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子路篇(4)孔子称种地人为小人并非贬义

 歌柏安妮 2016-03-06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释


(1)稼,《说文》:“稼,禾之秀实为稼,茎节为禾。一曰稼,家事也。一曰在野曰稼。”即禾苗开花抽穗成为稼,茎节为稻草。一种说法认为,稼,是家事。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在野外劳作叫“稼”。 形声。从禾,家声。本义是种植五谷。本章指种庄稼。


(2)农,《说文》:“农,耕也。”按,耕必作于晨,故从晨。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林,从辰。古代森林遍野,如要进行农耕,必先伐木开荒,故从“林”;古代以蜃蛤的壳为农具进行耕耨,故从“辰”。小篆认为从晨,囟(xìn)声。从“晨”,取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意。本义是耕,耕种。


(3)圃,《说文》:“圃,种菜曰圃。”即种菜的园子叫“圃”。形声。从囗,甫声。囗(wéi),围的古体字。从囗的字往往表示某一个范围或区域。本义是种植果木瓜菜的园地,周围常无垣篱。本章指种菜。


(4)服,《说文》:“服,用也。一曰车右騑,所以舟旋。”即运用,使用。一种说法认为,“服”是马车右边的骖马,以便马车可以向右周旋。会意。古文从舟,兼做声符。本义是舟两旁的夹木。本章指服从,顺服。


(5)情,《说文》:“情,人之阴气有欲者。”即内心有所欲求的隐性动力。形声。从心,青声。本义是感情。本章指真情。


(6)四方,东、南、西、北。泛指四处各地。


(7)襁,《说文》:“襁,负儿衣也。”形声。从衣,强声。本义是婴儿的被子或布幅。本章指用被子包着孩子。


(8)负,《说文》:“负,恃也。一曰受贷不偿。”即自恃。一种说法认为,“负”是取货而不付钱。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是恃,即依恃,凭仗。本章通“背”,背负,以背驮物,引申为负担。本章指背着。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请教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听完老师的回答,就出去了。孔子说:“樊迟啊,他跟我学了这么久的君子之道和为政之道,怎么还是这小民的见识呢?执政者喜好讲礼仪,百姓就不敢不尊敬。执政者喜好道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执政者喜好诚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果真像这样做的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百姓,就会抱着和背着孩子来投靠,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呢?”



解读


从对话的表面内容看,只是樊迟向孔子学稼、学圃所引起。与前三章和后面的几章一样,本章也是讲为政之事。透过本章的文字记载,核心是“小人”一词,如果我们从“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来理解“小人哉,樊须也”,就不会明白本章与为政的关系是什么。我们国家是一个农业国。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基本的阶级层次就是“人”和“民”。人,就是管理者;民,就是种地的百姓。从另一个层面,可以说管理者是君子,老百姓就是小人,这并非是道德层面的分别,只是一种用以分别的称谓而已。


我们通过《孟子·滕文公上》的记载,可以明白孟子把人分为劳心者和劳力者。曰:“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有大人之事,有小人之事。且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意思是说,陈相答道:“各种工匠的工作本来就不可能一边耕种又一边能干得了的。”“难道治理天下就能够一边耕种一边又能干的聊吗?(重点提醒社会要有分工。)官吏有官吏的事,百姓有百姓的事。况且,每一个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都要靠各种工匠的产品才能齐备,如果都一定要自己亲手做成才能使用,那就是率领天下的人疲于奔命。所以说,有的人脑力劳动,有的人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者统治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被统治者养活别人,统治者靠别人养活:这是通行天下的原则。”孟子所说的劳心者,就是统治者,即君子;劳力者,就是老百姓,即小人。


