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琴琴轸的奥秘与改良 || 青年琴人计划

 gudian386 2016-03-07

大家好,欢迎收听第二期青年琴人电台。我是本期主播吴跃华,我已加入青年琴人计划。本期电台主题是《古琴琴轸的奥秘与改良》。

一、为什么研究琴轸?

我想今天的听众们对古琴文化都是已经有所了解的,但是对于专门讲琴轸的主题,恐怕还是第一次遇到。那么为什么我会对琴轸这样一个小小的古琴配件有这么大的兴趣?这几年来我对琴轸的研究又有哪些值得和大家分享的成果和心得呢?相信这些都是大家今天所期待的话题。

(1)琴轸研究应该成为琴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

今天我们所说的琴学,包括琴道、琴论、琴艺、琴曲、琴谱、琴器(琴制、辨古、斫琴、制弦等)、琴律、琴家、琴派、琴史等,广泛涉及音乐史学、音乐学、乐器学、文学、考古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医学、生理学、心理学等领域。围绕一件乐器,在超过两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由历代学者、琴家不间断地著书立说,形成了独立的学术门类,这在世界范围内是绝无仅有的,足以令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为之骄傲和自豪。

可以想见,在这样一个长时间积累之下,古琴的任何一部分,哪怕是一个小小的配件,都是值得发掘的文化宝藏,而前人留下的丰富的文献和考古资料,也为此提供了可能。因此琴轸研究不仅应该,而且也有条件作为琴学的一个领域来开拓。这也是学术研究走向深入、走向细分的普遍规律和历史必然。

(2)古琴作为一件古老的中国乐器,在乐器学、乐器史角度上看,有完全不同于西方乐器的独立发展脉络,其形制构造、演奏方式、张弦调音机构、弦长、音域、律法等等,都堪称世界乐器史上独特现象。古琴采用的绞绳式琴轸进行调音,在世界范围类是唯一的案例。因此古琴琴轸在乐器学和乐器史上也有深入探讨的研究价值。

(3)作为调音的弦轴,琴轸对古琴的起源、演奏方式和形制必然有重大影响。因此琴轸研究,可以成为琴史研究的一个新切入点,甚至有可能为解开古琴起源的谜团增添新的线索。

(4)传统琴轸的形制和材质反映着三千年的厚重历史和文化积淀,古人不惜以美玉、犀角、象牙、玛瑙、蜜蜡、水晶等为之,和古琴一样有着很高的文物价值。然而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看,传统琴轸的收集、甄别、编录、考证等相关研究却从未被重视。民间古玩藏家也不知琴轸雁足为何物。作为一件极易散失的古琴配件,研究难度本已很高,而随着老一辈琴家陆续故去,有些珍贵信息可能将永远失去。如今古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已经第十三个年头了,举国上下一片古琴发展热潮,古琴拍卖也不断创出新高,如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眼睁睁地看着有关琴轸的珍贵历史资料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散失,不仅愧对祖先,也愧对后人。

二、绞绳式琴轸的概念

琴轸是如何工作的?可能有些初学者也未必很清楚,这里再简单描述一下,以便帮助大家理解后续的内容。琴轸是古琴上用来调整琴弦张力,改变音高的旋轴。它只用一段开孔的木棍或竹节,加上一段丝绳,利用丝绳被绞紧和放松而发生的长度变化,来拉动琴弦张弛的,实现调音的功能,因而被称为绞绳式琴轸。绞绳式琴轸结构紧凑,轻巧简单,外形简洁并且藏而不露,是中国古代先人们一项独具特色的创造。

三、 琴轸起源与演变

(1)考古角度——最早的琴轸什么样?

