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

 金色的太阳32 2016-03-07

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

你苦于老大不小一事无成?你常常事倍功半?你觉得自制力天生,无法培养?我们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实现自己的目标,请看progressfocused.com博主Coert Visser对《成功,动机与目标》作者Halvorson博士进行的访谈。

海蒂·格兰特·霍尔沃森(Heidi Grant Halvorson)博士,实验社会心理学家,《成功,动机与目标》的作者。霍尔沃森以优异成绩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并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其研究领域为动力及目标达成。

霍尔沃森主要研究人们如何对待挫折和挑战,以及目标是如何影响这一过程的。在成功与自律、自我意识等方面,她已发表数篇论文。同时,她与戈登·莫斯克维兹共同编著了学术手册《目标心理学》。

在本篇访谈中,霍尔沃森提出了关于我们如何聪明地制定目标并实现目标的精彩见解。

天赋不决定成败

Coert Visser: 在书中您提出了一个也许让很多人惊讶的观点,也就是:「如果你对成功有所研究,你首先发现的一件事就是,天赋对成功的影响是出奇的微弱」。您可以对此解释一下吗?

Halvorson:许多人,尤其是美国人,都喜欢将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归结于一些固有的能力————他们相信有些人生来就是聪明或是天赋秉异,有些人生来就非如此,而这些决定了谁将取得成功。

这种想法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几乎没有证据表明人们天生就具有很强的能力。虽然聪明的父母常常也能生出聪明的孩子,但聪明的父母给孩子的远远多于他们的染色体。他们与孩子有更多的对话,给予他们更多更好的学习机会,他们强调教育与成就的价值。简而言之,他们给自己的孩子们变得更加聪明的机会。从很多研究结果可以发现,那些相对贫穷或不怎么富裕的孩子如果也有机会在同样丰富的环境里学习,他们智商测试的分数将大大提高。所有能力都是非常可塑的,能力的提升来自于经验和努力。

第二,无论你觉得能力从何而来,能力只是解决问题的一小部分因素。研究表明,在你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程度、坚持、投入和战略更能决定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自律和在困难出现时的不放弃,实际上比IQ更能衡量一个人的成就,这种成就也包括考试成绩和大学绩点。

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

为什么成功了却感受不到快乐?

Coert Visser: 说起成功,在书中您提到,有些成功能帮助你获得持久的幸福,但有些成功并不能。哪些成功是有价值的,哪些没有?原因何在呢?

Halvorson:当实现了一个长期追寻的目标,每个人都是快乐的,至少瞬间是快乐的。但几十年的研究表明,要实现真正纯粹的幸福快乐,我们所追求的目标要满足人类三方面的基本需求,那就是归属感、胜任力和自主性。

归属感是指与他人有关联,以及能获得他人帮助的感觉。每当我们要建立新的关系,或是要维持或加强已有关系,又或是帮助有需要的人时,我们都在追求目标以满足自己对归属感的渴望。

胜任力是对自己有益处的感觉,也就是说,你拥有为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采取行动并带来益处的能力。每当我们要学习新东西、发掘或巩固一项技能,或是挑战自己以发挥更好表现时,我们追求的目标都是提升胜任力。

自主性是指采取那些能反映自己的喜好或价值的行动和选择。当我们是因为一样东西有趣或是有意义才去追求,当我们仅仅因为「感觉到位」就采取某种行为方式,我们就是在满足自主性的基本需求。(另外,不是只有单打独斗或者只追求完全自私的目标才叫实现自主性。与他人合作或为他人服务也会让我们真切体会到自己的价值。)

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

有些目标无法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比如追名逐利、贪图富贵、渴望权力等等。这些目标尽管都很普遍,但都是想在别人眼里获得认可和自我价值,而不是从内心找寻真正的自己。追求这些目标中获得的快乐稍纵即逝,因为你并未得到真正需要的。

你是「表现型」还是「进取型」?

Coert Visser: 我觉得您的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很有启发性,就是您认为年轻人应该更关心「变得更好」,而不是「当下最好」。请问您怎样向教师和家长解释其含义,说明它如此重要呢?

孩子们在课堂(或操场,或其他类似场所)追求的目标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些孩子是如何应对困难的。他们之间的最大区别是,有的孩子的目标是做到当下最好,而有的则关注怎样做得更好。「当下最好」的孩子试图证明自己已经有多么聪明,而「变得更好」的孩子关注于开发新的技巧和能力,使自己更加聪明。

研究表明,用「变得更好」的思维方式来看待目标的孩子会在多个方面获益(这些孩子在数学测验考得不够理想时,会将之视为更加努力的信号,而不会觉得自己天生不擅长数学)。他们觉得课程资料非常有趣,认为学习充满快乐,因此会更深入阅读。和追求「当下最好」的孩子相比,他们更少焦虑和抑郁,并且动力十足,遇到困难更容易坚持,更有可能逐渐进步。

孩子们在为某事努力时,要告诉他们这是一个「学习新技能的机会」(大胆使用「有趣」、「够酷」、「有用」等词汇激励),而且肯定会「逐渐进步」,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孩子向「变得更好」转变。当我们感觉自己被他人评价或与他人比较时,大部分人会快速采用「当下最好」作为目标,所以要注意,有些善意的鼓励,比如「我相信你你肯定能成为班上最棒的」反而会传达错误的信息。

尽量避免拿你孩子的表现和其他孩子比较(会滋生「当下最好」的思维方式),而应当从任务的完成情况(如回答正确的题目数量)或者孩子自身的进步(如跟上次测试相比有没有进步)评估他的表现。当知道自己的行为受到某种特定方式评估,你就会将任务理解为:要么是」和他人竞争,要么是为了自己的进步。

给孩子反馈时,应当始终关注那些他有能力改变的行为。评价孩子的表现时,讨论的应该是那些他可控的要素,比如他付出的努力程度和花费的时间,或者使用的学习方法。帮助他搞清楚哪些需要提高,以及怎样提高。这会让他在追求目标的路上即使抓不到要领时,仍能保持积极和自信。

最简计划模式

Coert Visser: 这些建议对家长很实用。不过,关注个体目标的实现也很有趣。据我所知,一种被称为「如果……就……」的计划制定模式非常强大,是这样吗?

