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届高三备考试卷(28):浙江省宁波重点中学2013学年高三期中考语文试题

 老包书屋 2016-03-08

浙江省宁波重点中学2013学年高三期中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A.瞋(chēn)视    畏葸(xǐ)       滂(páng)沱      命途多舛(chuàn)

B.锃(zèng)亮    怪癖(pǐ)       翘(qiáo)楚       分(fèn)外妖娆

C.淬(cuì)火     洗涮(shuā)     尽(jǐn)管        如履薄(bó)冰

D.福祚(zhà)      忤(wǔ)逆      埋(mán)怨       强劲( jìng)有力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

A.救援突击队在飞机失事海域己连续搜索了三天,可是没有寻找到有关失踪飞行员的任何线索,看来飞行员生还的机率几乎为零。

B.本文语言华丽,富有意蕴,显现出作者具有比较扎实的文字表达能力,但从本次评委业已达成的审美价值趋向看,本文入围的可能性很小。

C.网民十分欣赏王漾的感情宣泄方式,相信王漾的跪地磕头是真诚的、由衷的感恩之举。王漾的跪地磕头让网民联想到了姚明扣篮后的挥拳狮吼。

D.国际在线娱乐报道,本月播出的《间谍明月》第12集韩艺瑟的台词遭到剧组人员故意窜改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观众的一片哗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 )

A.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经济危机,我们只有以冷静的心态沉着应付,等闲视之,才能开拓创新,化危机为机遇,找到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带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近些年,某些地区拓宽马路,扩建广场,竞相上马各种形象工程的做法蔚然成风,人民群众对此意见很大。

D.当然我们不能以此悬的,来要求心智不高内力不坚的所有芸芸众生,但我仍然很高兴看到在中国古代文人中有这样一个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例子。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A.据《中国日报》报道,我国居民储蓄的43%用于子女的教育,这已经大大超过了用于养老或购买住房的储蓄比例。

B.近年来先后实施的全面免除农业税、免收农村中小学生的学杂费,高度说明了中央政府对农民问题的充分关注。

C.杨丽萍用她那优美娴熟的舞姿、流盼生辉的眼神,塑造了美丽而活泼的金孔雀形象,成为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形象。

D.网络的虚拟所以有无尽吸引力,我想,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它能隐藏你的身份,生活在一个虚幻迷离的世界里。

5.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敬畏生命的伦理促使任何人关怀他周围的所有人和生物的命运,给予需要他的人真正人道的帮助。敬畏生命的伦理不允许学者只献身于他的科学,尽管这对科学有益。它也不允许艺术家只献身于他的艺术,尽管他因此能给许多人带来美。它不允许忙忙碌碌的人这样认为,他们已在其职业活动中做了一切。                          

①有的人在这么做时仍过着正常的生活,因此他的牺牲从外部看并不显著。

②没有人能对其他人妄加评论。人行善的使命能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实现。他作出什么牺牲,是每个人自己的秘密。

③敬畏生命的伦理要求所有人把生命的一部分奉献出来。

④至于他以何种方式和在何种程度上这么做,各人应按其思想和命运而定。

⑤有的人则被要求作出引人注目的奉献,从而他只得不考虑自己的发展。

6.新闻标题的形式很多,请仿照示例,给下面的新闻材料拟定恰当的引标题和主标题,每条不超过20字。(4分)

示例:

引标题:推进跨境结算  改革外汇管理

主标题:国税服务举措助外贸企业“破冰”

材料:本报讯村、社区文化活动中一心(室)创建实现全覆盖;全年组织广场文化活动78场,参与人数182586人;,农村数字电影放映1300场,观众d达210181人;文化下乡演出26场,参与人数26929人;6所农村成人技术学校为当地社区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累计培训人数15572 人……2011年,南湖社区教育不断创新管理,搭建平台,完善体系,整合多种学习资源,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向深层化、受益面最大化的转变。

引标题:____          ▲                 _

主标题:____          ▲                 _

7.阅读以下图文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此校徽并写出其内涵。(5分)

创立于1898年的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更名为“国立北京大学”。1916年12月,著名教育家、民主主义革命家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他循自由思想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推动了北大的思想解放和学术繁荣,使北大成为传播新文化的重要阵地。

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北大并没有校徽这一新生事物,亦即没有专属自己的旌旗标识。蔡元培上任后的第二年,即1917年,即出面请鲁迅设计北大校徽。

 

                                    ▲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个性化医疗触手可及?

