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令民 曹氏风筝,授人以渔(全文)

 南阳黄牛100 2016-03-06

文:王媛、潘雯晶、李颖、于恺 图:李晓林、蔡小川、喜子、蒋锋 版式:吴沙沙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孔令民 曹氏风筝,授人以渔

曹氏风筝第二代传人。1979年第一届民间风筝会上,他带着纯手工制作的曹氏风筝走进公众的视野。此后,寓意吉祥、精美好看的曹氏风筝成为北京风筝的主要流派,孔老先生在北京风筝圈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现年68岁的孔令民师傅,是海淀区上庄镇曹氏风筝工艺坊的顾问,现在工艺坊里能够独挡一面的风筝艺人,都是他手把手教出来的。孔师傅既是孔子第76代孙,又是曹氏风筝的传承人,慕名前来拜师学艺的大有人在,但他收徒弟还是守着先人曹雪芹著《南鹞北鸢考工志》时定下的规矩,为那些“鳏寡孤独而无告者”打开一条生路。用孔师傅的话来说,风筝不单纯是玩物,而是授人以渔的手段和方法。

师从百家学手艺

走进孔令民师傅的家,会发现每个房间里都摆着风筝。高达两米多的巨型沙燕“九龙百子”最为醒目,老先生坐在一侧仰着头看自己的作品,说,这一件多少钱都不卖。上了年纪的孔师傅极少自己动手做风筝了,遇到有人来预订,他才会慢悠悠地劈竹条、扎骨架、画绢面,一件风筝论大小,快的要两周,慢的要仨月,才能脱胎成型。“你以为做风筝,会画画就行啦?大错特错。从小我就不是学做风筝的,当年我父亲认识了一帮北京城里的手艺人,什么泥塑、鬃人,还有写书法的,我就跟着长辈们学,打下了做手工活儿的基础。”

孔师傅出身世家,“孔子后人”的身份让他注定有着不平凡的一生。爷爷是清政府陕甘督办,父亲孔祥泽先生熟读四书五经,在当年北平城的国立艺专学艺术。“国立艺专里有几位日本籍教授,我父亲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通过高见嘉十教授,抄写了曹雪芹风筝图谱《南鹞北鸢考工志》,这本图谱改变了孔家人的际遇,从此与风筝结下不解之缘。”

孔祥泽先生抄录的《南鹞北鸢考工志》,是曹雪芹著作《废艺斋集稿》的第二卷。曹公在卷里说明,《废艺斋集稿》是专门为残疾人和穷人提供谋生手段的书,“将扎风筝的手艺传开,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按照这上面记载的口诀制作风筝,孔祥泽很快名声鹊起,自成一家。但因为钦慕曹雪芹为残疾人谋求生计的精神,老先生特意将自己制作的风筝命名为“曹氏风筝”。自打抄录了《南鹞北鸢考工志》,孔祥泽就潜心研究起曹雪芹的风筝图谱和扎、糊、绘、放的工艺歌诀,几十年中一直为风筝技艺、为其中的文化呕心沥血。“我父亲连饭也不会热,钱都不会点,但痴迷了一辈子风筝艺术。”孔令民说。

受父亲的影响,孔令民小时候就心灵手巧。他喜欢玩风筝,当时风筝还属于富裕人家玩得起的东西,所以买不起风筝,他就琢磨着自己做。父亲带着他制作一些简单的风筝,算是入门。做风筝,手要巧。“我从小就喜欢风筝,也喜欢做风筝,但那都只是玩。我们小时候都是自己做玩具的,不像现在的小孩,满大街都是现成的玩具,买回家就成了。为了做一件风筝,我得学扎竹条、学画画,但都很随意,我父亲也没有刻意让我往这方面发展。”一直到1979年,孔令民从河北插队回京,缺吃少穿的窘境令他不得不开始思考谋生手段。当时孔令民在地处大兴、专做玩具的残疾人乡镇企业任技术指导,由于厂子只能做泥玩具,经济效益不佳,为了养家糊口,孔令民便想到了风筝。于是,他开始系统地跟父亲学习曹氏风筝的制作技术。父亲尊重他选择的职业方向,但也告诫他:“如果选择了做风筝,就一定要认认真真,把风筝做好。”孔令民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同样把这句话告诉给每一位上门拜师学艺的人。

孔令民 曹氏风筝,授人以渔

收徒定规矩 不忘先人初衷

孔令民的努力很快见到了成效,1979年在颐和园举办了第一届民间风筝会,他带着曹氏风筝第一次走进公众的视野。人们一下子被这样精致好看、寓意吉祥的传统手工风筝迷住了,纷纷上来询价,孔令民也不知道该定价几何,但他知道自己做一件这样的风筝,每一笔都细细描绘、每一根竹条都调整过无数次位置,并不是随手一糊弄就做出来的。受到了大家的认可,曹氏风筝在京城逐渐打开局面,孔令民想要以做风筝为生的念头,算是实现了。然而就在孔令民认为自己取得了一定成就的时候,父亲似乎对儿子的这个表现还不算满意。“我父亲说了,你个人过好了,不算好,一定要帮着社会上那些残疾人和穷人过好了,那才行。我们谈不上有多高的思想境界,能够了却曹雪芹的心愿,才算做到家。”

