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慈恩| 幸福职场—和谐婚恋与工作、家庭平衡技巧【幸福人生研习社3月4日演讲实录】

 昵称30501711 2016-03-06

点击标题下「幸福人生研习社」可快速关注!


我们关于离婚的最好希冀是:离了还是好朋友,散买卖不散交情。但是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可能。电影《非诚勿扰》里,离婚仪式也是稳步向前的,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美好的期待和祝愿。生活中,我们对婚姻最好的祝愿是白头偕老,但是我认为婚姻跟幸福无关,只关乎个人内心的愿望,我们要抛却婚姻是必需品的想法。


1
门当户对


一般人如果走到离婚,就会进入到双方无法接受对方的状态。两个人的相遇是绝对的必然而非偶然。门当户对重要吗?大家一般都认为很重要,因为两个人的价值观要一致。但我接触过的案例中,有双方价值观完全不同的,夫妻却能非常恩爱美满地生活在一起。我所理解的门当户对,是家庭背景和生活习惯的一致。


思维离行动有三秒的时间。但是三秒的时间其实很长。往往思维决定的事情,行动却决定不了。如果我们能做到思维、下意识和行为一致,我们就能达到身心灵一致。婚姻也是如此。古人提出门当户对,是因为发现婚姻中,如果两个人更加匹配,就会降低相处的难度。但是现实中,经常是条件、习惯非常匹配的两个人反而没有感觉,也就是无法进入对方的亲密范围。


现代的女性越来越能顶半边天,能力变得越来越强大。这个世界看似变得更加丰富,可是某些问题反而变得更尖锐了。因为我们更少地花时间在照顾自己的心灵情感方面的诉求了。同时,我们在某些方面养成的习惯在其他方面会将它延伸出去,我们越重视哪方面的效应,就会忽略其他方面产生的影响。这就让很多职业女性在家庭关系处理方面形成障碍。


如果有一个这样的软件,可以勾勒出你所想要的对象的形象,帮助你找到最合适的另一半,你会想要吗?很多父母就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女找到最合适的另一半。如果现在你把自己当成单身状态,想象一下自己心目中的另一半,你遇到的人是符合自己期待的吗?现实情况是,真实和想象总是不一致的。


爱情是成人世界的奢侈品。人们往往会说,不要去追求爱情,回归现实才是要点。其实,不管爱情是不是奢侈品,只要我们对它存在期待,就证明我们一直在追求它。为什么结婚后,女孩得到的关爱,总是比结婚前少很多?


2
什么是合适的爱人?


什么才是自己最合适的爱人?是性格互补的吗?你是慢性子,就会想找个执行力强的人;你是内向的人,就会想找个性格开朗的人。可是当生活中你遇到一个性格完全互补的对象时,你不一定会想跟对方在一起。


恋爱的时候,我们都想要把自己最完美的一面展现给对方,男性会展现有力量的一面,女性会展现自己柔美妩媚的一面。于是我们都努力想要做对方喜欢的那种人。可是进入家庭后,一切都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不再努力保持对方喜欢的样子。


撒娇是婚姻中的生化武器,却不能改变婚姻问题的实质。有位女士把丈夫的钱管得非常死,一旦对方出差,立马奔去对方入住的宾馆,美名其曰“撒娇就好了”。但其实,这种方式会让对方得不到自由和尊重,只能感觉到你在无所不用其极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3
关于等待


女性总是很看重男性的等待,因为这表明了一种感情上的坚贞。不丹国的国王等待他的妻子等待了十四年。男性都在等待自己心仪的女性。但是他们往往没有坚持。因为:1、男性总是想把自己最完美的事物给予女性,但是如果他们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他们就会不敢追求自己的爱人。2、作为男人,他们的第一任务是繁衍,他们必须对父母有交代。即使他们自己想要等待,也无法反抗父母和社会的要求。


