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楚北一叶 2016-03-07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周瑞文是新中国培养起来的一代油画家,就像他的同时代人一样,在他的身上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时代所留下的明显的印记。在从事艺术的四十多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这些反映了他的艺术心迹的作品,使我们可以完整地看到他在不同的时代和历史时期里对艺术的思考和对自己的艺术道路的探索。他的人生历程和艺术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艺术一往情深的执着追求,反而成为他探索自己艺术的有益资源,使他在人生的际遇中不断地从生活中汲取养料,不断地保持与时代的密切联系,从而不断地推进对艺术的理解和思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从他的作品看,我们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考察他的油画心迹,或者说这也是他的艺术发展的三个主要阶段。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诗意江南

 作为一个生长于浙江、在江南山水哺育下成长起来的画家,乡土意识始终是周瑞文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起,周瑞文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乡土写实主义的余续中开始了对家乡山水的关注。他关注的不是乡土批判,也不是一般的乡土猎奇,而是在这里收拾起了散落的儿时记忆和对江南的深厚情感,在对江南的阐释和歌颂中表达了他对家乡的认识和理解,这同时也是对一种文化的再阐释和再理解。他在这个过程中塑造了一个深藏在心底的诗意的江南形象。

 对乡土的野趣或乡村的原始美的表现是周瑞文那些传递诗意江南意象的作品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溪边废弃的小船、河岸上荒茂的野草、水中闲逸的鹅群和小路上瞒姗而至的水牛,这一切构成了一幅幅诗意江南的画卷,其浓浓的乡情给观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抒情、诗意的田园牧歌式的画面犹如人间仙境,令人神往。江南的渔篓是再普通不过的了,可我们在 《渔篓》一画中体会到的不是劳动的艰辛,而是作为自然一部分的诗化的生活。在像《悠悠故乡情》、《青青河边草》、《彩霞满天》、《运河人家》和《芦塘清趣》这样的作品中,江南的自然美好象俯拾即是,随意拈来皆成画趣。在这样的作品中,周瑞文特别注重意境的营造。无论是直接写生的作品,还是经过改造的画面,无论是乡村田园,还是乡镇水乡,他都特别突出了这一点。尤其在那些乡野景色中,他总是把对大自然本身的美的呈现尽情地展露出来,显得静谧而幽深、恬淡而诗意。但我们又同时能够感到,在这自然之美中透露出的是作者的乡土情感与美的理念,或者说,就是作者“美”的理想的实现。显然,周瑞文的真正意图还并不仅仅在对江南乡村的野趣和原始美本身的再现,而更重在透过自然本身的美的揭示来表达他心目中的江南的内在之美。这在他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早期江南风景画作品《水巷深深》中就已经明确表现出来。水乡是江南景色的典型代表,那蜿蜒曲折的河道、依水而建的房屋,处处透露着江南的灵气和秀美。这是一种文化,一种代表了以“天人合一”为圭桌的中国哲学和古典美的理想。周瑞文正是试图通过江南景色的描绘而付之以形象化的诊释。

 江南的美并不是单一的,而是在秀美和灵动之中充满了多样性:它有时烟氯朦胧,有时又清丽通透;有时妩媚而阴柔,有时又在柔美中带着刚健。所以,如果仔细观察周瑞文的作品,其实我们又可以看出他对江南的诊释还进行了多方面的形式上的摸索。可以说,周瑞文很早就开始了对艺术的形式和语言的关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现代主义大潮中,他也和许多中年艺术家一样在其写实主义的传统中寻找新的表现的可能性。他参加浙江优秀美术作品展览的《老酒》(油画,1985)一画就是一个例子。在这件作品中,尽管题材并没有脱离他以前的路数,但他那种负片式的表现方法却给当时的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后来的《临难不惧的斗士 ― 邓演达》(油画,1987)和《经纬 ― X年X月X日》(油画,1989 )等作品中,他的语言更加简练,甚至其中的某些元素已具有了象征的意味。所以,当他开始乡土江南的作品创作时,同样没有忘记对江南的多侧面、多样式的展现。一般而言,周瑞文多以细腻的笔法描绘江南景色,这也是产生其作品的诗意情调和抒情性的主要原因之一,但在像《悠悠故乡情》、《矣乃一声》、《玩伴》、《乡间小道》等作品中,对象又被他处理的整体而凝重。此外,《冬日牧歌 》的洗练、《北湖春色》的旷远、《江南雪雾》及《有霜的早晨》的静谧等,都呈现出不同的形式特征。光也是其作品中常用的语言因素。这里的光既赋予江南景色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二清丽、明媚、疏阔,而且也构成了画面语言的一部分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像《雷阵雨》(油画,1995一2005)中的用光就已使作品具有了舞台剧的效果,在对多雨的江南忠实记录的同时,又产生了一种浪漫主义的意味。文/高天民(高天民,博士、著名美术评论家、油画家。
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潘天寿纪念馆副馆长、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理事)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的油画心迹 - 石墨閣 - 石墨閣

周瑞文简介

瑞文 1999 周瑞文 1945年4月出生,浙江海盐人。擅长油画、美术评论。先后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和浙江美院油画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国际文化美术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浙江油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杭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浙江开明画院副院长、浙江雕塑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美术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美术学院成教学院客座教授。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及国际美展,并被一些艺术机构收藏。

1945年出生于中国浙江省海盐县一户农家。1961年9月起,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附中学习四年绘画。1965年9月,考入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1973年7月,作品入选浙江省美展。1996年6月,任《美术报》副总编。2006年3月25日,当选为浙江省国际美术交流协会常务副主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