Halvorson:我个人非常热衷于制定计划。特别是「如果……就……」的计划制定模式,有助于我们实现各种目标。100多项研究表明,从饮食、锻炼到谈判、时间管理等方方面面,提前决定在何时何地迈出实现目标的特定步骤,都会将成功的几率提高到2到3倍(如:如果我饿了想吃零食,那么就选择水果、蔬菜等健康食品)。

举个例子,某次研究中,研究人员以计划做乳房检查的妇女为对象,让其中一些人制定「如果……就……」的计划,规定如果在时间和地点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去做乳房检查,结果发现接下来的一个月,这些人全部如约达成目标,而没有做这种计划的人只有53%完成了目标。类似的结果还出现在宫颈癌检查(最终完成检查的比例:有计划的占92%,无计划的占60%)和健身计划坚持中(有计划的占91%,无计划的占39%)。

这样的计划效果这么好是因为它非常契合大脑处理预判事件的机制。人类非常善于将信息编码为「如果A,那么B」的形式,并使用这种预判指导我们的行为(通常是无意识的)。当你计划在何时何地采取行动时,大脑会将「假设的情形或信号」和「之后的行为」联系起来。在你没有察觉的情况下,大脑会不断扫描当下的环境,观察计划的「如果」情形是否出现,大脑会捕捉住关键时刻,即使你在忙着做别的事。

大脑中「如果」的情况一旦发生,之后的行为就会自动触发。因为大脑已经知道要做什么,现在不需要有意识地思考便可执行计划。「如果……就……」形式的计划有时被称为培养「瞬时习惯」。不同于其他习惯,「瞬时习惯」帮助而不是阻碍我们实现目标。

成功动机与目标: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霍尔沃森访谈

影响他人目标的策略

Coert Visser: 假如您现在是经理或教师,希望员工或学生和您达成一致的目标,您会怎么做,同时又不剥夺别人的自主性和胜任力呢?

Halvorson:这个问题很重要,如果目标是自由选择的,会激发人们的内在动力——喜欢自己做的事,觉得很有趣,付出更多努力,容易坚持。可事实上,是我们(作为父母、教师或经理)在分配目标,怎样给他人一种自由选择目标的感觉呢?答案是创建一种能够选择的感觉,使用下面三种策略:

首先,确保他们明白分配给自己的目标为什么有价值。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仅是告诉他们需要做什么,而不会花时间解释目标为什么重要,如何为长期愿景服务。如果不明白将目标放在第一位的意义,也就不会真心为一个目标付出。即使你很清楚目标的重要性,也不要假定其他人也这么想。

其次,如果可能的话,允许他们决定实现目标的方式——让他们觉得自己可以选择,这是激发内在动力的前提。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和能力定制方法,会加强对当下局势的控制感。这些都有利于提高做事水准。

最后,假如你必须同时指定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就试着让他们能对任务的外围要素做决定,从而产生能够自主选择的感觉。比方说,你的员工需要参加周会以增进沟通和协作(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法已经确定的情况下),你可以试试让员工轮流决定每周会议的主题,甚至是决定中午吃什么。假如你的孩子正餐时不想吃蔬菜,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想吃的蔬菜。研究表明,对任务外围要素做决定的能力可以产生自主选择的感觉,即使这些选择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与目标本身也没什么相关性。

聚焦进取型目标

Coert Visser: 大约10年前,出现了旨在补充心理学科学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通过研究积极的人类行为,它试图理解和发现构建朝气蓬勃的个体、家庭和社会的有效手段。您的书可以被认为是一本积极心理学书籍吗?您认为自己是否是一名积极心理学家?

Halvorson: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不太确定以这种方式定义自己和工作是否准确。我对帮助人们更好地成长、更高效地实现目标确实很感兴趣,从这个角度看,我是一个积极心理学家,我的书也是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但是,我的部分工作也包括发现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错误,以及发现在提升之余妨碍快乐的那些信念。最后,积极心理学的使命是促进心理学研究领域的平衡——如同关注痛苦般关注快乐。我对此非常赞同。

Coert Visser: 明白了。您的书能成为心理学从业者和学生的必读书目,正是因为您总结了目标的制定、推进和实现等方面易读且最新的见解和技巧。能否谈谈您当前的研究兴趣?还有,哪些目前尚未得出结论的问题您希望能亲自探索或看到有别人探索?

Halvorson:我最近在研究开发一些简单有效的干预措施,来让青少年和大学生的目标聚焦于「变得更好」(进取型目标),而不是「当下最好」(表现型目标)。这些措施受「目标传染」的概念启发(我在《成功》一书中讨论过,我们仅仅观察他人追求目标的过程,就可能会「感染」相同目标)。)迄今收集到的数据显示,这些干预措施不仅能有效提高大一学生的成绩,也有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总而言之,我非常有兴趣去寻求能最大化利用所有目标内在机制的理论知识的方法,希望看到更多专注于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研究。

翻译:Tess, Liuwei

校对:nirvanafish,高鹤

相关文章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