父亲的心愿也是先人著书立说的初衷,孔令民一一记在心里。他说,现在那些老手艺的传人总说收徒弟难,其实一点儿也不难。“比如我,就不在大学里收徒弟。你没办法让一个读了四年大学的年轻人放弃他的专业,跟你在这样小的屋子里静下心里画风筝。我并不觉得收几个大学生徒弟是多么值得炫耀的事。相反,你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把眼光放在身边那些下岗职工、文化程度低的人身上,甚至是残疾人身上,你就会发现,这一门扎制风筝的技艺对他们来说重要得多,是真的可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风筝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了。”

孔令民觉得,曹氏风筝不仅仅是在技术上自成一派,更是传承着先人的思想。如果放弃了思想上的传承,那只能说是“虚有其表,难有其魂”。在当前诸多非遗项目后继乏人的情况下,孔令民是幸运的,因为自始至终,风筝都没有太远离人们的生活。虽然城市越来越现代化,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是只要天气好,公园里,草地上,就总会有放风筝的人。有需求就有市场,既然人们这么喜欢风筝,学习制作风筝的人自然也不少。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孔令民成立了曹氏风筝工作坊,但他要求自己的徒弟里要有一定比例的残疾人。他不仅教会他们制作风筝的技术,还给他们发工资。既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又让曹氏风筝后继有人。孔令民在曹氏风筝工作坊里当了三年师傅,享受一年4万元的津贴。时间到了之后,他把“师傅”的位置让了出来,只当个“顾问”,“这样一来我自由多了,想去哪儿就去哪儿,也能让新人有所发展。”现在曹氏风筝工艺坊里有7名固定绘工(其中两名残疾人),2名扎工,时间最长的两年,最短的不过半年,但他们都已经做得有模有样了。“我先让他们分开练习不同的技术,有的专门绘图,有的专门扎骨架,等到他们把各自的技术都练习好了,再开始学另外一项,我们这里不是流水线,培养的不是技术工人,我要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独立掌握曹氏风筝的全部制作技术,做一名手工艺人。”

不过,孔师傅的徒弟里也有“例外”。一年他参加国际风筝会,一位不会讲中文的德国年轻人见过曹氏风筝之后,要拜孔师傅为师。年轻人在中国只有五天时间,孔师傅也不会讲德文,在简单的翻译介绍之后,孔师傅为难地收下了这名外国弟子。“我们不用语言交流,我怎么做,他就跟着怎么做。我一步步地教他,他住在北京,每天来我家里学,依样画葫芦地学了5天,把一件风筝学成了。要是换在平时,28天是最短的时间,3个月是正常的周期。但这个德国孩子用了5天就学到了怎么制作中国风筝。我不敢说他做得多么好,但他这种热爱中国文化的精神让我很感动。”说起这名连名字都叫不上来的德国学生,孔令民非常高兴。他说,德国年轻人走的时候,还从他这儿买走了一件盘鹰风筝。一年后,盘鹰的翅膀折了一侧,这位年轻人托自己的母亲千里迢迢带着盘鹰回到中国找孔师傅修。“他在德国开了一家风筝店。”孔师傅笑着说,眼里充满了幸福感。

孔令民 曹氏风筝,授人以渔

子承父业  中国风筝飞向世界

2003年4月,中国风筝艺人在希腊雅典表演风筝放飞,那天,雅典市长前来助阵,参观者人数达6万多人。为首的中国风筝艺人里,就有孔令民的儿子孔炳彰。别看他是1981年出生的年轻人,但说话做事都透着一股稳重劲儿。曹氏风筝能有今天的声誉,与孔炳彰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说起自己的儿子,孔令民师傅显得非常自豪。“我儿子打小就受人欢迎,每次手工课,他做的风筝都是班上最抢手的。因为我年纪大了,眼睛不如从前,现在家里放着的基本上都是我儿子做的风筝。” 孔炳彰钻研曹氏风筝已十多年,孔令民说:“我们从没逼过他,他学这个完全是出于自愿。”作为爷爷孔祥泽的独孙、爸爸孔令民的独子,孔炳彰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肩上“传承”的担子有多重。在他接班的这几年中,大环境已有了很大的变化,国家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政策越来越具体,曹氏风筝也成了国内外交流的美好信物,孔炳彰就有了更多机会到国外展示、交流曹氏风筝,也把曹氏风筝的吉祥寓意传达得更为深远。

