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联赏析]从一联知中国汉字
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 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 ---------某地主自撰门联 【注释】 此联出自一则趣改对联的故事。相传某地主父子各买了一个“进士”的功名。某年除夕,老地主自鸣得意,亲撰此联,贴于门上。而当夜竟被一穷秀才在上联描了三笔,在下联添了九笔,成为: 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 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 次日天明,地主见了,气得半死,而路人则纷纷大乐 【鉴赏】 真才实学的名士,知书识礼,不致写此“春联”,借以骄人,而花钱买来的功名,更不值得如此标榜。难怪穷秀才看不过眼,拿笔将它改了。只寥寥数笔,竟将一幅喜庆联改成了一幅诅咒地主的春联,真是妙不可言。与前联相比,后联词义同样贴切,词性同样对仗,但联义则大相径庭,古今皆有改对的故事,但象本联这样巧妙者却属罕见。 对联这种文学形式,之所以为中国文学的独有,乃因汉语言文字具他种语文无可比拟的特点。众所周知,凡拼音文学,各字字母多少,音节多少,长短几何,差异很大,并有性数、格、时等诸多变化,因而不可能造成字形、字音、字义同时两两对仗,整齐优美的两个句子。惟有作为“独立语”的汉语言文字,因具备单音节、定声调、方块体这些特点,才能造就对联这种特殊的、别具一格的文学形式。至于略改数笔便可成为另一幅意义全新的对联,则更是因为得益于汉语、汉字的特点之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