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吉祥三宝《春天来了》唱响草原春之歌

 红豆居士 2016-03-05



从未想过很多年前写给女儿的歌能火遍中国,也从未想过十年后能再度登上春晚舞台。成名后的吉祥三宝低调如故,至今仍然致力于原生态音乐的发掘和传承。

 

2006年,春晚上一曲《吉祥三宝》,让蒙古人布仁巴雅尔一家变得家喻户晓。十年后,猴年央视春晚上,布仁巴雅尔带着妻女再次亮相,在内蒙分会场以一曲《春天来了》重回大众视线。


2006春晚《吉祥三宝》


 

近日吉祥三宝一家三口——布仁巴雅尔、妻子乌日娜、女儿诺尔曼在京接受《法制晚报》记者的专访。

 

十年前吉祥三宝同台演唱女儿部分的,是小侄女英格玛。十年过去,小女孩已经长大,英格玛目前在中戏读书,真正的女儿诺尔曼也从国外学成归来,从事音乐创作。

 

如今真正的吉祥三宝合体,有趣的是,当年一曲《吉祥三宝》是布仁巴雅尔写给女儿的歌,由侄女英格玛演唱;此次央视春晚的《春天来了》,是写给侄女的歌,则由女儿诺尔曼来唱。


吉祥三宝《春天来了》


 

十年后再唱草原

写给妹妹英格玛的歌 这次让姐姐诺尔曼唱

 

《法制晚报》(以下简称“法晚”):你们第一次上春晚是2006年,至今已有十年。这十年当中鲜有消息,在忙些什么?

 

乌日娜:2006年底我们就回家成立了五彩儿童合唱团——老家孩子们的团。

 

2008年开始采风整理,2009年做了我们鄂温克民族原生态歌舞剧《敖鲁古雅》。

 

我这边在学校(中央民族大学)搞声乐教学,学生也发展得比较不错。

 

诺尔曼和英格玛都上了大学。

 

老师(布仁巴雅尔)基本上演出一直没断。

 

变化也挺大的,没想到今年春晚又上了一次,而且是吉祥三宝原型,两个女儿轮着上,也是唱自己的作品,其实挺难得的(笑)。



 

法晚:十年后再上春晚,确实难得。那首《春天来了》是新作品?

 

乌日娜其实我们2006年上春晚的时候,《吉祥三宝》已经都写了12年才出来的。

 

《春天来了》这个作品,也是2006年写的,十年以后才又拿出来了,所以我们的作品并不是现写的。

 

2014年央视春晚就给我打电话了,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用上。猴年春晚是去年11月份就来电话了,我们重新送了一个汉语版本的《春天来了》,比较顺利通过了。

 

法晚:《春天来了》有什么创作背景?

 

布仁巴雅尔(以下简称布仁):只是觉得英格玛小时候的声音特别适合唱《吉祥三宝》,然后就让她唱了。诺尔曼当时稍微大一点,声音不是特别适合,但《吉祥三宝》毕竟是给她写的,专属她的歌。

 

英格玛没有专属自己的歌,我想给她再写一首,然后就考虑英格玛的状态,简单的、快节奏的、活跃的旋律比较适合。

 

有一天晚上我看电视,阿拉伯人舞蹈非常漂亮,音乐也非常好听。但是家里人都在睡觉,我把声音都关掉了,看着那个舞蹈动作,然后我自己配乐,所以很有意思,那个节目完了以后把自己配的音乐写下来了(笑)。

 

乌日娜提醒我,很有春天的感觉,后来歌名就叫《春天来了》。

 

法晚:写给英格玛的歌,这次让诺尔曼唱了。

 

布仁:本来是安排在主舞台我爱我家这个板块,还是我们和英格玛一起,但那几个家庭都是真的家庭,说你们也应该跟自己女儿一起,就让诺尔曼来唱了。

 

但春晚不到最后一刻一直都有变动,后来我们的节目作为内蒙分会场的一个板块继续用,我说那就把英格玛换回来,导演组说就这样吧。最后就是诺尔曼唱的。

 

很有意思的是我二十年以前给诺尔曼写的歌,妹妹唱了,在十年过后给妹妹写的歌,又反过来由诺尔曼唱了(笑)。

 

草原春节礼节多

小辈给长辈跪着拜年

 

法晚:这次没有在春晚的主舞台表演,会不会有一点遗憾?

 

乌日娜:不会,这样更好。因为我们都是呼伦贝尔的,正好回家乡过年。诺尔曼已经四五年都在美国过春节,今年回来了。我们好多年没有在一起过年了。

 

诺尔曼的姥姥、奶奶都在呼伦贝尔,我们一起回到家乡过年,正好赶上参加家乡设的分会场,其实更有意义。反正我们是最高兴的,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笑)。

 

法晚:那边过年是什么样的?