个性化医疗时代离我们更近了。但它还没有真正到来。医学一直是门神秘的艺术。有些人更容易得病,而对某些人有疗效的药物可能治不好另外一些人。但最近根据每个人的基因构成进行诊断和治疗的个性化医疗取得了进展。两家相互竞争的公司分别推出了一项特殊的服务:人们可以付费检查自己的基因纽。

第一家公司是冰岛的解码基因公司。2007年11月16日,它宣布推出一种名为“解码我”的网上服务。顾客提供脸颊上的基因样本,公司将其与拥有几十万人基因组资料的数据库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基因变异列表进行对比。顾客通过密码验证登录相关网站后获得对比数据,评估自己患各种疾病的风险。

随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硅谷的一家新公司“23andMe”于2007年11月19日宣布了类似的服务。公司对唾液样本进行DNA分析后,将结果放在其须经登录验证的网站上。公司网站具有与Facebook类似的社交网络特点,如寻找有相似基因变异的陌生人等。

两把钥匙打开了这一市场:方便的途径以及智能芯片。从基因角度来讲,人与人的相似率达99.9%,人类基因序列中的30亿个碱基对也几乎一模一样。智能芯片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了小小的芯片上。例如,23andMe公司将基因分析业务外包给了美国的一家生物芯片技术公司伊卢米纳公司,该公司推出了一种名为珠状芯片(BeadChip)的产品,它是表面上有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每个珠子上都有基因组上SNP位点对应的DNA片断。当某个人的DNA样本被分成若干小份分布在玻璃片上后,它们就被吸附到相应的DNA片断上。研究人员就能轻易地发现某个个体的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这个发明很了不起。如果顾客想半严肃地探询家族根源,或者查查哪个亲戚给了自己绿色的眼睛。这种新服务项目能满足他们的愿望。然而,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原因之一就是SNP可能不是决定性因素。也可能引错方向。23andMe公司和解码基因公司都称,它们提供的不是医学诊断服务,而是基因信息。它们鼓励顾客在必要时寻求医学建议,但这可能引出另一个麻烦。在美国,告诉医生此类检查的结果,很可能会在你的医疗档案中留下记录——保险公司往往能看到这些记录。尽管有一些法律保护条款,但许多美国人担心保险公司会利用这些资料拒绝被保险人投保。

(取材于2008年2月6日《参考消息》)

8.对“智能芯片”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智能芯片”可以把整个基因实验室搬到小小芯片上。

B.“智能芯片”是表面上可以附着数百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

C.研究人员很容易在芯片上发现某个个体基因组中的重要SNP。

D.顾客通过“智能芯片”可大致探询自己的家族根源或某种遗传。

9.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有的药物对一些人有效对另一些人可能无效,这恰是医学的神秘之处。

B.从人类基因的角度来看,人与人的基因相似率达到99.9%。

C.将两家公司提供的服务作为预测疾病的手段是完全不可靠的。

D.直到目前,人们还不能依靠基因组信息分析诊断和治疗疾病。

10.冰岛解码基因公司与美国“23andMe”公司个性化医疗服务的基本步骤是相似的,其步骤是:

            ▲                ,②              ▲               

            ▲               ,④顾客通过网站寻找与自己相似的基因变异信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当玫瑰花开的时候

[智利]佩·普拉多

老园丁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的玫瑰花。他像蜜蜂似地把花粉从这朵花送到那朵花,在各个不同种类的玫瑰花中进行人工授粉。就这样,他培育出了很多的新品种。这些新品种也了他心爱的宝贝,也引起了那些不肯像蜜蜂那样辛勤劳动的人的妒忌。

