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摄影枕边课(1):你能把自己放多低?

 梁思琳 2016-03-07


熟悉【娃游记】的朋友都知道,豆果妈的游记里,单反片是妈妈拍的,手机片是爸爸拍的。朋友圈里也早已行成共识:爸爸的手机片远胜妈妈的单反片。


为了不让豆果妈过于自惭形秽和掉队,豆果爸开始给豆果妈开小灶,于是就有了这些【枕边手机摄影课】。

课程信息
1、课程内容:关于手机摄影的balabalabala,想到哪儿说到哪儿。

2、课程资料:豆果爸的手机照(正面教材)和豆果妈的手机照(反面教材)。

3、课程形式:半躺在床上,举着手机叽歪叽歪。然后写到公众号上。

4、课程周期:不定时,豆果爸“师”性大发期间。


这一天,豆果妈又在朋友圈发了一组豆果爸拍的手机照,不由得忿忿不平起来:“为什么你用手机拍的照片这么多人手工点赞?为什么我拍的就无人问津?!”

豆果爸:“因为我的视角和你不一样。”

豆果妈:“为什么你的视角会不一样?”

豆果爸:“因为我经常蹲着拍。”

豆果妈:“为什么要蹲着拍?”

豆果爸:“因为那样才能把自(yan)己(jing)放到最低,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



豆果妈:“你拍这张莲花时我真担心你连人带手机一起掉水里。”


豆果爸:“普通的视角只能拍出司空见惯的场面。同样的场景,因为大家都懒得蹲下看,所以偶然看到一个低视角的画面,第一感觉就是“不一样”。



这张照片的低角度,让被金色阳光照亮的屋檐房梁和青冷的卵石地面形成漂亮的色彩对比,竖着尾巴的猫屁股是很不常见的景象,正好又有村民回头一瞥,画面的故事感呼之欲出。如果角度不是那么低,路面的质感和颜色就不会那么明显,猫的形态也不会那么生动。


下面这张干脆通过狗的视野来看猫的背影,有趣吧?低角度也让地面的凹凸、纹理在光照下显得非常漂亮。”


豆果妈:“想起来了,我还把你拍这几张照片的场面记录下来了!这次我也是蹲着拍的哦。”

豆果爸:“哈哈,我拍猫,你拍我;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啊。”


豆果妈:“你说的有点道理。还有啥时候需要低角度拍的?”

豆果爸:“低视角拍人,往往会以天空做背景,就干净简洁很多。普通的视线角度拍摄,背景容易杂乱。大人拍孩子,尤其注意不要轻易让地面成了背景。”


上面这张的机位,在孩子膝盖之下。手机再稍稍往上翻一点,风云变幻的天空和极具动感的浪花就占据了绝大部分画面,孩子的剪影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特别专注深沉,和普通的夕阳剪影有不一样的味道。



同样低视角带来最干净的背景,人物一下子就凸显出来。地面的光感和质感也很漂亮。??


下面这张,只有这个角度,才能让画面里出现大片的蓝色天空留白,和下面纷乱的街景形成对比,突出人力车夫主角。如果是平视角,车夫就会完全淹没在颜色杂乱的街景之中。


这张拍孩子角度并不算太低,但也是全蹲下身子和孩子齐平,并且手机平面和窗框完全平行,没有丝毫歪斜,才能出来这种“孩子在油画中一样”的感觉。



“而且,本来孩子就总是在贴近地面的地方玩,想拍到孩子的脸,至少是得蹲着,有时候还得趴着。手机调不了焦距,更得放低了凑近了拍。”



豆果爸:“还有,低视角更容易找到前景,最不济,地面就是前景。有些地面本身就很美很有质感。”


比如上面这张,翠绿色的草地前景,让画面有了深度上的层次和色彩上的层次。这时的手机镜头是埋在草丛里的,单反就比较难做到。


下面这张,埋草里的镜头让画面的近景、中景、远景分明;并且从下到上又交代了草坪上的孩子,和孩子仰望的天空背景里那些夺目的高楼。整个画面丰富而具有节奏感。


豆果爸:“想拍出最低视角时,手机需要倒持,把有镜头的那一边贴着地面,你能拍出单反做不到的特殊视角。但你得猫着腰、撅着屁股、头尽量低的看着屏幕,那既不轻松也不优雅,所以妈妈们很少这么拍吧。试试看,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豆果妈:“哈哈,我这里还真有好多你的“不雅照”呢!西潭村拍猫那张就是。


我看大家顶多就是弯弯膝盖弓一下腰,保持了一定距离;只有你是全蹲下身子凑近了拍的。


还有大禹陵的这张,我也很少看到从这个角度拍香炉的照片。

香炉之前,这真是个怪异的姿势。”



豆果爸:“低角度还有一个最绝的用处——拍倒影。”



豆果妈:“这个我要听!”


豆果爸:“先去隔壁给豆豆盖好被子,睡觉!等你练好撅屁股拍照法,下次再教你。”

(想要查阅之前的“枕边课”,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或回复“摄影”查看。)

大家对【枕边课】有什么意见和希望,欢迎在评论里留言哈,豆果妈好拿去鞭策一下豆果爸;或者对手机摄影有啥困惑也可以贴在下面,豆果妈好拿去考验一下豆果爸;当然也十分百分万分欢迎转发我们的【枕边课】,豆果妈好拿去找个借口犒劳一下豆果爸??。


恭候娃游达人入群

娃游记有自己的达人群啦!

你可以在群里【遇到臭味相投的娃游友】、【分享你的娃游信息和经验】、【组织你自己的结伴娃游】、【为你的下一次娃游求经问道做攻略】、以及【谈论一切和带孩子旅行玩乐有关的话题】。

你在群里可以遇到这样的达人:
1. 娃游记的署名作者们;
2. 每年带娃海外旅行不少于3次的爸妈们;
3. 每年带娃国内旅行不少于6次的爸妈们;
4. 每个周末都带娃晃迹在山野郊外的爸妈们。
符合以上4条之一、并乐于和大家分享娃游见闻的娃游友请加豆果妈微信divefefi,敲门入群和达人们共商娃游大计!

回复伙伴两字,查看豆果妈为娃游记征求合作伙伴的诚挚邀请

回复 “香港、桐庐、长白山、韩国、日本、台湾、美国、新西兰、新加坡、长滩、珠海长隆、清迈、云南、普吉岛、越南、周末、老柿林、黄山”等关键词,查阅相关游记。

回复 “摄影|出国游|写游记|娃游心理”等关键词,查阅亲子旅行相关资讯和经验。

同样欢迎直接回复,或邮件到helen.gui@qq.com投稿游记,或我们分享您对娃游生活的点滴经历和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