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堂实用的逻辑课:高效评估你的说理是否可靠

 cat1208 2016-03-08

  • 一篇文章,说理过关吗?怎么快速判断?本文示范了一套方法:拆解文章的说理框架,再逐个分析。这种方法值得仔细揣摩。

  • 作者例子中的文章,其说理框架包括1个总结论与3个分结论,3个分结论又分别有论据支撑。且看作者如何逐一解剖的……


批判性思维的应用

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

王诚


所谓“对论证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是一种文体,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沟通方式。它的特点是:

  • 1. 并不评价某一段论证其结论的对与错,其本质是指出由前提推不出结论

  • 2. 分析问题时尽量不涉及价值观判断和事实判断,因为价值观的对错标准因人而异、人们对事实的认知由于信息不一定全面从而可能有偏差。

  • 3. 仅仅指出论证之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这些逻辑问题可以参考“逻辑学”在3月7日所发的文章(点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该文),也可以参考如下标准:概念特别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和使用是否准确并前后一致,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证的论据是否成立并支持结论,结论成立的条件是否充分

  • 4. 目的是善意地帮助完善论证,虽然有时候会让原来的论证显得非常不可信,但这种文体不是以吵架为目的的。

以下试举一例:

现在人们常在谈论大学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其实大学生的就业并不难。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了345万,这说明我国劳动力的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据报道,近年长三角等地区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表明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因此,我国的大学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还有,一个人受教育程度越高,他的整体素质也就越高,适应能力就越强,当然也就越容易就业。大学生显然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再说大学生就业难就没有道理了。

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因此,只要根据市场需求调整高校专业设置,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以改变他们的就业观念,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那么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总之,大学生的就业并不是什么问题,我们大可不必为此顾虑重重。


先来分析论证结构:

【论点】:大学生就业并不难,不必顾虑重重。

【第一组论证的分论点】:我国的大学生其实还是供不应求的。

  • 论证1: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减少劳动力供应从过剩变成了短缺。

  • 论证2:长三角等地频频出现用工荒现象;2015年第二季度我国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6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

【第二组论证的分论点】:大学生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

  • 论证3:受教育程度高整体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更容易就业。

【第三组论证的分论点】: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是因为其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或对就业岗位的要求过高。

  • 论证4:调整高校专业设置∧改变就业观念∧鼓励自主创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


论证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 1.材料所提供的数据是2012年的调查统计数据,以此来说明2015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时效性不足

  • 2.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减少使劳动力供求比例发生变化,但不一定导致劳动力供应从过剩变成短缺;况且,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不等于大学毕业生的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所以不能由此推出“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 3.用工荒的成因有很多,长三角地区的用工荒也可能是劳动力配置不均衡导致的,它代表不了全国的整体状况。

  • 4.就算长三角地区等地区的用工荒现象能代表全国情况,但用工岗位却未必适合大学生,很可能大学生仍然没有足够合适的岗位可以求职。

  • 5.要推断大学生就业到底难不难,可能需要更长一段时间的统计数据,第二季度统计的样本可能仅是一年中的阶段性现象,没有代表性

  • 6.“受教育程度高”与“整体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三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也并不存在推理关系:整体素质除了与教育有关,还与眼界、思维能力、道德水平、自我约束等有关;岗位适应能力则与专业技能和个性特征等有关;所以,受教育程度越高,适应能力未必就越强、就越容易就业。

  • 7.材料试图把对于某一个人来说的“整体素质高”偷换成对于大学生这个整体来说的“素质高”,但是个体所具备的属性,整体未必具备

  • 8.其他社会群体中可能也有比大学生容易就业的群体,所以不能推断大学生比其他社会群体更容易就业;即使大学生比某些社会群体容易就业,也不能得出大学生就业不难的结论。

  • 9.“实际上,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将不复存在”,表明当今存在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这与大学生就业并不难的论点自相矛盾

  • 10.“就业难”现象的成因有很多,也有可能是因为大学生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专业设置”和“就业要求”未必是仅有的因素,也未必是决定性因素

  • 11.为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材料提出了一些未必有效的方法。即使高校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但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很可能市场需求已经改变了或者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供过于求;就算学生能够改变就业观念,但是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与自我期望不匹配,不能稳定就业;材料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创业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创业失败也许重新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以上是对材料中逻辑漏洞的分析,真正成文,未必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中最重要的几处问题。以下是示范文章:

材料试图通过三组论证来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并不难,不必顾虑重重。纵观其论证过程,存在不少逻辑错误,所以其结论就显得不那么可信。

材料以2012年的调查统计数据来说明2015年的情况,时效性不足。就算能够代表2015年状况,但是,劳动力人口减少不等于就处于短缺状况,因为原来的劳动力可能是供过于求的。况且,非大学生紧缺而大学生过剩,这两种现象完全有可能在就业市场中并存。如果是这样,还不必忧心大学生就业吗?

长三角等一些地区出现用工荒的成因可能是劳动力配置不均衡,代表不了全国的状况。2015年第二季度的职位空缺和求职的人数的比例,统计的时间范围过短,很可能只是特殊情况,说明不了较长时期内的劳动力供求状况。就算空缺的岗位很多,但是未必都适合大学生去做,如果是这样的状况,如何不叫人顾虑大学生就业难?

“受教育程度高”与“整体素质高”、“岗位适应能力强”三者概念内涵不一致,也并不存在推理关系:整体素质还与眼界、思维能力、道德水平等有关;岗位适应能力则与专业技能和相关个人性格特征等有关。此外,材料试图把对于某一个人来说的“整体素质高”偷换成对于大学生这个整体来说的“素质高”,但是个体所具备的属性,整体未必具备。

为解决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材料提出了一些未必有效的方法。即使高校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但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很可能市场需求已经改变了或者该专业培养的人才供过于求;就算学生能够改变就业观念,但是也可能导致大学生就业与自我期望不匹配,不能稳定就业;材料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创业风险和失败的概率,创业失败也许重新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综上所述,材料中充斥着忽略发展、以偏概全、偷换概念、过度推理等逻辑问题,由此得出的结论——大学生就业不难——自然也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

 

由上例可以看出,论证有效性分析作为一种沟通方式,可以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例如公司会议上。开会时人们可能会担心提出不同意见被认为是“找麻烦”,如果能有效运用这种方式,好处有:

  • 1. 避免提出不同见解导致得罪人;

  • 2. 避免了各执一词,相持不下或者讨论焦点转移的情况;

  • 3. 避免了价值观方面可能的争执,也有助于深入探讨分歧,可以增加讨论的效率。

本文为作者投稿,商业使用请征得作者许可。


长按上图,扫二维码

即可关注“逻辑学”


如对底部广告感兴趣,推荐点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