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胃热壅盛证——泻心汤合十灰散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 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肝火犯胃证——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3气虚血溢证——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五)便血 1肠道湿热证——地榆散合槐角丸 地榆散 (茯苓茜根栀芩连) 地榆散可止便血,山栀芩连冷若雪; 云苓薤白紫茜根,此方能将邪热解。 组成:地榆、山栀、云苓、薤白、茜草、黄芩、黄连共七味药。 槐角丸 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 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又脱肛。 2气虚不摄证——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3脾胃虚寒证——黄土汤 (组方特点:甘苦合用,刚柔互济) (黄土:君药温中止血,又叫灶心土) 方歌一 黄土汤中朮附芩,阿胶甘草地黄并; 便后下血功独擅,吐衄崩中效亦灵。 方歌二 黄土汤中芩地黄,术附阿胶甘草尝;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康。 (六)尿血 1下焦湿热证——小蓟饮子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 栀子竹叶当归草,血淋热结服之康。 2肾虚火旺证——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3脾不统血证——归脾汤 归脾汤用参朮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4肾气不固证——无比山药丸 无比山药起沉疴,石脂都气丹皮割; 苁蓉菟丝巴戟肉,牛膝杜仲煮汤喝。 (都气丸:六味+五味子) (七)紫斑 1血热妄行证——十灰散 十灰散用十般灰,柏茜茅荷丹榈随; 二蓟栀黄皆妙黑,凉降止血此方推。 2阴虚火旺证——茜根散 方歌一 茜根散方真好记,阿胶芩草干生地; 苔黄脉数血鲜红,侧柏颜色要翠绿。 方歌二 阿柏黄芩地黄甘 3气不摄血证——归脾汤 归脾汤用朮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二十七节消渴 (一)上消 肺热津伤证——消渴方 消渴黄连天花粉,地藕人乳姜汁蜜(黄连、花粉、生地黄、藕汁) (二)中消 1胃热炽盛证——玉女煎 方歌一 玉女煎中熟地黄,滋肾清胃效力强, 石膏知母麦牛膝,牙痛齿衄用之良。 方歌二 十亩麦地一头牛,胃热阴虚玉女愁。 2气阴亏虚证——七味白术散 七味白术有四君,再加藿木香葛根。 (三)下消 1肾阴亏虚证——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2阴阳两虚证——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附子、肉桂)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 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第二十八节内伤发热 1阴虚发热证——清骨散 清骨散用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扶; 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2血虚发热证——归脾汤 方歌一 归脾汤用朮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方歌二 四君子归芪枣,远志龙眼香。 3气虚发热证——补中益气汤(黄芪君药) 方歌一 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阳虚发热证——金匮肾气丸(即六味+附子、肉桂) 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 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5气郁发热证——丹栀逍遥丸 逍遥散内归芍和,柴苓朮草加姜薄。 6痰湿郁热证——黄连温胆汤合中和汤 黄连温胆汤:温胆汤+黄连 温胆夏茹枳陈助,佐以茯草姜枣煮,理气化痰利胆胃,胆郁痰扰诸证除。 温胆汤=二陈汤+枳实、竹茹 中和汤《鸡峰普济方》:四君+厚朴、黄芪 7血瘀发热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第二十九节虚劳 (一)气虚 1肺气虚证——补肺汤 补肺要紧好参芪,紫菀五味桑白皮; 妙在一味黑熟地,金水相生病自离。 