最早的琴轸出土实物,是曾侯乙墓十弦琴,腹内发现四个木质轸,战国早期(公元前433年)。其次是马王堆三号汉墓七弦琴,1973年发掘,七个角质轸,八棱圆柱形。西汉早期(前168 年)。在出土琴的轸池部位,弦孔周围有旋转摩擦痕迹,如果再结合结构判断,可以确认为绞绳式琴轸。

另一类是青铜材质的轸子,和轸钥(相当于扳手)配合使用。在各地都有不少出土。最典型的是南越王墓。1983年發掘。西漢早期(前128-122年)出土铜轸48枚,轸钥3把。其中41枚被认定为瑟轸,其余7枚被认定为琴轸。在轸孔内以及轸项处留有有明显的丝织物痕迹,可以确认是绞绳式琴轸。

(2) 古文献角度

传世文献中最早出现轸的记载,是汉代刘向(约前77—前6)《列女传 · 阿谷处女》中记载的孔子“抽琴去轸”的故事,说明琴是用轸的,有琴无轸,便难以调弦。

其他如《史记·天官书》注曰:『琴下转弦者谓之轸』。《魏书·乐志》: 『以轸调声』。唐李白诗:『坐月观宝书,拂霜弄瑶轸』,王琦注:『琴下系弦之柱,谓之轸』等等。

(3) 古文字角度——“轸”原来是别字?

我们首先从训诂出发来研究轸的含义。“轸”字,本义是古代车舆的部件。如《说文解字》:“轸,车后横木也”。指的是古代车子(像我们看到的出土的兵马俑战车那样)底盘周围的横木。但是这个横木既不能旋转,为何用来当做琴轸的“轸”字?

对此问题古人有所谓拟象说。西晋孔衍《春秋后语》:大车无轸不能载常任,琴瑟无轸不能成五音。北宋朱长文《琴史》拟象篇:所以张弦者曰“轸”,象车轸以载,致远不败也。《太古遗音》说:轸圆象阳,转而不穷也。但这些都只是比拟附会之说,是对业已存在的事物赋予精神的、文化的含义,不能够从物理层面解释琴轸和车后横木之间的联系。

我从这个疑问出发做了大量研究和挖掘工作(中间的过程比较长就不介绍了,有兴趣的话待文章发表之后大家再研究,这里直接说结论)。最后赫然发现原来琴轸的“轸”字,最初是绞丝旁的“紾”。在作为琴轸之轸使用时,本字是绞丝旁的“紾”,车旁的“轸”字因为同音的关系而成为通假字被借用。时间久了,本字反而不存,借用的通假字车旁的“轸”便替代成为琴轸之轸。这种替代在许慎编写《说文解字》的东汉时代就已经完成了,这种演变在汉字历史上也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这一结论有什么意义呢?只要我们再从古代字书(也就是类似字典一类的工具书)中寻找绞丝旁的“紾”的含义,我们就可以发现它指的是将两件东西缠绕在一起拧、转、绞的意思。这就直接给我们点明了琴轸的绞绳式工作原理!

因此我们就以考古实证和古文字训诂双重证据,证明了上古琴轸使用的是绞绳式工作原理。

(4) 起源和历史地位

在弦乐器的历史上,绝大部分调音装置采用的是卷绕式的弦轴,也就是直接将琴弦绕在弦轴上,通过转动弦轴来张紧琴弦。而绞绳式琴轸利用丝绳被绞紧和放松而发生的长度变化,来带动琴弦调音,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唯一案例,反映了古代中国人的独特智慧。

其次,它是古琴起源的一大功臣,是它催生了古琴的诞生。为什么这么说?目前在学术界,对于“琴瑟同源,琴源于瑟”已经有了比较一致的看法。如果琴是从瑟演变而来,那么,为琴瑟分家创造条件的,正是小小的琴轸。大家知道,瑟是依靠移柱调音的,瑟的弦像今天的古筝一样,也是用柱(也就是码子)架起来的。有柱的存在,瑟就不可能演奏按音,而取消了柱,调音问题如何解决?于是琴轸的产生取代了柱的作用,为琴从瑟分化出来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査阜西先生也说过:“在汉代以前,琴和瑟的弦数似乎都不一定,大概是把那种笨重庞大用移柱的方法定弦的弦乐器称为瑟,而把比较轻便用转动轸轴的方法定弦的弦乐器称作琴。”有没有琴轸,也就成了区别琴瑟的标志。

