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与地坛》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采菊东篱630 2016-03-06

 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

                    浙江永嘉中学 郑建周

    每次教学《我与地坛》,我们都会在“我家”和“地坛”间久久“盘旋”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与“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不是一样吗?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这个问题还可以怎么表达?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与“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者顺序能换吗?可不可删掉一个?

师:能去掉一个吗?

生:不能吧,多一个这样的表达,能强调“我家”和地坛很近很近,更能说明两者的缘分。

生:我也感觉是这样的,文章都在表达两者相互融合的意思。

师:既然是相互融合。两者的顺序能换吗?我们换顺序读读看“我家离地坛很近,或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

生(读):不能。跟上文不能相接,因为上面第一段都在讲“地坛”这个话题。如果换成“我家”开头感觉很怪。

师:能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很好。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好像参考点不一样,互换了参考的点。

师: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地坛离我家很近”参考点是“我家”,而后句“我家离地坛很近”的参考点是“地坛”。说前者的时候作者好像是身在“我家”,说后者是时候作者好像是身在地坛。(大家纷纷点头)

师:有道理,这样能造成什么表达效果呢?

生:身在“我家”是以“我家”为参考为中心,即将相逢,但毕竟还没相逢;身在“地坛”是以地坛为参考为中心,好像作者已经完全融合在里面了。

生:对呀对呀,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好像也是作者从“我家”走向“地坛”的过程。

师:也就是说,“地坛离我家”是即将走向,是向往;“我家离地坛”是完全融入,是完成。文中能找到这个“走向”的过程吗?

生:第3段的地坛景物描写,地坛和我有很多的相似点,地坛原先也“浮夸”过、“炫耀”过,而我也曾经“狂妄”过。现在地坛是“剥蚀了”“淡褪了”“坍圮了”“散落了”;而我是“残废了”。

师:非常好,不仅留意到了相同的内容,还留意到作者运用的相同句式。还有补充吗?

生:“老柏树的愈见苍幽,野草荒藤的自在坦荡”都和作者残缺的身心很契合。但作者之前还未来,所以应该还一种向往之情。

生:这时候作者潜意识还是“地坛离我家很近”。

师:有道理。作者“向往”之后呢?

生:“向往”之后逐渐变成“相惜”之情,作者逐渐从地坛中看到“自己的影子”,慢慢的地坛就是自己,自己就是地坛。

师:读一读说一说,“自己的影子”具体体现在哪里?

生:文章第5段的景物描写“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到这世上的小昆虫”,从地坛的小昆虫身上作者看到了生命的偶然而又生气勃勃。

生:“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而去的蚂蚁”,“突然升空的瓢虫”都让作者看到生命的生动状态,有点要突破困境的暗示

生:蜂儿、露水、草木也都是表现出生命的生动的力量。但其中的“蝉蜕”不知道和作者是怎么联系起来的?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谁来回答?

生:作者和蝉蜕一样都“寂寞如一间空屋”,就是他们都很寂寞。

生:老师,蝉蜕既是寂寞,也可以意味着重生。

:这些地坛景物真是“荒芜但不衰败”,它们和作者身心已经连成一体了。看来作者的潜意识已经是“身在地坛”了。那么第七段的地坛景物又该怎样理解和看待呢?

生:这六个“譬如”是作者对和它已接触15年地坛的一个总的深入的描写,是非常熟悉地坛以后的结果。

生:刚才第五段的景物描写都是短暂细而这里的景物描写石门落日、雨燕高歌、冬雪脚印等都是作者长期观察而来的

生:“照亮每一个坎坷”“把天地叫喊得苍凉”“落叶坦然安卧”这些句子开始昂扬起来了。落日不但照亮了地坛的每个坎坷,也照亮了作者的每个心坎;不但是落叶的坦然安卧,也是作者的坦然平和。

:这时候,地坛不但是作者现实世界的中心,更是他心灵世界的中心“地坛”这时候反客为主成了作者真正的精神之家。所以,从“地坛离我家”到“我家离地坛”原来藏着作者的——

生:心路历程!(鼓掌)

生:老师,我还觉得“母亲”也是让作者觉得离地坛很近的原因。

讨论继续。

 

                           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江苏省南通中学 徐晓岚 

    师:课文第一部分第七小节最后一个“譬如”说:“满园里播散着熨帖而微苦的味道。” “熨帖”是什么意思?我们生活中有过“熨帖”的体验吗?