4
恋爱之找补模式


女性在婚姻感情中,往往会做一些寻求证明自己被爱的事,我们称之为“作”,其实这就是一种找补的模式。在童年遭遇的情感遗憾,就会在成年之后努力找寻和弥补。这种补充是存在于我们潜意识里面的。找意外:我有位朋友,父亲车祸去世了,家人不允许她看父亲的遗体,她坚持冲进去看到的却不是她脑海中的父亲形象,于是成年后找的对象都是与父亲一致的形象。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对父母的管制形成了一种防御机制。防御机制都是下意识地防止某些事情发生,然后在缝隙中寻找自己的阳光。在寻找爱人的过程中,我们就会不自觉寻找让自己抽离的点。不管男女,当生活变得枯燥乏味时,都会努力寻求丰富浪漫的生活形态。


1)  求虐模式

这是一种讨好的形态,标志语是“都是我的错”“是我不好”“对不起”。这种模式形成的机制是:孩子在小时候都会或多或少被家长强制性达到某种目的和要求,孩子会把被压制当成一种爱。所以会有长大后找了渣男的女孩,一再受伤害却不懂得抽离。


2)  求证明模式

强烈的付出感。标志语是“我这么忍辱负重”“我这么爱你”“我做了一切”。这种模式下的人在做任何决定时都会寻求另一半的认同,努力让对方看到自己的付出,下意识里就在对方说:我这么好,你更要好好珍惜我,好好对待我。但是这种爱会让另一半不堪重负,想要逃脱。


3)  求接受模式

标志语是“哪里做得好给我看看”“你应该这样做”“你那样做是错的”。潜意识里我们是想要用这种方法证明自己。这种人在工作中会偶然爆发出打鸡血的状态,但是很快会出现瓶颈,因为他们只是在单方面证明自己。在婚姻中,他们总觉得没有人可以信任,总要指出对方做的不对的地方以证明自己的优秀。这种模式会让对方始终处于被比较的感受。


4)  求扎针模式

标志语是“我就说了不应该这样”“不可能完美但是一定要完美”。这种人很容易找出别人的毛病和缺陷,有很强烈的控制欲望,凡事都以完美为标准要求别人。他们最大的能力就是搜集证据,证明对方的不足。跟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就会很辛苦。

5
恋爱之找伴模式

 当有人循序渐进进入自己的私密空间,慢慢就会成为习惯,最后就可以生活在一起。男性相对于女性更开放。


每个生命都渴望通过另一个自己找到自己。爱得起自己的人才能爱得起别人。开启找补模式之后,所有的需求都会变成婚姻中的诉求,我们会通过要求对方做什么来达到自己的心理满足。男人渴望找到好姑娘,出得厅堂入得厨房,女人希望找到能够依靠的强大对象。双方会在婚姻中发现跟期许的差距,于是矛盾丛生,痛苦丛生。

6
恋爱标准

1)外貌协会标准

2)社会能力标准

3)性别魅力标准

4)自我信念标准

7
婚姻就是生命

有的看法是,婚姻是两个生命进入同一个空间成为同一个生命。“你的事就是我的事”,任何一个人遇到的问题都是大家的问题。我们往往在情绪好时会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有问题时就会推脱纠责。但是好的婚姻应该是共同承担所有的问题。有位女士是家庭主妇,丈夫在华为研发部工作,有一天,丈夫回来对她说:公司来了个女博士,她对我说,让我把所有的财产都给你,跟她一起生活。这位女士听过后,很平静地说:你需要我帮你处理这件事吗?之后丈夫将女博士的电话拨通,她接到电话后说:

 

家暴的形式有两种,肢体暴力和心理暴力。对于婚姻来说,没有多少铁一般的必须要分开的理由。不过是两者的标准和尺寸不同,不停地想要对方改变。不管和谁在一起,你都会遇到各种问题。我们要做的,应该更好地梳理自己内心的诉求,梳理双方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想要找寻完美的另一半。

8
婚姻十年

婚姻十年是要么分开要么重生的关键时期,这时候谁都不轻松。只要你感到痛苦,你要明白,谁都在难受。问题产生时,男人们通常会保持沉默或者逃离出去,这是他们的习性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往往女人们会觉得只有自己在难受,所以只有自己在付出,自己在受累。其实到后面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在难过。人的趋利避害本能会让我们希望自己和身边每个人都美好,所以当身边有人难受时,自己也不会好过。

 

