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扛台阁·台州日报

 小木舟 2016-03-06

  温岭毗邻东海的缘故,石塘的风土民俗大抵都与海洋文化有关,也因为这里的许多居民都是闽南移民后裔的缘故,民风民俗与温岭其他地方大不相同,例如七月七“小人节”、元宵扛台阁、大奏鼓等等。我印象最深的风俗活动非元宵的扛台阁莫属,因为据老一辈的正宗温岭人说过,元宵节的扛台阁千万不能错过。

  扛台阁是石塘镇的一种传统的渔民庆丰收习俗,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的扛台阁就是将八仙桌倒转过来,在四角扎上顶棚,用鲜花、彩带等饰物装饰在上面打扮得花枝艳丽,做成类似花轿的样子,选一批长相标致的童男童女装扮成戏剧中的人物端坐其中,再由壮年男子扛起,以火镬开道,伴着悠扬的民间鼓乐,走街串巷,祈望丰收,这一走,就是三百多个春秋。其风俗与元宵节其他的庆祝活动不同,它可以从正月十五延续到正月二十几,把福祉带给更多的人。

  扛台阁的背后有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石塘慧凹山上有座麒麟山,山上有头麒麟,每年元宵时就要下山喷火烧村庄。不过麒麟也有害怕的弱点,在它没喷火之前最怕火。于是,聪明的渔民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在初四的夜晚把才放的火烧得旺旺的,以鼓声为信号,在麒麟下山的每条路上守着它。因此,麒麟就不敢下山了,只能躲在山顶上偷望。因为没有办法喷火,没几天,麒麟就死了,化成了一座石头。后来,人们为了庆祝民害已除,以后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都要敲大鼓、扛台阁,象征来年风调雨顺,海水旺、鱼儿多,祈祷来年能够有个好收成。

  我曾经亲历过一次扛台阁的现场,那次经历给我留下了深远的印象。因为下着蒙蒙细雨,这次活动的规模并不大,只是勾画出了其中的几个主要村庄作为必经处。天还没全黑,村民们都已早早在扛台阁的必经之处占好位置翘首企盼队伍的到来,无论是街口还是建筑物的阳台上到处都是黑压压的人群,衬着锣鼓喧天的音乐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焦急、期待的小火苗燃烧在空气中,我也被这种莫名的激情所打动,格外期待这让大家都如此盼望的活动。“来了,来了”,不知道谁喊了一声,大家都循着声音向缓慢移动而来的光点看去,盼望着,盼望着,鼓点和锣声夹杂着发电机的嘈杂一点点被放大,黑夜也渐渐被彩灯所点亮,人群再一次沸腾了起来。近十杠台阁沿着石塘古朴的石头街道开始了游行。由发起村的台阁领路,其他各村的台阁紧随其后。每支队伍都由火镬开道,接着是锣鼓队,再接着是每个村的存牌和写着吉语的灯箱,最后是大台阁。灯火通明的台阁在黑夜中格外流光溢彩,粉雕玉琢的俊俏孩子们自然是万众瞩目的焦点,粉嘟嘟的小脸和胖嘟嘟的小身板,穿上合身的戏服,小大人似的端坐于台阁之上,自是戳中了另一番萌点。听外公说,小孩子被选上扛台阁是一件极其荣耀的事情,大家都会在扛台阁时给他们一些礼物作为贺礼。果不其然,沿途的村民跟着台阁纷纷往里塞东西,有荔枝、桂圆,也有些小零食。孩子生性好动,自然是坐不住的,这不,《双凤珠》里的两个孩子被村民的热情所感染,圆溜溜的大眼睛时不时地向底下张望,其中一个孩子干脆站了起来,跟着音乐的节奏咯咯咯地发笑。虽然这是个小小的插曲,观众们友好的哄笑声再一次将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之后的台阁队伍里,不一样的故事穿梭在同一片时空中,《甄嬛传》、《追鱼》、《嫦娥奔月》等等,徜徉于静止的岁月里,百年的历史,千年的故事,流淌在如水的空气中。石塘民居依山而建,蜿蜒的村道颇具落差,扛台阁的壮汉们遒劲有力的肌肉,彰显了靠海人家的勇敢威猛;闪烁在灯光下的汗珠,垒成了几百年悠久的人文情怀;坚挺有力的步伐,走出了天道酬勤的发展之路。终于,灯光渐渐淡灭,声响也缓缓沉寂,有人循着队伍的脚步走上蜿蜒崎岖,有人带着满足的笑容乘兴而归,曲终人散后,不变的是对古老民俗的敬畏与信仰。

  邻居一个老人,他年轻时也参加过扛台阁,经受过风吹日晒的佝偻脊背使我难以把他和有着强劲肌肉线条的精壮汉子们联系起来,他摸着我的头说,自己老了再也扛不动,但每次扛台阁总是会跟着一起走,一直走到结束。人,要念恩才好。在他的眼中,扛台阁意义非凡。“台阁扛了,海水就好,风调雨顺,出海顺风顺水,平平安安,子孙都平安发财……”记忆中的他揉搓着被海风侵袭过的浑浊的双眼,说出了自己身为渔民对大海的深切情感。

  时隔多年,我已经忘记当年台阁中孩子穿戴的服饰,忘记回响在耳边的鼓乐声,忘记当晚有多少个不同主题的台阁,只记得那双岁月侵蚀的眼睛和汉子们的坚毅。无论是对民众还是表演者而言,扛台阁作为不可或缺的节日仪式已经渗入了他们的信仰中,他们坚信这样的仪式会为自己和家人带来平和安康。无论是老一辈的讨海人还是新一代的渔业工作者,面对海洋的敬畏之情让他们创造了这种独特的方式与海洋沟通交流,最后,敬畏自然,敬畏生命,形成了一条链状式的文化习俗迎接着生命的律动。唯心主义的魅力就在于此,精神上的寄托成为生产生活的准则和养料且一直都在绵延发展,根植于传统文化的领土之中。这不仅是传统习俗的魅力,更是几千年文明发展演化的精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