随着社会的发展,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我们国家崛起了一个新的阶层,就是“士”。通过读书改变“小人”的阶级身份,就是儒家所倡导的“学而优则仕”。比如我们当今社会,随着中国与世界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逐步接轨,社会结构也会发生重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最明显的就是新的阶层会出现,就是我们所说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将会是未来中国建设、稳定和发展的中流砥柱。就相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的兴起一样,必将迎来文化的大繁荣。在古代,“士”的职责就是“致君泽民”、“安邦定国”,参与政事并管理政事。因为当时社会“人”与“民”的社会分工非常清楚,樊迟之问政,究其原因就是当时流行起一种复古的为政学说,像神农氏和后稷用稼穑教民一样。根据《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有个研究神农学说的人许行,从楚国来到滕国,走到门前禀告滕文公说:“远方的人,听说您实行仁政,愿意接受一处住所做您的百姓。”滕文公给了他住所。他的门徒几十人,都穿粗麻布的衣服,靠编鞋织席为生。陈良的门徒陈相和他弟弟陈辛背着农具,从宋国到了縢国也对滕文公说:“听说你实行圣人的政治,那你也是圣人了。我愿意做圣人的百姓。”陈相见了许行,非常高兴,便完全放弃了他原来信奉的学说而向许行学习。正是因为当时有了这种学说,才导致樊迟前来向孔子请教。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稼,就是种庄稼。为圃,就是种菜。我们不仅要问,种庄稼种菜还需要学习吗?如果你没有种过地,或者在农村生活过,就不明白这种地种菜是有很大学问的。我是在农村长大,应该说所有的农活我都会做,并且做得很好。比如种麦子一事,从土地的墒情来说,既不能太湿也不能太干。从种麦子下种的时间上,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样的农谚。还有到了第二年,要在小麦灌浆前浇一次水,这里面都是学问。再比如种菜,有“胡萝卜香菜不进家”之说,意思是像萝卜、白菜等这样的蔬菜,菜种子可以第二年也能使用,胡萝卜和香菜的菜种必须是当年打种子当年下种,否则就会出现出苗不好或者产量不好,意思是胡萝卜和香菜的菜种子当年收获当年种菜。樊迟就是接受了像上文提到的许行倡导的这种学说,所以来找自己的老师孔子。樊迟向孔子请教如何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种地的老农。”请教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孔子对樊迟准备接受的这种学说很清楚,并且直接告诉樊迟,这些是老农和老菜农干的事情,即使我是读书人也要向他们学习,因为社会分工不同,这些工作不是我来干的。接下来,孔子对这种学说进行批驳,并且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樊迟明白没明白孔子的意思,这里没有说,总之他听老师这样说完就出去了。“小人哉,樊须也。”孔子的这句回答,因为后人的误解,成为用来指责孔子轻视体力劳动的依据。也有人认为,孔子对于樊迟提出的问题,都是以很浅显的话语敷衍他,觉得他“小人哉”,好像有瞧不起他,觉得他天资不够,这点正好说明了孔子的因材施教。这些观点都是没有明白本章是针对当时的一种为政学说而说的。孔子的意思是,樊迟啊,他跟我学了这么久的君子之道和为政之道,怎么还是这小民的见识呢?从孟子所说的“大人之事”和“小人之事”的区别,证明孔子说樊迟是小人,并非从道德的角度评论的“小人”。接下来,孔子针对“上”和“民”的这种为政关系,进行了阐述。上,在上位的人,相对于“民”而言,结合本章以及前后章的内容,本章的“上”是指为政者。民,是指相对于为政者的百姓,就是老农和老圃。孔子说,作为执政者要想做好,必须对百姓做好“礼”、“义”、“信”。原文的“好”和“则”,说明了执政者与百姓的一种因果关系,执政者只有喜好什么,百姓才不敢怎么样。孔子说,执政者喜好讲礼仪,百姓就不敢不尊敬;执政者喜好道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执政者喜好诚信,百姓就不敢不用真情。作为执政者,都希望百姓对自己尊敬、服从和用真情,百姓是可以做到的,但前提是执政者要如何做好。夫如是,果真像这样做的话。四方之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百姓。襁负其子。襁,抱着。负,背着。抱着和背着孩子。古代的井田制,耕作的百姓去留自由,完全由自己选择在哪里种地。虽然樊迟不在现场,孔子还是对樊迟的所听说的观点进行了回答“焉用稼”。孔子说,果真像这样做的话,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的百姓,就会抱着和背着孩子来投靠,哪里用得着自己种庄稼呢?所以本章的内容还是在谈如何为政。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一句《论语》解读,告诉你被误解的《论语》背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