所以,上古琴轸起源的下限,应该至少在公元前433年,也就是曾侯乙墓十弦琴腹内发现的琴轸,距今二千四百多年。而如果以《诗经》中琴瑟名称的出现为时间上限,可知这两种乐器在概念上的分离在商末周初之间。考虑到琴轸在琴瑟演变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则琴出于瑟之日可以视为琴轸产生的上限。因此断定古琴『绞绳式』琴轸具有至少三千年的信史,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一般认为,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七弦古琴形制大约是在汉末确定的。因此古琴『绞绳式』琴轸的起源,比古琴本身形制确定的时期更早。

(5) 文化烙印

在琴轸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尽管绞绳式的原理一脉相承,但在形制、材质上也经历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演变,反映了不同的审美情趣,留下了不同时期的文化烙印。。

《史记·乐书》:『徽以丽水之金,轸以昆山之玉。』,又『古轸用竹,言凤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

南宋 赵希鹄《古琴辩》:岳、轸、焦尾,亦以此三等木材(枣心、黄杨,或乌木)为上,切不可以金、玉、犀、象为饰,多诲盗,并为琴害也。

明 文震亨《长物志》:琴轸犀角象牙者雅。

明 高濂《遵生八笺·琴窗杂记》:琴用金徽玉轸,不为之华。

清 徐祺《五知斋琴谱》:琴多用金徽玉轸。原所以庄重而饰观也。……,曾不闻鄙其奢华。

清 孔兴诱《琴苑心传全编·琴坛十友》:宝轸所以系弦者,以真玉为贵,或有用玛瑙、水晶者,弦眼易破,不若象牙为妙。木轸有上等紫檀、次花梨木者。……。

清 张孔山、唐彝铭《天闻阁琴谱集成·琴坛十二要》琴轸:轸足二物古多用玉或象牙

等等……。

反过来,琴轸在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也留下了他的身影,“弄轸”被用来指代操幔、或象徵美好事物。诗词歌赋中数百篇不一一例举了。

四、琴轸的改良

当然,众所周知,传统琴轸也存在容易跑弦、调音范围小和拧动困难这三个主要问题。这是其结构特点决定的。对这些问题,应该历史地去看待。古人和今人弹琴的主体、环境、文化上的差异,决定了古今对此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方式不同。古代琴人主体是文人、士大夫阶层,成年男性居多,生活节奏慢,习琴之初就接受调音、上弦的训练,甚至自己打弦、斫琴。雅集中听琴的对象往往也是琴人,更没有在音乐厅演奏的需要。他们对于处理调音系统的故障驾轻就熟,对上弦调音的效率和可靠性的改善要求并不迫切。

今天的情况显然已经大不相同,不管是弹琴的主体还是演奏环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促使人们对古琴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正式演出中因为跑弦,需要中止演出,调好音再继续弹琴的,偶尔都能见到,而边弹边扳“蝇头”的则更加常见。一些常见的木质琴轸,拧动起来非常困难,拧的手指很疼甚至起泡,力度也不好掌握。往往越急越调不好,干脆就差不多了事。因此有不少琴友尽量少调音,甚至不调音。我们知道,琴道的精神是“和”,古琴多以同度或八度的双音和弦来表现。音如果调不准,就谈不上“和”,不仅领略不了古琴的美,而且长期下去对听力和身心都有不小的损害。

实际上,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民乐改革浪潮中,我们所熟悉的古琴家管平湖、吴景略、张子谦、李祥霆、田双琨、孙庆堂等,都对古琴张弦调音系统做过改良。改革开放以后,李明忠、周金国、田步高等也都对古琴的张弦调音系统进行过改良实践。据统计,1949年后大陆涉及古琴张弦调音系统改良的方案近三十种,其中包括论文九篇,实用新型专利十六件,发明专利两件。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一种是用吉他旋钮安装在古琴上,另一种是在雁足之间挂上一块拉弦板。这些都改变了的古琴传统外观,未能被广泛采纳。