“我和我父亲,都教炳彰做风筝。他第一次做风筝,是在5岁那一年。不过我们两个人的教育方式不一样,看他一件风筝做不好,我可能会比较严厉地训他,但他爷爷是很有耐心的人,口传心授,指出不足。除了技法上的东西,还会告诉炳彰为什么要这样画。”比如,描画夫妻比翼燕的歌诀,有一句叫“互证丹心誓”,绘丹心用哪种“红”都有讲究。最初,孔炳彰发现他的“红”总和爷爷的“红”不一样,爷爷会亲自上手为他调色。爷爷带徒,不光教其“知其然”,更要“知所以然”。例如,为什么画比翼燕要画牡丹?因为燕子交尾正是牡丹花盛开的时候。

在继承家族技艺的同时,孔炳彰还为曹氏风筝融入了自己的想法,有所创新。抗击“非典”那年,孔炳彰花了两个月时间制作了一件“齐天大圣”风筝。仔细看会发现,这是一件分为上下两层的作品,和旧式的平面风筝不一样,让风筝也逐渐立体起来。立体风筝在国外并不少见,但国内的传统手工风筝中,还是少有突破二维理念的作品。因为制作思路的独特,“齐天大圣”获得了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的银奖。这对于年纪轻轻的孔炳彰来说,是个不小的鼓励。在那之后,渐渐地,风筝圈里的人都开始认同孔炳彰制作的东西。奥运会期间,孔炳彰还被邀请到奥运村进行现场制作,体操冠军陈一冰花了三千元买走他的一件“五龙燕”作为珍藏。不少外国运动员看到孔炳彰的制作后,都对中国风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试着拿起毛笔,也想画点东西扎个沙燕。

不过,曹氏风筝的传人也并不是只有孔炳彰一位。孔令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传承不是一个人、两个人能干的,因为这东西不是一个人的,它最初就是教给大家伙吃饭的营生。儿子的成就固然令孔令民高兴,但他还是孜孜不倦地把“授人以渔”的工作进行到底。手工风筝并不便宜,有些人觉得风筝太贵,孔令民就会说:“那我教你做,等你学会了,同样也可以制作出你喜欢的风筝。”越多人学,老先生越开心。在他眼里,曹氏风筝的前景还有无限希望。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费保龄 道不尽的曹氏风筝

1 9 2 8 年1 月出生, 现居北京。与曹氏风筝第一代传人孔祥泽先生共同致力于保护、恢复、传播曹氏风筝的画诀、扎糊诀、图谱。著有《曹雪芹扎燕
风筝图谱》,并入选“中国最美的书”。

86岁高龄的费保龄先生和老伴儿住在天坛东门,15平方米的平房里摞起高高的硬纸盒, 里面装着的全是他几十年来画的燕儿。“ 燕儿”是费老玩了一辈子的游戏,他的燕儿不长羽毛,竹篾的骨架绢丝的血肉,五彩的颜料把它们描摹得眉目传情,他的燕儿叫“扎燕”。“你别看他画风筝时这样,放起风筝来,带劲儿着呢。手指头把线抖几抖,风筝就上了天。”老伴指着老头儿说。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刘宾 宫廷风筝飞入寻常百姓家

北京宫廷风筝世家第三代传人,三石斋风筝主人。制作的风筝以精、细、雅为主要特点,入选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将现代技术融入传统手工风筝制作。

位于地安门西大街的三石斋风筝店, 是北京硕果仅存的传统手工风筝店, 推门而入, 琳琅满目的各式风筝挤满了不大的店面, 老北京的氛围扑面而来。老板刘宾是这家店的第三代接班人, 他的曾祖父就在宫廷里为王公贵族的公子哥儿做风筝, 祖父刘汇仁把风筝技艺传了下来。从小看着爷爷做风筝的刘宾, 长大后接起了爷爷的班,他大概是北京城里最年轻的风筝手艺人了。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魏国秋 生活的意义就是放飞

天津“长清斋”风筝魏第四代传承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幼年受家庭环境熏陶,18岁随祖父魏慎行、父亲魏永昌学艺,系统地继承了“风筝魏”的制作技术,并在全面继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创新,从而设计制作的风筝既传统又现代。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杨红卫 养活艺术与自己,才是传承的意义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潍坊风筝代表性传承人,潍坊杨家铺“风筝王”杨同科之孙女。多次赴德、美等国家孔子学院讲学。2012年,参加中国非遗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荣获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齐鲁文化之星等称号。

追风筝的人   鸢飞传承人的坚与守

李进浩 艺痴者技必良

8 0 后。潍坊“ 城派” 风筝传承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韩福龄的入室大弟子。经典的潍坊风筝“龙头蜈蚣”、“大苍鹰”等都深得师傅韩福龄真传,曾多次到香港等地展示、讲演。

netease 本文来源:玩家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