学生从学习、锻炼等日常生活谈对“熨帖”的感受。

师:同学们的切身体验来看“熨帖”有什么特点?

生:我觉得都有一个由不平到平的过程,“舒服”中有特别妥帖安适的味道。

生:我也这么认为。但我有一个地方不明白,同学们说的甘甜、馥郁清凉都是好的味道,叫人乐意接受的体验,可是“苦”并不是人们乐意亲近的味道,和“熨帖”联在一起就不那么顺,有些矛盾。

生:我也有一个疑问,馥郁、甘甜、温暖都是具体的感受,我们都是先有了具体的感受,再有舒服“熨帖”的感受,而作者先说较概括抽象的“熨帖”后说具体的“微苦”这是为什么呢?

师:由难以平复到终至平复,确实说出了“熨帖”这种舒服获得的过程,也道出了其内蕴的核心。我们不妨从这样的心理感受过程入手、结合景物的特点来体察“熨帖”与“微苦”的关系。

(小组活动,合作探究)

生:“熨帖”的感受是由“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引发的。落叶在作者眼里不是“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凄凉,而是“歌舞”的快乐和“安卧”的坦然,因而内心平静澹然。

生:“微苦”好像不是指落叶具体的味道。树叶飘零,叶子的生命结束,再加上“秋风”、“早霜”的催逼,如果叶子是人的话,他们的内心一定有“苦”的感受。

师:“苦”生命的体验,那么是不是也有“不平”和“平”的生命律动呢?

生:我们小组有一个发现。六个“譬如”不是并列地罗列的,是两个一组层递着的。一、二两个“譬如”都是说地坛“落寞”“苍凉”,都表现了地坛的“荒芜冷落”的特点。落日最后的辉煌虽然灿烂,但“地上的每一个坎坷”也无所遮掩、无法逃避地显露出来,我觉得特别苍凉。

师:你们的发现富有启发性。那么其他几个“譬如”呢?

生:第三小节说一切的繁华浮夸褪尽了,而“老柏树愈见沧桑”。结合第三段的景物描写,我觉得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风雨如何变化,老柏树都生长着,而且是从容“镇静”的。

生:我觉得老柏树和孩子可以看作一对,一个成熟的生命,一个幼小的稚嫩的生命,他们无论是直接在我眼前出现还是不在我的眼前出现,都活着,都生长着。

师:是呀,哪怕是生长在满目苍凉无尽落寞的环境里。

生:其实太阳有升就有落,是自然规律;但是无论升还是落它都灿烂,这是阳光的本质。叶子可以缀满枝头繁茂苍翠,也必然枯黄飘零。受太阳和老柏树的启发,想清楚了这个必然,“我”心里便觉得“熨帖”了。

师:既然“熨帖”了,又何以而“微苦”呢?

生:落叶飘零再加上风霜催逼,对叶子来说非常苦;我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更是苦到极点。但是,这是“上帝交给”我们的事实,我只有接受他。

生:作者说“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并用备考熬夜的辛苦和人生的苦难类比,好像这样一比,哪怕是残疾这样的苦难也不算什么了,所以极苦便成了“微苦”。

生:第四小节的小昆虫,生命微不足道但都活得有滋有味。还有,以小草的柔弱,露水对它而言则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真的很精彩。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以草所能承受的力做出来的功实在是“轰然”巨大的。其实,作者想说只要是生命,无论他以何种方式存在,他都可以活出自己的精彩。

生:如果死亡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那么残疾这样的苦是让你能够最大限度的享受节日快乐的人生磨练,这样苦就不那么苦了。

师:人生苦难、生命的疑难就稍稍平复了。这些认识都来自于地坛,其境抚其心,心与境合,故有熨帖之感。“微苦”之“微”切合了理性思考后的“熨帖”的感受。

生:残疾无可挽回,令人痛苦伤感。坦然面对是无可奈何的唯一选择。道理想清楚了,内心可以平复,但要使苦的感受荡然无存则是不合情理的“微苦”,既降低了苦的程度,又意味苦依然存在,挥之不去,这才是生命的真实。

