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包历史有多长~看世界各地的人怎样发红包?

 hdosh 2016-03-06



每个人的记忆中,红包和春节都密不可分。还记得小时候的红包吗?烫金封口,漂亮厚实,带着过年的喜气与长辈的期许。“恭喜发财,红包拿来!”想必这也是大家过年时最喜欢说的一句吉祥话了。不过要是有人问你红包的由来,你要怎么回答呢?

“压祟钱”与“压岁钱”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也叫压岁钱,是过农历春节时长辈给小孩儿用红纸包裹的钱。据传明清时,压岁钱大多数是用红绳串着赐给孩子。这种压岁钱多以彩绳穿线编作龙形,置于床脚,此记载见于《燕京岁时记》;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裹。现在泛指包着钱的红纸包。


关于压岁钱,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呢。

传说,古时候有一种身黑手白的小妖,名字叫“祟”(suì)。祟每年的年三十夜里都要出来害人,它会悄悄潜入有孩子的人家,然后用手在熟睡的孩子头上摸三下,孩子就会吓得哭起来,然后就发烧,讲胡话,得病,最后孩子变傻子。

 
 
人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点亮灯火团坐不睡,称为“守祟”。


话说在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将其视为掌上明珠。到了年三十夜晚,他们怕祟来害孩子,就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逼着孩子玩,一直玩到睡下,还放到枕头边。


半夜里,一阵阴风吹开房门,吹灭了灯火,“祟”果然来了。它刚伸手去摸孩子的头,枕头边就迸发道道闪光,吓得“祟”逃跑了。



第二天,管氏夫妇把这事告诉了邻居,一传十,十传百,家喻户晓,纷纷仿效给孩子“压祟钱”,其实呢,这八枚铜钱原是“八仙”变的,他们用这种方式帮父母们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因“祟”与“岁”谐音,随着岁月的流逝,“压祟钱”逐渐被“压岁钱”取代。当然,还有不少其他关于压岁钱的传说,大多大同小异: 给孩子压岁钱用以贿赂或者驱散妖魔鬼怪,以期望保平安。


发展到如今,红包已经成为由压岁普及为一种习俗。因为红色象征好运,所以,每逢婚嫁、添丁、新宅、开工、生日等等......皆发红包。而红包的寓意,也由“驱魔保平安”逐渐代表着对孩子们在旧的一年努力的肯定,以及新的一年对孩子们的期待和鼓励。


各国红包大起底

如今,春节不仅仅是我们中华民族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佳节,除夕守岁、贴春联、发红包等春节特有的习俗也可以在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呢!

韩国小朋友的红包

在韩国,压岁钱通常被称作“岁拜钱“,一般只给到孩子高中毕业之前。有趣的是,长辈们通常是直接给钱,不用信封,用的话也用白色信封。在韩国人看来,白色象征纯洁干净,也象征长辈对晚辈的祝愿。



马来西亚小朋友的红包

19世纪初,很多中国人移居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谋生,称为“跑南洋”。中国的红包文化也随之传到了东南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们过新年也发'红包'了。马来人钟情于青色、兰色和黄色,因此马来西亚的华人称马来人的红包'为'青包'。马来人的青包图案主要有清真寺、可兰经文、民族风情及图案,但大部分少不了一种叫'KETUPAT'的方型糥米棕(用嫩的椰树叶把米包扎成方型)。青包上的祝福词是多为:“恭贺新禧,新年快乐。”



日本小朋友的红包

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有着新年长辈给晚辈压岁钱的习俗。因为不过春节,元旦就成了给压岁钱的日子。与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类似,红包在日本也得到了“本土化改造”,叫做“水引”。



新加坡小朋友的红包

和中国类似,新加坡也保留了春节发红包的习俗。通常,大年初一是小辈给长辈拜年的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红包”日,他们将从父母和长辈那里得到一包用红纸包着的钞票。值得一提的是,初一拜年时家家户户都要带上两个柑橘作为贺礼,寓意“大吉大利”、“两粒黄金”和“好事成双”,主人也要回赠给客人两个柑橘,新加坡人俗称“换橘子”。



网络红包

如今,随着互联网经济的迅速崛起,红包的介质似乎也由一个小小的红纸包,慢慢变成了下面的样子:


人们习惯了用手机发送红包,方便、快捷。但我们相信,红包里面的祝福却一直没变,甚至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它可以是孤独时的关怀、喜悦时的祝愿,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惊喜。还记得那句话吗?科技让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个小小的红包,说不定就能成为你日后美好的回忆呢!



温馨提示

  各位小伙伴,“央视少儿”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奖征集活动,看看还有哪些活动是你喜欢的吧。欢迎点击以下感兴趣的文字链接,进入图文了解、参与。

《动物好伙伴》拼图游戏邀你边玩边学

动物猜图游戏来啦,看看你能答对几个


  了解更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讯,请长按下方二维码,点“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央视少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