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丁歌:过属于自己的小日子

 如月11 2016-03-07

人们总是对自己够得着的事乐观,比如今天穿什么、明天去哪儿旅行、后天跟谁吃饭;人们总是对自己够不着或控制不了的事悲观,比如国家、人类、腐败、全球变暖。


故此,我们对社区比对城市乐观,对城市比对国家乐观,对国家比对世界乐观。我们是否应该学学时尚杂志,关心一下今天穿什么、明天去哪儿旅行、后天跟谁吃饭?


回到生活本身


这是传媒人肖锋2012年在《在大时代,过小日子》总结过的悲观/乐观定律。那一年,台湾的黄威融辞掉了ShoppingDesign总编辑一职,创办了一本叫《小日子》的杂志。60后的他突然解惑:当愈来愈多人热衷过属于自己的舒服的小日子时,我们的社会就真的变成了一个生活有风格的地方。三年后,“小日子”的概念,早已被移植进互联网时代生活的各个角落。一个同名的叫“小日子”的App,在2015年春天还获得了千万元天使投资。这背后,是愈加累积的人群对回到生活本身的需求。


轰轰烈烈的大时代,也被嗡嗡回响的小世界提醒着:未来一些隆重的“大”,离不开此刻轻逸的“小”。就像凯文·凯利在《必然》中预言,30年后,身处时间前沿的人回望现在,眼前必然一番天翻地覆的变化。问题是,你准备如何过好你的小日子?

去年一整年,我们似乎习惯了告别。传统企业的转型,网站的更迭,纸媒的休刊与变身,总编们一封接一封的辞职信……人们好像突然被推向一个新旧时代的交界,在这股洪流中,人人在寻找自己的新航道。

一位昔日的报业出品人,开始用众筹助人造梦,无论你想实现大梦想,还是想过好小日子。一位曾是中国最好的财经调查记者,开始投身互联网,专注于大众消费品的检测事业。一位曾高呼理想不死的主编,开始关注人们后半夜的幸福指数。另一位曾记录90年代大学生的摄影师,放弃固定的工作与城市的居所,去京郊租了块地,白手起家,当起了按快门的陶渊明。


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大梦想之外,人们都开始想建造属于自己的小日子。连歌手容祖儿都唱了一首《小日子》:“流连小小餐店里,望大时代过去,浮沉小小沙发里,让大人物欷歔……隆重已让我觉得疲累,成大器其实无乐趣。”也许就像卡尔维诺那句话:追求轻松是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

就在最近,一位两年未见的纪录片导演,突然宣布:2016年要举家迁往清迈,“至少住满五年,好山好水过日子去”。他们在北京最繁华的地带,生活了十几年,如今要换种活法了,“再说,大多事情都能远程处理啊”!她8岁的儿子,也盼着去那座湄公河边的国际学校,开始新的少年生活。

有人说,大时代是主流叙事,小世界是个人言说。在大时代的轨道上奔跑过的人,都开始收回视线,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原来《浮生六记》可以成真,放在今天,就叫过好小日子。读胡适的人,也需要沈复。

就像那本《小日子》杂志,网站名叫one day,把注意力专注于每一天:每一顿早饭,每一次晨跑,每一部电影,每一幅画,每一封信,每一笔开销,每一次承诺。过日子,不再是庸俗的事情,是对每一天的生活负责。


小日子,是一种心灵的井然有序


凯文·凯利预言的种种“必然”,有人觉得“也未必”,比如,全屏时代的到来,新型人工智能将做生活管家,医疗诊断,可穿戴设备甚至智能房屋的普及。似乎人们在渴望未来的同时,也害怕看到未知被预知,或不愿看到正经历的现在很快成为被切断的过去。

有人想起2007年,那两位致敬《大趋势》的美国人,写了一本《小趋势》。75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趋势,被认为至少未来10年会印证一些变化。如今十年将至,确实,性别比例失调的单身男女多了,在家办公的人多了,国际买房者多了,有病自医的人多了,吃素食的人多了,技术红颜多了……随着中国的二孩政策开放,高龄奶爸奶妈这一条,也在2015年年末被言中了。

大时代轰隆而过时,每个人的日子里,渗透着无数小趋势。


想去哪儿?吃什么?看了吗?睡在哪?你爱谁?还疼吗?这些生活中最简单的发问,可能都是指向未来的答案,它们变成一个个App,轻轻地改变着你的生活方式。从2012年到2016年,短短几年,衣食住行逐渐浓缩于掌中屏幕,似乎一手便能握住眼下的日子。你的指尖与它们的距离,也许就是过去与未来的跨度。

怎样才能过好你的小日子?有人投身创业洪流,把“吃什么”、“睡在哪”、“你爱谁”变成他们改变世界的试验田。有的人享受生活体验,在被刷新的生活方式里,用59秒的姿势,体验58秒的事。有的人,则如《小趋势》中预言,成为“新的卢德分子”(拒绝新技术的现代人),或卸甲归田隐居乡间,或大隐于市寻访内心的大世界。


一位善盘点时事的摇滚歌手,曾这样形容爱情:若即若离,即不离不弃。此中九字或前四字,可用来送给那些在一个变轻的世界想要过好小日子的人。


相比时代的重与快,轻,是一种心灵的井然有序。像保尔·瓦莱说的,应该像一只鸟儿那样轻,而不是像一根羽毛。就像Twitter一词,原意是清晰的鸟叫声,它却震动了社交网络的整片树林。


文字来源《新周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