师:是啊,其境其遇毕竟如斯,莫可奈何,虽然熨帖平复,但不免有“吹绉一池春水”的时候,这也是史铁生身临地坛最真实最独特的心理感受。

 

 在文本中涵泳,于悖谬处追问

                                      浙江温州中学 蔡焕杰 

师: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精神家园,朱自清的精神家园是荷塘世界,李乐薇的精神家园是他的空中楼阁,史铁生的精神家园则是一个曾经十分荒芜的园子——地坛。从某种意义上说,地坛是作者的再生之地。大家能否结合第一部分的第5段和第7段,具体说一说,地坛对作者感悟生命起到了什么作用。

生:我认为园中的花草和虫子对作者的态度变化很重要。

师:是的,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重点。

(教师打出第5段的景物描写。请同学们品味,说说自己感兴趣的句子。)

生:我喜欢写蚂蚁的句子,想好了才去做,想好了马上去做。

生:我注意到蜜蜂如一朵小雾停在半空。云和雾的构成是一样的,但是云给人飘忽感,而雾把人笼罩其间,感觉很稳。蚂蚁的稳和作者的烦躁不安形成对比。

生:我注意到蝉蜕,蝉脱皮的时刻是十分痛苦的,但它仍然坚持住,于是它完成了再生,于是它得以飞翔,这会对作者摆脱旧我走向新生有启示。

师(掩不住脸上的喜悦):我真想为你鼓掌!

生:我也注意到蝉蜕,但我想到的是蝉蜕皮的过程虽然是痛苦的,有纪念意义的,但它并不留恋过去,而是勇敢地飞向新的高度。(学生鼓掌)

生:我注意到露珠。它在叶子上滚动、聚集,然后继续滚动,再聚集,露珠就越来越大了,大到叶子不能承受时掉下,如果这时有阳光,那就太美了。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自己的能量,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展现自己的美。

师:说得很好。我想问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

(学生沉思,全场静默。这是极其宝贵的凝神静思的时刻!)

师:我想提示一下:我认为这都是心灵中的声音。能接着讲下去吗?(期待)

生(兴奋地):正像刚才同学说的,露珠这样普通的事物都在不断积蓄能量,并且寻找时机释放自己的美;那种坠地的声音在史铁生听来是震撼性的!草木生长的声音呢?作者曾长时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中,现在草木竞相生长的蓬勃又激起他心中生的热流,这声音在他听来是那样的真切!(师生禁不住热烈地鼓掌)

师:太精彩了!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虽然不能一一对应说蚂蚁教会作者什么,蝉、蜜蜂教会作者什么,看了一下露珠便如何,但几年的观察、思考还是会影响作者的。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人可以残废但不能颓废。在解释“不能理解园子的人肆意雕琢它,但有些东西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改变的”时候,作者用了六个譬如,现在请一个同学读一读。

(生读)

师:这一段的景物描写和前一段相比如何?

生:我觉得这一段写得更大气,这一段写的是古柏、落日、暴雨,而上一段写的是蚂蚁、瓢虫、蝉、蜜蜂。(有学生窃笑)

师:我请那个刚才笑的学生发表一下高见。

生:我同意他说的大气。但认为前一段的生物是自得其乐,过一种“小资”的生活;而这段的事物大多有某种不好的境遇,如雨燕、落日都有和命运抗争的意味。我认为这一部分更厚重更深沉。(不少学生在点头)

生:我还觉得古柏和落叶身上有很好的东西。古柏永远那么镇静,落叶在生命即将结束时那样坦然。

师:是啊,一个是宠辱不惊,一个是把死当成必然降临的节日。它们是生命中的长者、智者。最后让我们总结一下学法吧。读散文,我们需要穿越语言的丛林走近作者隐秘的心灵深处。古柏的镇静、瓢虫的自得、蜜蜂的沉稳、蝉的再生之痛、露珠和落叶在生命终结时的大美……这些景物描写隐藏着探寻史铁生心灵世界的密码,需要细细咀嚼。尤其是,我们要追问与常理看似矛盾的几个细节——露珠坠地的声音很大吗?为什么说是“轰然坠地”?草木生长能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追问这些语句,可以触摸作者心灵的颤动,沉潜到文本的深处。


                不变的地坛,突围的生命

                 福建厦门外国语学校  董婧

通读全文后,学生普遍感觉这篇课文尽管是节选,但篇幅依然很长,回忆的内容很多,时间跨度也很大。因此,为了理清文章的脉络,我要求学生找出文中 “变”与“不变”的细节来进行讨论。

   :请同学们来说说文章中不变的事物有什么?