2心气虚——七福饮 远志地归杏参术酸草 组成:熟地、当归、人参、白朮、 远志、杏仁、酸枣仁、炙甘草。 3脾气虚——加味四君子汤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朮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二)血虚 1心血虚证——养心汤 养心汤能养心神,二茯芎归半夏寻; 桂草参芪北五味,远志酸柏功更纯。 2肝血虚证——四物汤(地为熟地黄、干地黄)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 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三)阴虚 1肺阴虚证——沙参麦冬汤 方歌一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方歌二 沙参麦冬用用玉竹,桑叶扁豆伴甘草。 2心阴虚证——天王补心丹 补心丹用柏枣仁,二冬生地与归身; 三参桔梗朱砂味,远志茯苓共养神; 或加菖蒲去五味,心气开通肾气升。 (三参:人、丹、玄) 3脾胃阴虚证——益胃汤 方歌一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方歌二 驻地卖砂糖(玉竹、生地、麦冬、沙参、冰糖) 4肝阴虚证——补肝汤 方歌一 补肝汤里用木瓜,麻木拘挛头晕花 ; 麦冬枣仁甘草炙,四物补血根基扎。 方歌二 补肝地芍与归芎,木瓜甘草枣仁供; 补养肝血兼明目,虚劳在肝有奇功。 方歌三 当地穷人烧草木(当归、熟地、川芎、枣仁、白芍、甘草、木瓜) 5肾阴虚证——左归丸 左归丸内山药地,萸肉枸杞与牛膝; 菟丝龟鹿二胶合,壮水之主方第一。 (四)阳虚 1心阳虚证——保元汤 保元汤方性甘温,桂草参芪四味存; 男妇虚劳幼科痘,补肺益脾显奇能。 2脾阳虚证——附子理中汤 附子理中汤:附子+理中汤 理中丸主温中阳,神参甘草朮干姜。 3肾阳虚证——右归丸 右归丸中地附桂,山药茱萸菟丝归; 杜仲鹿胶枸杞子,益火之源此方魁。 第三十节癌病 (一) 脑瘤 1痰瘀阻窍证——通窍活血汤 通窍全凭好麝香,桃仁大枣与葱姜; 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2风毒上扰证——天麻钩藤饮合黄连解毒汤 天麻钩藤饮 天麻钩藤石决明,栀杜寄生膝与芩; 夜藤茯神益母草,主治眩晕与耳鸣。 黄连解毒汤 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3阴虚风动证——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三甲:龟板、鳖甲、牡蛎) (二) 肺癌 1瘀阻肺络证——血府逐瘀汤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赤芍枳壳草; 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痨。 2痰湿蕴肺证——二陈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瓜萎薤白半夏汤 组成:瓜萎、薤白、半夏+白酒 3阴虚毒热证——沙参麦冬汤合五味消毒饮 方歌一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方歌二 沙参麦冬用用玉竹,桑叶扁豆伴甘草。 五味消毒饮 五味消毒疗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 紫花地丁天癸子,煎加酒服效非轻。 4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百合固金汤 生脉散 : 生脉麦味与人参,保肺生津又提神; 气少汗多兼口渴,病危脉绝急煎斟。 百合固金汤 百合固金二地黄,玄参贝母桔草藏; 麦冬芍药当归配,喘咳痰血肺家伤。 (三)大肠癌 1湿热郁毒证——槐角丸 槐角丸有地榆防,当归黄芩枳壳匡; 血热得凉自可止,擅治肠风又脱肛。 2瘀毒内阻证——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 川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3脾肾双虚证——大补元煎 方歌一 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 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方歌二 大补元煎归山药,枸杞人参杜仲草,熟地山萸补肝肾,益气养血功最高。 方歌三 当地要少种人参与枸杞(当归、熟地、山药、芍药、杜仲、人参、山茱萸、枸杞) 4肝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四)肾癌、膀胱癌 1湿热蕴毒证——八正散合龙胆泻肝汤 八正木通与车前,萹蓄大黄滑石研; 草梢瞿麦兼栀子,再加灯芯热淋蠲。 