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文===三段式过流保护

 山有德水无沙 2016-03-06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电流I)
反应电流增大而能瞬时动作切除故障的电流保护,称为电流速断保护也称为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
1.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最大运行方式与系统最小运行方式   
最大运行方式:就是在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短路时,系统等值阻抗最小,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的运行方式。
最小运行方式:就是在同样短路条件下,系统等值阻抗最大,而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的运行方式。
   (2)最小短路电流与最大短路电流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三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大,称之为最大短路电流。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两相短路时,通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为最小,称之为最小短路电流。
3)保护装置的起动值
对应电流升高而动作的电流保护来讲,使保护装置起动的最小电流值称为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
4)保护装置的整定
所谓整定就是根据对继电保护的基本要求,确定保护装置起动值,灵敏系数,动作时限等过程。
2、整定计算
1)动作电流
为保证选择性,保护装置的起动电流应按躲开下一条线路出口处短路时,通过保护的最大短路电流来整定。即  
IdzId.max=KK Id.Bmax     式中可靠系数KK =1.2~1.3
结论:电流速断保护只能保护本条线路的一部分,而不能保护全线路,其最大和最小保护范围LmaxLmin
(2) 保护范围(灵敏度KLm)计算(校验)
《规程》规定,在最小运行方式下,速断保护范围的相对值  Lb%>(15%~20%)时,为合乎要求,即

3)动作时限
无时限电流速断保护没有人为延时,在速断保护装置中加装一个保护出口中间继电器。一方面扩大接点的容量和数量,另一方面躲过管型避雷器的放电时间,防止误动作。t=0s
3、对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
优点:是简单可靠,动作迅速。
缺点:(1)不能保护线路全长;
2)运行方式变化较大时,可能无保护范围。
注意: (1) 在最大运行方式下整定后,在最小运行      
方式下无保护范围。
二、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电流II)的电流速断保护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按与相邻线路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且以较短时限获得选择性的电流保护。
1、工作原理
1)为了保护本条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保护范围必须延伸到下一条线路中去。
2)为了保证选择性,就必须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带有一定的时限。
3)为了保证速动性,时限应尽量缩短。
2、整定计算                                            
1)  动作电流   
电流定值整定原则:不超出相邻段保护范围,习惯上讲:配合。


                  
为确保能够保护全长,灵敏度:  
注:若存在多个相邻元件,应分别整定,取大者。

Klm≥1.2,是因为考虑了以下不利于保护动作的因素。
a)可能存在非金属性短路,使短路电流Id较小;
b)实际的短路电流小于计算值;
c)电流互感器有负误差,使短路时流入保护起动元件中的电流变小;
d)继电器的实际起动值可能有正误差,使IdzJ变大;
e)考虑一定裕度。
思考问题:灵敏性不满足要求,怎么办?
解决方法:
a)与下一条线路的限时电流速断相配合
  

b)动作时限比下一条线路时限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时限高出一个时间阶段△t,即
  (2)动作延时
为保证选择性,要加延时。
                 
         
                (2030ms(6080ms)   10ms

3、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评价                     
(优点)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结构简单,动作可靠,能保护本条线路全长。
(缺点)不能作为相邻元件(下一条线路)的后备保护,受系统运行方式变化较大。

三、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电流III段)
定义:其动作电流按躲过被保护线路的最大负荷电流整定,其动作时间一般按阶梯原则进行整定以实现过电流保护的动作选择性,并且其动作时间与短路电流的大小无关。
1、 工作原理
反应电流增大而动作,它要求能保护本条线路的全长和下一条线路的全长。作为本条线路主保护拒动的近后备保护,其保护范围应包括下条线路或设备的末端。过电流保护在最大负荷时,保护不应该动作。
2、整定计算
III构成了主保护
             当地后备 近
作用:后备  
                              远方后备 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