态之地。
      2011年西安营——关注水源地,保护母亲河,岚河,黑河,我们践行环保
      占西安城市饮水量的70%的黑河正在遭到污染,庞大的移民搬迁工程为何迟迟未有结果,生命线的脉络,亟待着我们去延续;十几座小型饮水式发电站正在一步步吞噬着岚河的生态系统,当地政府对岚河的过度开发,注定这次旅行是一次艰苦的旅行。这次,两个队伍,岚黑军团,我们在路上······
      2012年西安营——探访十年天保工程,关注黑河生态移民
      天保工程,是国家在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等地区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其生态价值颇为重要;黑河水库,是我们西安市饮用水的主要供水地,她的水质状况与我们息息相关。2012年,我们再度起程,探寻十年天保的成果,关注当地山民的生计,感受大自然的深处的宁静,畅游孩子们童真而纯净的世界;回访黑河引用水源地,了解黑河生态移民的进程,记录黑河及相关流域的历史变迁和生态环境保护状况。这个夏天,我们因环保相聚,我们为绿色努力。
      2013年朱鹮营——关注国宝朱鹮,探访黄金峡谷
      引汉济渭工程的修建会对沿线的环境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朱鹮,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具非常高的观赏价值和保护价值,被誉为“东方宝石”,生存于陕西洋县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黄金峡水库(引汉济渭主体工程之一)的修建将会淹没部分朱鹮保护区,对朱鹮栖息地、觅食和繁殖等产生多种不可预知的威胁。我们再次背上行囊。
      2014年沙漠湖泊·红碱淖营——探访“陕北之肾”红碱淖 保护沙漠湿地
      红碱淖是我国最大、最年轻的沙漠淡水湖,是陕西省最大的天然湖泊。红碱淖湿地系统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如果失去了这片湿地,周边的毛乌素沙区最终将成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荒漠。值得一提的是,区内遗鸥总数达万只,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种群栖息地。由于自然及人为等诸多原因,以红碱淖为代表的毛乌素沙漠湖泊(海子)正逐渐萎缩,且速度越来越快。同时红碱淖湖泊水质也逐渐恶化,已严重影响了其经济和生态功能。我们重新启程。
      2014年石泉·自然体验营——体验自然
      2015年大河坝·调研营——探访“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工程所在地
      大河坝镇位于汉中市佛坪县南部,不仅是汉中、安康两市四县交界之地,而且是椒溪河汶水河、蒲河三条河流的汇流之地。南水北调的主要水源汉江一级支流子午河流经本镇,也是“引汉济渭”的中心枢纽地。又有西汉高速公路和省道佛(坪)两(河)路贯穿全境,有着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大河坝镇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必是重中之重,2015我们继续上路。
      2015蓝田·葛牌自然体验营——体验自然·链接生命
      在感知当地独特的自然魅力的同时将自然体验与文化学习相结合,让营员们亲进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建立与大自然的链接,探索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志愿者们的自然理念,以及成为优秀自然引导员的必备素质。[1] 

      秦岭组近期获得奖项

      2010年12月,调研报告《陕西青木川金溪河垃圾问题调研》和纪录片《铅之痛》荣获“青国青城”中国大学生环保创意行动大赛“最佳团队奖”。
      2011年4月,秦岭组的“青木川金溪河垃圾调研项目”、“佛坪大熊猫的邻居纪录片拍摄项目”、“凤翔铅之痛纪录片暨环境教育项目”荣获陕西省环境保护厅和共青团陕西省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环保优秀项目”奖。
      2012年5月,秦岭组“生命线的脉络——西安黑河水源地生态现状调查及库区移民探访”项目获得陕西省第四届大学生环保创意大赛优秀项目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