   :地坛的环境没有变。

   :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地坛有一种荒凉宁静、但却并不衰败的感觉。

   :这也正是地坛始终吸引史铁生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没变吗?

   :史铁生这么多年一直都喜欢去地坛的习惯没有改变。

   :你关注到了散文的抒情主体。史铁生提到他去地坛这个习惯已有多久了?

   :十五年了。

   :十五年足以发生很多变化。大家再来找找有什么已经变了呢?

   作者的处境变化了。他一开始因为双腿残疾而找不到工作,现在他的小说已经发表并且获奖了。

   :总结得很到位。处境已然不同,那为什么还是总要去地坛呢?

   :我觉得是因为他这时候去地坛的原因变了。

   :具体说说

   :他一开始去地坛是因为双腿残疾而想要逃避后来去是因为母亲过世之后思念母亲。

   :读得很细致这种变化也就是源于内心情感的变化。有没有同学可以再深入一步,来谈谈原因的变化是由于什么?

   :老师,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态不同了。

   :思考越来越有深度了。你来解释一下心态是怎么变的?

   :我觉得他一开始比较自私,整天想的都是自己的痛苦,而现在他终于开始注意到母亲的痛苦了。

   :哦?史铁生的痛苦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母亲的痛苦是什么?

   :母亲的痛苦也是因为“我”,她不忍心看到“我”受苦,也不确定“我”是否可以找到一条出路。

   :我觉得母亲的痛苦还在于她明明想知道、但却不敢打听“我”在地坛会做些什么,而且又生怕会发生不好的事情,所以整日担心。

   :也就是说,二者的理解和关注并非是对等的。母亲始终挂心我、并理解“我”需要时间来平复而不敢打扰我;而“我”在母亲去世后,才开始真正关注并理解母亲。子欲养而亲不待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会有无尽的遗憾与愧疚。那为什么直到母亲离世“我”才想到了她?

   可能是他经过很多年才从自己的痛苦中走出来,所以才有心思去关注别人,也才能想到母亲。

   :这种说法很有意思,也是对前面同学所说的心态的补充。只有当“我”不再纠结于自己的痛苦,关注点才可能由自身转向他人。这篇散文一共有七个章节,作者在后面几节中除了母亲外,的确还回忆了他在地坛中碰到的其他人和事。那么他是如何从自己的痛苦中走出来的呢?

   :因为他已经想明白了生死的问题,所以不再那么痛苦了。

   :生死的问题都想明白了吗?

   :他只想明白了关于死的问题,他说他知道了“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但好像还没想明白生的问题。

   :能想透“死”的问题已是一种彻悟,作者确实说关于怎样活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想明白的。但是他在文章中有没有涉及人应该怎样对待生活的问题呢?

   :他只提到了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

   :母亲的态度如何?

   :他说“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哦,我知道了。他其实是想用母亲对待生活的态度来说明怎样活的问题。

   :老师,我觉得不如说其实是母亲在苦难中默默承受命运的坚忍教会了“我”怎样活的问题。

   :说得好,我们的思考又向前推进了一步。这篇文章回忆的时间跨度很大,似乎没有明确的线索。但我们通过梳理其中的“变”与“不变”,看到了在不变的环境和十五年不间断的思考中,“我”思想的逐渐成熟和超越。时光流逝中,“我”才读懂了母亲,理解了母亲;也因为时光,“我”才从经历苦难走向超越自己的苦难,走出颓废的困境,并开始关照别人的命运,以他人的生命反省自己的生存。

 