因此改良的正确目标应该是在“不改变外观,不改造琴体”的前提下开发一种实用性强的琴轸。在这样的前提下,我投入了两年多的全部业余时间和精力,开发出了璇玑琴轸,于2011年12月获得了实用新型发明专利。

以下就简单介绍一下璇玑琴轸及其结构和原理。

五、璇玑琴轸及其结构和原理

璇玑琴轸是一种不改变古琴传统外观,不改造古琴琴体的机械琴轸。它的特点一是稳定,彻底杜绝了打滑跑弦的现象;二是准确,调音轻松顺滑,调节行程大,能适应微调;三是实用,可以由用户自行安装,替换现有传统琴轸;四是传承,安装后几乎与传统琴轸无异,其调音的位置和方式亦保持不变,外观上继承了古琴琴轸的传统美。

璇玑琴轸的结构原理,这一部分因为涉及一些图片,在璇玑琴轸的公众号里面也有动画等等更详细的演示,这里就不详细说了。它主要是利用了螺旋机构的自锁和省力原理,不会发生退转跑弦,转动灵活、准确,调节行程大,有效解决了传统琴轸的问题。

璇玑琴轸的研发和推广,不免触及民族乐器改革中的传统与创新问题。我认为,“历史地看待问题,谨慎地对待传统”,应该成为我们坚守的原则。

我们日常语义中的“传统”,指的是历代相传的精神、制度、风俗、思想和文化等等的总和。这里的“历代相传”,实际上就是当代社会对前人传统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而不是前人传统的全部。如若不然,“裹脚”这个曾经的传统今天也要在继承之列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当我们提到“继承传统”这四个字,实际上已经在把我们今天的价值判断带入其中了。意大利著名历史学家克罗齐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也不妨可以说,一切传统的都是当代的。从认识论的角度看,传统正是以当前的现实生活作为其参照系的。从本体论来看,传统是当代人的精神活动,是我们当前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它是变化的,是活的,是当代的。

当然,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选择被后世所抛弃,一些被抛弃的选择被后世重新拾起,而一些创新又逐渐演变成堪为后世楷模的传统,被汇入到传统的大河之中。对于古琴,从两千年的时间尺度上来看,一项改良的考核期起码也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从这个意义上说,璇玑琴轸所作出的改良,是否能为琴界所普遍采纳,是否能成为未来古琴的标准配件,还需要进一步接受实践和时间的考验。而即便璇玑琴轸被广泛接受,我也希望仍有一些琴人坚持采用传统琴轸。璇玑琴轸的经营收入,也将全部用于对传统琴轸的保护和研究,使我们能够世世代代将这块古琴瑰宝传承下去。

璇玑琴轸问世两年来,得到了各位琴家前辈和老师们的热情支持和鼓励,来自海内外的琴友用户们也纷纷以实际行动给予了支持,使我倍感荣幸,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他们表达由衷的感谢!

亲爱的琴友们,听了今天我的分享,您在弹琴时再手拧小小的琴轸,会不会浮想联翩,穿越到两千年前,为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而赞叹呢?

好了,青年琴人电台即将接近尾声,感谢青年琴人计划发起人及总舵主吴遐和联合发起人曼曼。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的一员,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的分享者,感谢大家的收听,期待我们相聚在下一期青年琴人电台。

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中的一员,

每个人都是青年琴人计划的分享者。

如何加入青年琴人计划

请扫码加官方联系人 李香君的微信,

会统一把大家带入青年琴人计划社群中。

寻找一群爱音乐、用心去做音乐的人,

把这些美好的音乐找出来,

把音乐背后的灵魂找出来。

寻找爱好传统文化和乐于分享的年轻人,

助力传统文化复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