他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因为这一点,他落得了一个自私、讨人厌的名声。有一位美貌的夫人曾来拜访过他。这位夫人离开的时候同样也是两手空空,没有带走一朵花,只是嘴里重复嘟哝着园丁对她说的话。从那时起,人们除了说他自私、讨人厌之外,又把他看成了疯子,谁也不再去理睬他了。

“夫人,您真美呀!”园丁对那位美貌的夫人说,“我真乐意把花园里的花全部奉献给您呀!但是,尽管我年岁已这么大了,我依旧不知道怎样采摘下来的玫瑰花,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您在笑我吧?哦!您不要笑话我,我请您不要笑话我。”

老园丁把这位漂亮的夫人带到了玫瑰花园里,那里盛开着一种奇妙的玫瑰花,鲜红的花朵好像是一颗鲜红的心被抛弃的蒺藜之中。

“夫人,您看,”园丁一边用他那熟练的布满老茧的手抚摩着花朵,一边说。

“我一直观察着玫瑰开花的全部过程。那些红色的花瓣从花萼里长出来, 仿佛是一堆小小的篝火中取出来还能继续保持它那熊熊燃烧的火焰吗?

花萼细嫩,慢慢地从长长的花茎上长了出来,而花朵则出落在花枝上。谁也无法确切地把它们截然分开:长到何时为止算是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我还观察到当玫瑰树根往下伸展开来的时候,枝干就慢慢地变成白色,而它的根因地下渗出的水的作用,又同泥土紧紧地结合起来了。

“结果我连一朵玫瑰花该从哪儿开始算起都不知道,那我怎么把它摘下来送给他人?要是硬把它摘下来赠送给别人,那么,夫人,您知道吗?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

“每年到了10月,那含苞持放的玫瑰花蕾绽开了。我竭力想知道玫瑰是在什么地方开始开花的。我从来也不敢说:‘我的玫瑰树开花了。’而我总是这样欢呼着:大地开花了,妙极啦!

“在年轻的时候,我很有钱,身体壮实,人长得漂亮,而且心地善良,为人忠厚。那时曾有四个女人爱我。”

“第一个女人爱我的钱财。在那个放荡的女人手里,我的财产很快地被挥霍完了。

“第二个女人爱我健壮的体格,她要我同我的那些情敌去搏斗,去战胜他们。可是不久,我的精力就随着她的爱情一起枯竭了。

“第三个女人爱我英俊的容貌。她无休止地吻我,对我倾吐了许许多多情意缠绵的奉承话。我英俊的容貌随着我的青春一起消逝了,那个女人对我的爱情也就完结了。

“第四个女人爱我忠厚善良。她利用我这一点来为她自己谋取利益,最后我终于看出了她的虚伪,就把她抛弃了。

“在那个时候,夫人,我就像是一株玫瑰树上的四朵玫瑰花,四个女人,每人摘去了一朵。但是,如果说一株玫瑰树可以迎送100个春天的话,那么一朵玫瑰花只能有一个春天。我那几朵可怜的玫瑰花,就是因此而永远的调零了。

“自此以后,从来没有人在我的花园里拿走过一朵花。我对所有到我这花园的人说:‘你什么时候才能不热衷于那些分割开来的、残缺不全的东西呢?假如你真能把每件事物的底细明确地分清楚,假如你真能弄清玫瑰长到何时算作花萼,又从何时开始算作花朵的话,那么,你就到那玫瑰开花的地方去采摘吧!”

11、作者在开头三节叙述了人们对老园丁的妒忌与讨厌,其用意是什么?(3分)

 

12、我们常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但老园丁为什么从来没有摘过一朵花送人呢?请概述原因。(4分)

 

13、作者为什么要写老园丁的爱情经历?园丁的感情生活为什么没有圆满的结局?(4分)

 

14、请从修辞与表达作用两方面对画线语句进行赏析(4分)

 

15、这篇哲理小说刻意探讨了一种人生命题,也即“如何去爱”的态度和方法问题,请简要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00字左右) (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人也。谭以父任为郎,好音律,善鼓琴。简易不修威仪,博学多通,能文章,有见地,不谄媚,而喜非毁俗儒,由是多见排抵。