 

乌日娜:现在我觉得可能是全国人民都差不多。我们那边过年,大年三十吃年夜饭,大家团聚,然后初一开始,像我们草原的话可能会给老人家拜年去。我们就给我们两个妈妈,还有舅舅、哥哥拜年,然后小辈到我们家来拜年,基本上就是这样。

 

因为大年三十上春晚,初一就是到附近的我妈妈家拜年,初二去他们家拜年,初三就往草原上走一走亲戚家。初四、初五我们那儿的几个朋友们一起聚聚,初七回来,初八就去香港演出了。

 

法晚:好几年都没有像今年这样回去过年了,很圆满。三十那天演完就回家吃年夜饭了?

 

诺尔曼:对,我们那边有自己的家、房子。在家乡拜年跟北京不一样。我们都穿着我们家乡民族的蒙古袍,小辈要给长辈跪着拜年,蒙古包有很多的细的礼节。

 

给长辈拜完年,长辈要亲亲你,同时他们会给你一捆缎子,就是做蒙古袍的缎子,那边比较重视拜年的礼节。

 

十年间创作不断

成立两个儿童艺术团 做好草原音乐的传承工作

 

法晚:除了过年平时很少回去?

 

乌日娜:因为在那边带着五彩儿童合唱团的孩子们,去年又成立了一个我们民族的小鹿艺术团,都是孩子组成的,所以有时间就回去。

 

还有我们创作的《敖鲁古雅》舞台剧,现在演出第六年了,全世界演了500多场了,所以除了本职工作以外,其他时间我们是做这些。

 

法晚:这两个艺术团是你们这十年当中比较得意的工作成果之一?

 

乌日娜:对,要是从传承的意义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就是对我们家乡民族文化教育方面、音乐传承方面,它是最有意义的一个工作成果,包括《敖鲁古雅》的舞台剧,讲的是鄂温克这个民族,是我们国内唯一养驯鹿的一批人,驯鹿才1000多只,马上面临灭绝的危险阶段。我们现在做一些抢救性的工作,这几年一直在做。

 

法晚:那就是现在做的事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一些演出,可能就比较注重民族传承方面的事情。

 

乌日娜:对。可能全国人民看着我们唱《吉祥三宝》和《春天来了》都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快乐,但是我们在舞台下用更长时间做的都是一些环保、生态和草原修复的事情,就是给它们做代言,帮助它们一起呼吁。

 

整理700多首民歌 让少数民族歌曲流传下去

 

法晚:现在音乐创作是什么方向?

 

布仁:其实我们的音乐创作,不仅仅是民歌,比如说《敖鲁古雅》里面有很多我们自己的作品,五彩儿童合唱团里面也有很多自己创作的作品。还有很多朋友们写的新歌,我们可以再去制作和演唱,这方面都会做得比较多一点。

 

法晚:就是这些年创作一直不断?

 

布仁:对,只不过没有一直给自己单独写,但是给其他人一直在写。只不过是没有太大的宣传或者搞发布会。

 

法晚:现在布仁老师还是在国际广播电台工作?

 

布仁:2012年离开了国际广播电台,回到了呼伦贝尔大草原。在北方民族艺术研究院当院长。做北方民族和少数民族的音乐研究,整理一些民歌,整理一些作品,现在主要是做这个方面的事情,一直在整理鄂温克民族的民歌大全,700多首歌曲集马上要出版了。然后对呼伦贝尔的几个少数民族的一些较少民族的歌曲集,这个方面做整理采风记录。

 

法晚:这个事情很有意义。

 

乌日娜:对,很少有人在这个方面花心思去做,但是总得有人去做,不然这些就没有了。这个挣不了钱,我们自己拿钱做。

 

法晚:对吉祥三宝这个组合或者这个品牌,未来还有什么规划?

 

乌日娜:吉祥三宝这个组合是老百姓给我们的,其实这是一个作品。我们就利用吉祥三宝这四个字,为家乡做一些事情,比如说保护草原、生态修复、五彩儿童合唱团、小鹿艺术团,包括我们的马文化舞台剧。

 

没有这个品牌的话,很多人不认识我们。现在说话会有人听,所以它还是有用的。我们也会很好地保护这个品牌,用这个品牌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们今后的目标。

 

资料参考:法制晚报 腾讯视频 QQ音乐

记者:寿鹏寰

编辑:民歌君





交流与合作联系微信:leming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