如果没有真正了解婚姻的实质,就贸然脱离一段婚姻,再重新进入另一段婚姻,那结果往往解决不了问题。每一段缘分都是我们自己吸引来的,每一段缘分都是必然而不是偶然。缺乏安全感的人会寻求让自己足够有安全感的人。我们的过往永远会在未来某一天的某件事上显露出来。所以,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就是改变自己。如果你自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那么世界就一直让你不舒服。如果你只能看到伴侣身上的缺点,那一定是你自己的问题。


9
超越了痛苦就是另一番天地


夫妻双方的沟通只是为了倾诉,而不是解决问题。掌握了正确的沟通方式,就能超越痛苦。默契的沟通是从认可开始的。只有互相认可理解,才能通过沟通获取心灵需要的满足感。


10
婚姻的目标


什么样的婚姻是好的?——恩爱、理解、甜蜜、默契。

什么样的伴侣是好的?——呵护、疼爱、关怀备至、善解人意。

每个人从出生到老去,每时每刻都渴望被安抚。等待被爱抚不如主动去爱抚对方。主动去拥抱主动去安抚,你也会得到相应的回应。

什么样的家庭是好的?——自力更生、尊重独立、父慈子孝、和谐温暖。

孩子所表现的一切都是父母、家庭对孩子输入程序的体现。




11
家庭幸福的六个密码


1)无条件的信任

无条件的信任很难,所以我们应该把所有的信任和爱浓缩到两个人在一起的空间里。至于外部的空间,不必去管,因为硬要管控那些空间,对自己也是一种伤害。因为越管越会觉得对方不可信任,觉得这个世界是可怕的,觉得自己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心愿,但是不要去要求。猜测和缺乏信任是痛苦的根源。我们的猜测和不信任是出于自身的防御机制,

 

2)不理解时尊重

尊重就是允许对方成为自己,以自己的方式呈现自己。这很难做到。因为当双方意见不统一时,往往就失去了尊重。尊重不是用在两人情感发展很好的时候,而是发生在两人矛盾尖锐的时候。因为有时候想要做到尊重,会让人面对来自主流社会的极大的压力。

 

3)以快乐为导向

在面对矛盾时,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我想得到什么?我希望这件事情去往哪个方向?如果没有采取好的方式,我们所做的事情很可能是把对方往外推。你为什么要付出?是因为想要愉悦自己,让自己得到认可。我们必须要认识: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为自己而奋斗。认清楚这一点,我们所做的事情就会以快乐为导向。

 

4)真实、感恩

每一段婚姻都是来成就自己、成长自己的。痛苦终将过去,但是从中你能获得什么,因人而异。如果这个过程中你不断在寻找自身的问题,那你的收获将会是最大的。

 

5)女人——自我价值实现

女人独立的不仅仅是能力。工作对女人来说不仅是能力的体现,其中还有很大的乐趣。女人想要工作是因为这是独立生存能力的体现。同时,我们要善于找出对方是身上打动自己的点,并予以肯定,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6)男人——雄性荷尔蒙,并不是为讨好女人

男人分泌雄性荷尔蒙,是为了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职责、担当、勇气和力量的证明,而不是为了讨好女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完成社会对他们的鉴定。在婚姻中男人往往会呈现出这样的状态,以工作为目标和重心。男人们都希望在某个板块里面是他们说了算。




12
成长在经历中


我们往往会在组建家庭时,不自觉地沿袭父母的方式,我们应该做的,是在成长中发现自己,在经历中成长。痛苦是通往幸福的不二法门。每个人都应该审查自己的过去,修正自己的现在,才能拥有美好的未来。


13
情感的五重需求


1)归属

每个人都希望找到自己背后的支持点,只有属于群体的时候才不会孤单。归属于群体是幸福的,因为你的背后有力量。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归属是每个人的诉求。给对方营造归属感,你们就会成为最好的夫妻,最好的朋友。

 

2)认可

每个人都渴望认可,渴望向父母家人证明自己。无论在外受到任何挫折,都能在家庭中获得认可。

 

3)包容

4)理解

5)欣赏



结语

我们要做的,应该更好地梳理自己内心的诉求,梳理双方存在的问题,而不是想要找寻完美的另一半。幸福一定是制造出来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