哀、平间,位不过郎。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是时,高安侯董贤宠幸,女弟为昭仪,皇后日已疏,晏默默不得意。谭进说曰:“昔武帝欲立卫子夫①,阴求陈皇后之过,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今董贤至爱而女弟尤幸,殆将有子夫之变,可不忧哉!”晏惊动,曰:“然,为之奈何?”谭曰:“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夫士以才智要君,女以媚道求主。皇后年少,希更艰难,或驱使医巫,外求方技,此不可不备。又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②,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晏曰:“善。”遂罢遣常客,入白皇后,如谭所戒。后贤果风太医令真钦,使求傅氏罪过。遂逮后弟侍中喜,诏狱,无所得,乃解,故傅氏终全于哀帝之时。及董贤为大司马,闻谭名,欲与之交。谭先奏书于贤,说以辅国保身之术,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世祖即位,征待诏。后大司空宋弘荐谭,拜议郎给事中,因上疏陈时政所宜,曰:“臣 闻 国 之 废 兴 在 于 政 事 政 事 得 失 由乎 辅 佐 辅 佐 贤 明 则 俊 士 充 朝 而 理合世 务 辅 佐 不 明 则 论 失 时 宜 而 举 多 过 事 夫 有 国 之君 俱 欲 兴 化 建 善 然 而 政 道 未 理 者 其 所 谓 贤 者异 也。”书奏,不省。

是时,帝方信谶③,多以决定嫌疑。有诏会议灵台所处,帝谓谭曰:“吾欲以谶决之,何如?”谭默然良久,曰:“臣不读谶。”帝问其故,谭复极言谶之非经。帝大怒曰:“桓谭非圣无法,将下斩之!”谭叩头流血,良久乃得解。出为六安郡丞,意忽忽不乐,道病卒,时年七十余。

初,谭著《新论》言当世行事,世祖善焉。《琴道》一篇未成,肃宗使班固续成之。元和中,肃宗行东巡狩,至沛,使使者祠谭家,乡里以为荣。

(节选自《后汉书·桓谭传》)

注:①卫子夫:汉武帝的皇后。            ②悫:诚实、谨慎。

③谶:预言吉凶、得失的文字、图记。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而陈后终废,子夫竟立。        竟:最终

C.傅皇后父孔乡侯晏深善于谭      善:交好

D.不如谢遣门徒,务执廉悫        谢:谢绝

17.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

A. 女以媚道求主               乡里以为荣

B.诏狱,无所得,乃解         良久乃得解

C.此修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说以辅国保身之术

D.闻谭名,欲与之交。         贤不能用,遂不与通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桓谭博学多才,著有《新论》《琴道》,但由于生活中不拘小节,不重仪表,好发表意见指责他人,所以常受排挤。

B.桓谭为人正直,劝诫傅皇后的父亲傅晏,遣散门客,廉洁谨慎,多加提防董贤。傅氏一家在哀帝时期终于能保全性命。

C.桓谭不善谄媚,在董贤结交他之前,他写信给董贤,陈述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但董贤并未采纳他的意见,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D.桓谭敢于批评时政得失,因极力反对皇帝迷信谶语,险遭杀身之祸,经苦苦哀求才幸免于难,最后被贬出京城。

19.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臣 闻 国 之 废 兴 在 于 政 事 政 事 得失 由 乎 辅 佐 辅 佐 贤 明 则 俊 士 充 朝 而 理 合 世 务 辅 佐不 明 则 论 失 时 宜 而 举 多 过 事 夫有 国 之 君 俱 欲 兴 化 建 善 然 而 政 道 未 理 者 其 所 谓 贤 者 异 也。

2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刑罚不能加无罪,邪枉不能胜正人。3分)

                                                                                 

(2)君侯以后父尊重而多通宾客,必贻致讥议。(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21~22题。(7分)

浣溪沙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注】①、被酒:醉酒。

②、赌书泼茶:用李清照、赵明诚典。形容伉俪(kànglì,指夫妻。)情深,志趣相投。

21、上片写“西风”“黄叶”“残阳”有什么作用?(2分)

                                     ▲                                      

22、结合全词,请简要赏析“当时只道是寻常”。(5分)

                                     ▲                                      

(三)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23-24题。(5分)