龙胆泻肝汤(柴胡引经药) 方歌一 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开; 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方歌二 龙胆栀芩酒拌炒,木通泽泻车柴草;当归生地益阴血,肝胆实火湿热消。 2瘀血内阻证——桃红四物汤 桃红四物汤 (四物汤+桃仁、红花) 四物归地芍与芎,营血虚滞此方宗; 妇女经病凭加减,临证之时可变通。 四物汤中桃红入,活血行血又逐瘀。 3脾肾两虚证——大补元煎 方歌一 大补元煎元气伤,萸肉杜仲入肾阳 熟地参草怀山药,当归枸杞生化藏。 方歌二 大补元煎归山药,枸杞人参杜仲草,熟地山萸补肝肾,益气养血功最高。 方歌三 当地要少种人参与枸杞(当归、熟地、山药、芍药、杜仲、人参、山茱萸、枸杞) 4阴虚内热证——知柏地黄丸 知柏地黄丸(六味地黄丸+知母、黄柏) 六味地黄益肝肾,山萸山药泽苓丹。 第三十一节痹证 1风寒湿痹 (1)行痹——防风汤 防风汤用麻葛桂,姜甘大枣杏仁随;当归赤苓艽黄芩,祛风通络治行痹。 (2)痛痹——乌头汤 方歌一 乌头汤煎需热食,关节疼痛难曲直; 芍草麻黄黄芪并,治风祛寒效不迟。 方歌二 《金匮要略》乌头汤,芍药甘草芪麻黄。 (3)着痹——薏苡仁汤 薏苡仁汤麻桂芎,二活防风川乌苍;生姜甘草当归用,风行寒散湿亦除。 2风湿热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 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白虎汤+桂枝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宣痹汤 宣痹汤治湿热痹,滑杏苡仁夏防己;蚕沙栀子加连翘,利湿清热有豆皮。 3痰瘀痹阻证——双合汤 双合汤=桃红四物汤+二陈汤+苓芥草(茯苓、白芥子、甘草) 4肝肾两虚证——补血荣筋丸 牛鹿菟丝肉,天地五味瓜。 【组成】牛膝、鹿茸、菟丝子、肉苁蓉、 天麻、熟地黄、五味子、木瓜 第三十二节痉证 1邪壅经络证——羌活胜湿汤 方歌一 羌活胜湿草独芎,蔓荆蒿本加防风; 湿邪在表头腰痛,发汗升阳经络通。 方歌二 羌活胜湿独防风,蔓荆藁本草川芎;祛风胜湿止痛良,善治周身风湿痛。 2肝经热盛证——羚角钩藤汤 方歌一 羚角钩藤茯菊桑,贝草竹茹芍地黄; 阳邪亢盛成痉厥,肝风内动急煎尝。 方歌二 羚角钩藤菊花桑,地芍贝茹茯草襄;凉肝熄风又养阴,肝热生风急煎尝。 3阳明热盛证——白虎汤合增液承气汤 白虎汤 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增液承气汤 增液承气=增液+承气 增液汤=参、地、冬 承气汤=硝、黄 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 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4心营热盛证——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5痰浊阻滞证——导痰汤 导痰汤 导痰汤为二陈汤化裁而来 二陈汤 二陈汤用半夏陈,苓草梅姜一并存; 利气祛痰兼燥湿;湿痰为患此方珍。 导痰汤 前方去梅加枳星,方名导痰消积饮; 胸膈痞塞肋胀满,坐卧不安服之宁。 6阴血亏虚证——四物汤合大定风珠 四物汤熟地归芍芎 大定风珠 大定风珠鸡子黄,麦地胶芍草麻桑,三甲并同五味子,滋阴熄风是妙方。 第三十三节痿证 1肺热津伤证——清燥救肺汤 方歌一 清燥救肺参草杷,石膏胶杏麦胡麻; 经霜收下冬桑叶,清燥润肺效可嘉。 方歌二 清燥救肺桑麦膏,参胶胡麻杏杷草;清宣肺热养气阴,温燥伤肺气阴耗。 2湿热浸淫证——加味二妙散 二妙散中苍柏兼,若云三妙牛膝添;再加苡仁名四妙,湿热下注痿痹痊。 加味二妙散:苍朮黄柏+当归、牛膝、防己、萆薢、龟板 方歌:加味二妙散,膝归防薢板。 3脾胃虚弱证——参苓白术散合补中益气汤 参苓白朮散 参苓白朮扁豆陈,莲草山药砂苡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补中益气汤(黄芪君药) 方歌一 补中参草朮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 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方歌二 补中益气芪参术,炙草升柴归陈助;清阳下陷能升举,气虚发热甘温除。 4肝肾亏虚证——虎潜丸 虎潜足痿是妙方,虎骨陈皮并锁阳; 龟板干姜知母芍,再加柏地作丸尝。 5脉络瘀阻证——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 圣愈汤 东垣方中有圣愈,四物汤内加参芪; 气虚血弱均能补,经期量多总能医。 补阳还五汤 方歌一 补阳还五用桃红,川芎归芍芪地龙; 益气活血经络通,中风遗证可为功。 方歌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四两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