                         地坛风景:自我生命的镜像

                       福建福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林承雄

    师:史铁生在静观地坛风景中,他通晓了怎样的道理,获得了怎样的思想呢?请大家把自己的阅读批注与同学们分享,在对话中走近作者的心灵。

   预读作业环节,老师布置学生以“地坛风景:自我生命的镜像”为主题,从地坛风景与作者自我生命关联的角度,对文本进行批注性阅读,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批注在书页空白处,或用随笔本摘抄后批注,字数300以内,以备课堂交流。

    生:地坛园中的生物,让史铁生觉悟了生生不息的生命存在。你看,蜂儿的悬停,蚂蚁的捋须与想透、疾行,瓢虫的不耐烦、累了祈祷与忽悠升空,树干上的寂寞的蝉蜕,草叶上滚动的露珠、以及轰然坠地的金光……大自然万物竞生的蓬勃活力,片刻不息的生命律动,在昭示作者:活着是多么美好!死亡完全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何必苦苦哀叹人生的无常与不幸呢?

    师:是啊,正如美国诗人惠特曼在《我自己的歌》中所写的“顺乎自然,保持原始的活力”,在与自然生命的观照中,史铁生汲取了不竭的力量之泉。

    生:十五年中,古园形体被人肆意雕琢,在不断变化;然而有些东西谁也无法改变。史铁生在变与不变中,参悟了活下去的理由。落日照出地上的坎坷,雨燕高歌天地的苍凉,冬天雪原上残留的孩子脚印,苍黑古柏恒常的镇静,暴雨骤临园中激发的草木与泥土的清纯、灼烈的气味,还有秋风、早霜之后满园的熨帖与微苦的味道……人的生命不也是这样悲欣苦乐交织的吗?人生不也是五味杂陈的吗?有什么理由就那样轻易地弃掷生命呢?宇宙无穷,岁月无情,个体渺小,但宇宙万物却总在不停运动、变化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因而,人就大可不必哀叹人生的无常与不幸,而唯有忘怀得失,随遇而安,才能超越并战胜苦难!

    师:你看到了史铁生如数家珍般地列述地坛古园风物背后的生命启悟,评得到位。实际上,地坛已成了史铁生的精神家园,是地坛的力量让他体悟到生命的不息与冲动,领悟到生命的意义!

    生: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园中慢走,于清晨、白昼、黄昏的交替中,彻悟了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这是另一种风景,是精神的风景,在鞭策着作者好好活下去,让生命丰满、充盈!母爱是一个神奇的生命活力的支撑点。老柏树旁、草地上、颓墙边、处处虫鸣的午后、鸟儿归巢的傍晚……空间依旧,时光漫漶,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现在以及将来,我必须自己独立、行走,以更顽强的勇气更执着的信念,这才是对母爱的最好告慰!

师:你发觉到史铁生心田中那一篇葳蕤的母爱的风景,也从史铁生对地坛风物的眷恋中感悟到他对生的留恋与珍惜,说得深刻。从渴望死到向往生、勇于活,史铁生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救赎。

生:前苏联著名作家帕斯捷尔曾说:“艺术从来只有两项任务,一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的问题;二是坚持不懈地探讨死来寻求生。”史铁生将微不足道的个体“我”置于穿越时空数百年仍有着盎然生机的地坛景象中,来审视万物生长之于自己活着的激励,省悟母爱之于自己生存与生活的感召,这就如海德格尔所言的“向死而生的智慧”。横遭厄运之劫,史铁生是身不由己;但他终于在与地坛风景的对话与启悟中,在伟大绵厚的母爱的润泽中,明白了生与死的关系,能勇敢直面死亡,勤奋笔耕,以文字滋养自己的生命与精神,这种静观自得,道通天地,思入风云的强大自省力,我觉得这应该是我们这一代人年轻人好好取法的!

师:你的批注结合引言佐证,把感想说得深入。在阅读批注时,引用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论据,可以居高临下,开拓视野,深化自己的阅读认知。

    …………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采用的是心得式批注的阅读方法,围绕“地坛风景与自我生命”的镜像关系这一主题,立足文本内容,从作者的景语(物语)中,窥探其心灵的堂奥,触摸其生命的律动,希望同学们今后多多运用这种方法,让阅读浸润心灵,用批注丰厚思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