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牙医的自我修养

 莹儿飞521 2016-03-07

科学家也许更多地付诸于理智,艺术家也许更多地倾注于感情,而牙医则必须集冷静的理智和热烈的感情于一身。


牙医对病人的同情不是用眼泪,而是用实际行动与心血。


人们都说牙医的工作是最干净的:高雅的工作环境,洁白的衣帽,严实的口罩、消毒的手套......但他却要每天都在血液和唾沫中度过。唯其如此,才需要最干净。


牙医每天接触的是:病人的痛苦、呻吟、各种各样的难过和诉说。唯一能够使他们激动和慰藉的是:病人痊愈出院时那淡然的一笑。


再年轻的牙医,在病人眼里也是长者,他肯向你倾吐一切;再无能的牙医,在病人眼里也是圣贤,他认为你可以解决一切。牙医与患者之难也就在这里。


与其说牙医在病人面前是神圣的,毋宁说病人在牙医面前是神圣的。孩子再年少,牙医也要像对老人那样尊重他;老人再年长,牙医也要像对孩子那样关照他。


诚然,牙医不可能遭遇一切口腔疾病,牙医的经验是病人给予的——病人是牙医的老师。


治疗之前,病人常常要问牙医:大夫,您要在我牙齿上钻个洞会痛吗?——他所能关心和想象的,恐怕也只是这道洞口。牙医对这一提问常常不以为然。治疗之后,病人还是要问牙医:大夫,您用什么东西给我补上呢?他所能关心和看到的依然还是这个洞口。


多数牙医都是有些主观专断的。当病人躺在牙椅上的时候,你必须依你自己的决定行事。


手术椅上,你没有很多时间和机会退下来取得旁人的评判。这正像潜艇司令,你总要随时发号施令使每个人活动起来。这不意味着牙医可以少与他人商量,或者不可有点轻松和幽默,但牙科医生有更多的冒险性。


因为,这种紧张并且通常要立即作出决定的生活,使牙科医生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显得较难相处。遗憾的是,把这一毛病改造殆尽时牙科医生又大半是谨小慎微的君子了。


刚毕业的年轻牙医,在工作的头几年主要是实践在医学院所学的理论,属于临床训练阶段。而当成为一个有经验的成熟的牙医之后,又可能变成了忙忙碌碌的实践家或匠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