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药小知识】过度降压,也会脑中风

 茂林之家 2016-03-07

高血压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但对常伴有颈动脉高度狭窄或动脉硬化,平时大脑就供血不足的老年患者来说,血压降至正常,也会导致脑中风。因此,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老人,降血压必须平缓——


年近七旬的王师傅患高血压20多年,伴有高脂血症和动脉硬化症等,长期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尚可。入冬后他经常感到头晕乏力,行走、站立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消失。去诊所量血压:155/103mmHg!他赶紧找出两片心痛定(硝苯地平)舌下含化,再加服复降片、降压0号,想快速降血压。半小时后,他的血压降至120/70mmHg,王师傅心满意足;但随后却感觉头晕加重,心慌、乏力、出汗,且右侧肢体无力、口齿不清……家人急叫120,到大医院一查,被诊断为“缺血性中风”。王师傅不解:我只是把血压降到了“正常”,甚至偏低,怎么会中风呢?


    探因    


血管内壁粥样硬化,过量服用降压药,血粘度增加,易形成血栓,应警惕——缺血性中风


脑中风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高血压等引起的脑血管破裂出血,叫“出血性中风”,如脑溢血;另一类是由脑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症和低血压等引起的血栓性中风,叫“缺血性中风”,如脑血栓、脑梗死等。


高血压老人,一方面血管弹性下降,脆性增加,易致脑出血;另一方面血管内壁沉积着类脂质和胆固醇,长此以往导致血管内壁粥样硬化和斑块。如果此时服用降压药剂量过大,导致血压骤降,血液只能供应到脑动脉的主干和分支,两支动脉之间的脑组织边沿区域就会出现“缺血灶”;加上低血压时脑部血液过缓,血粘度增加,易形成血栓,从而导致缺血性中风、偏瘫等。


    预防    


常量血压,检查颈动脉,慎服降压药和利尿药——降压勿矫枉过正


为避免过度降压,导致脑中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有并发症的老年人,降血压必须平缓,过度、过快降压,易导致缺血性中风。特别是老年人的血压波动性大,更要常量血压,注意密切观察。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均可引起颈动脉狭窄或动脉硬化,导致脑部供血不足。故长期患有“三高”者应到医院作检查,如颈部彩色多普勒和脑血管造影等,以确诊是否患有上述疾病。如果有,就不能将血压降到“正常值”,而应当比正常值略高。


当高血压患者出现站立、行走时眩晕、心慌、肢体无力等轻度“脑缺血”症状时,不要急于服用降压药,尤其禁止舌下含服心痛定,这是因为心痛定舌下含服吸收快,降压作用强,常常导致血压骤降,极易诱发缺血性中风。


患有高血压、肾脏病的老年人,常常要服利尿药,稍有不慎也会导致缺血性脑中风。若中老年人使用剂量过大,尿液排出增多,易使体内水分大量丧失,血液呈浓缩状态,引起黏稠度增加、血流变慢,易形成血栓,导致脑血管栓塞,即缺血性脑中风。故中老年人应慎用此类药物,有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应禁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