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屈指肌腱腱鞘炎(弹响指、扳机指,弹拔指)
屈指肌腱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扳机指,弹拔指,是手掌侧屈指肌腱的炎症而引起指关节活动障碍的临床病症。除了局部急慢性损伤的病因外,尚有部分是由于颈肩部外伤、劳损、退变、椎间盘病变等原因,使颈神经受刺激或压迫而成。本节叙述的是这种脊柱源性病因及治疗方法。 (一)病因病理 屈指肌腱由腕管部进入手掌分为几条,主要作用为屈曲五指功能,它们由指浅肌腱4条,指深屈肌腱4条和1条拇长屈肌腱组成,每一条肌腱都在近节指骨处,从相应的指浅屈肌的分叉中穿过,终止于手指末节指骨底,指屈肌腱外有腱滑液鞘,在鞘外有坚韧而有弹性的骨纤维鞘包绕,在正常运动时腱滑液起到润滑指关节作用。其主要功能为屈曲远侧指间关节,同时也可协同指浅屈肌腱屈曲近侧指间关节。 在当颈椎的外伤、劳损、退变、椎间盘变性等病因引起脊椎错位刺激或压迫脊神经,使颈6、7胸1所支配的肌群收缩、痉挛,继而引起深浅指屈肌腱长期劳损、摩擦,致使包绕在腱鞘外肌的骨纤维损伤,出现慢性无菌性炎症,久之则出现水肿,软骨变性或钙化,管腔狭窄粘连,肌腱膨大变粗,出现屈伸活动时,深浅指屈肌腱免强挤过狭窄的腱鞘时发生响声和疼痛。这种因颈椎所致屈指肌腱腱鞘炎一般病史较长,患者大多没有急性外伤或慢性劳损的病史,但却有长期的颈肩痛史。 (二)临床表现 起病初期,主要表现掌指关节掌侧运动时酸胀不适,握物力弱,关节屈伸不利,继之关节掌侧病变部位腱鞘出现条索状硬块,逐渐增大,指屈曲功能受限,症状较轻时尚可用力“解锁”,但症状较重时,嵌顿(或交锁)频繁,则主动“解锁”时疼痛加重,以致影响屈指肌腱的运动功能,引起病变部位关节功能僵硬。在其病变部位的指关节处可触到明显的压痛和结节状物。病变的手指可以是单只,亦可以是两三只同时发病,曾接诊一位患者甚至是在两年时间内双手7只手指交替出现疼痛及弹响,反复发作。患者一般没有明显的外伤及劳损史,年龄多在45岁以上,以女性为多见,有慢性颈肩病史。 (三)诊断要点 1.有慢性颈肩痛或颈椎间盘突出症史。 2.初起为患指不能伸屈,用力伸届时疼痛,并出现弹跳动作,以晨起和劳动后症状较重,活动后或热敷后症状减轻。检查时压痛点在掌骨头的掌侧面,并可摸到米粒大的结节,压住此结节,再嘱患者作充分的屈伸活动时,有明显疼痛,并感到弹响由此发出。由于伸屈受限,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严重者患指屈曲后因痛不能自行伸直,须健手帮助伸直。 3.触诊:颈6~7胸1棘突偏歪,颈6~7横突不对称,压痛,颈部活动受限。 4.X线检查:颈6~7胸1棘突偏歪、椎体后缘连线中断、反张、成角,椎体有双边征和双突征。椎体前后缘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项韧带钙化。斜位片显示椎间孔变形缩小。 (四)手法复位治疗 1.先放松颈背部软组织。 2.用仰头推正法、低头摇正法、侧头摇正法、俯卧冲压法、牵引下正骨法等纠正颈胸椎错位。颈背部刮痧,肘窝用拍打。 3.局部治疗: (1)揉摩患指:医者一手握持患指,另一手拇指用一指禅手法揉摩患指,以患处为重点,至微红发热为度。此法可活血解痉,舒筋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患处的营养供应。 (2)按压诸穴:用拇指按压鱼际、孔最、温溜、偏历、陷中、合谷等穴。每穴按压20秒钟左右,以通经活络,散瘀止痛。 (3)推理患处:用拇指推理患处筋结,方法是由指尖向指根方向推理,力量由轻到重,反复推理30遍,然后再按压1分钟,以理筋散结,疏通狭窄。 (4)牵拉患指:用拇指、食指牵拉并捋理患指10遍,再捏住患指关节反复屈伸20次。以滑利关节,分解粘连,最后用鱼际振颤法结束。 (五)预防 除每天坚持做手掌掌指关节揉按外,还应做颈椎保健操。 1.立位,两手叉腰。轮流向左右转头,动作宜缓慢,幅度要大,达最大限度时停顿片刻,以牵拉粘连之肌肉、韧带及关节囊。可左右各重复8~12次。 2.立位,屈颈位两手手掌向上交叉置于胸前,然后两手翻掌尽量上举,同时头部后仰,眼睛注视两手背。重复8~12次。 3.立位,两肩放松下垂。颈部尽量上伸拉长颈部并持续片刻,放松后再重复上述动作。可重复8~12次。 4.立位,头向右侧屈曲并向左旋转,目视上方,然后头向左侧屈曲并向右旋转,再目视上方。左右各重复8~12次。 5.立位,两手交叉置头后枕部,头颈用力向后伸时,两手用力阻止其后伸,互相对抗,持续片刻,放松后再用力。重复6~10次。 6.立位,耸左肩使肩接近耳朵,放松后再耸右肩,向右侧耳朵靠拢,再放松,然后两肩同时上举来接近耳朵。重复6~ 10次。 7.立位或坐位,做头部旋转动作,先顺时针方向旋转,逆时针方向旋转。动作缓慢,幅度自小而大,重复6~8次。 8.立位或坐位,颈项部点穴按摩。用两拇指点按两侧太阳穴及风池穴数次,然后用手掌按摩颈部两侧数次。重复6~8遍。 在实施时,每2种颈部体操之间可插入一节上肢、下肢或躯干的体操,以免连续某一部位之体操而引起疲劳不适感。开始阶段可仅选择上列中的几节进行操练,适应后可逐渐增加,以每日操练1~2次为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