材料一: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日:“请问其曰。”子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日:“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

材料二:孔子所处的年代,虽然周天子尚在,但礼乐已崩坏,政权已下移,已到了“陪臣执国命。的地步。所以孔子一直主张“克己复礼”,礼即周礼,讲求“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

23.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克己复礼”的含义。(2分)

                                     ▲                                      

24.材料二对孔子“克己复礼”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论语》)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司马迁《报任安书》)

(3)西当太白有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        。(李白《蜀道难》)

(4)                。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白居易《琵琶行》

(5)云中谁寄锦书来,                          。(李清照《一剪梅》)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动画片《我们仍未知道那天所看见的花的名字》 描述昔日孩童时期总是一起结伴同玩的6位好朋友,在察觉到的时候,他们的关系便因各自升上了高中而疏离了。但某一天,虽然各种事物都在变化,但唯独她不变的女主角本间芽衣子却突然出现在已像隐蔽青年般的主人公宿海仁太面前,虽然芽衣子说她希望仁太达成她的愿望,但当仁太也去了解她的愿望时,却发现她的愿望只是想把昔日要好的儿时玩伴再次聚集……

读了材料,你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B(A滂“pānɡ”;C涮“shuàn)”;D祚“zuò”)

2.C(A“机”—“几”;B“趋”—“取”;D “窜”—“篡”)

3.B(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彩和泥土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等闲视之:把它看

成平常事,不加重视。不合语境。C.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盛行,形成风气。感情色彩不当。D.“芸

芸众生”与“所有”重复。)

4.A.[B项中应在“学杂费”后加“政策”,成分残缺;将“高度”与“充分”位置对调,状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C项中“娴熟”与“舞姿”搭配不当;“成为……”的主语应是“金孔雀形象”,全句结构混乱。D项中“就在于一个主要原因是……”结构混乱,“就在于……”和“主要原因是……”句式杂糅;“生活在……”前应加“使你”,因成分残缺而造成结构混乱。]

5.③④①⑤②

6. (共4分)引标题:整合学习资源  加强队伍建设(组织多种活动  采取各项措施,等等。评分要求:内容上意对即可,形式上两个六字句,且是动宾结构)(2分)

主标题:南湖社区教育实现向受益面最大化转变(2分)

7.①其图案由两个同心圆组成,外环有其建校年代,显示其历史渊源,英文校名体现现代性。②以篆体的“北大”二字构成一个圆形,下面的“大”字像一个人,上面的“北”字又像两个人,这样就构成了“三人成众”的意象。③又有如一人而背负二人之象,给人以“北大人肩负重任”的想象。④校徽突出一个办学理念,即大学要“以人为本”。⑤也有人说,上面的是学生,下面的是老师,教师就是要甘为人梯;学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是要青出于蓝胜于蓝。【写出3点即给满分】

8.B (原文是“它是表面上有数白万个小珠子的玻璃片”)

9.C (原文为“把它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就完全是另外一码事了”,意思是它不能作为预测疾病的“可靠手段”,而非“完全不可靠”)

10.①顾客提供基因(DNA)样本;②公司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③公司将结果放在须经密码(或登陆)验证的网站上供顾客查找;(意思相同即可,1点1分。)

11.表现人们对老园丁的不理解(1分);为下文表现老园丁独特深刻的人生感悟与境界作铺垫(2分)。
12.(1)老园丁的人生经历告诉他,“一种断残的东西其生命是十分短暂的”(2分);(2)在他没有弄清玫瑰“长到何时才能算是一朵完整而有生命的玫瑰花”的之前,他不会去采折玫瑰花(2分)。
13.(1)此句运用比喻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采折玫瑰就如同将火苗从篝火中取出来,会断送玫瑰的生命与美丽这一道理(2分);(2)运用反问,加强比喻说理的语气与力度(2分)。

14.(1)由物及人(以物喻理,借物喻人),揭示生活哲理(2分)。老园丁的感情生活没有圆满的结局是因为那些女人都只是看中了他的局部,却没有爱上他的全部,她们的爱是不完整的(2分)。
15.观点明确给1分,言之成理给3分,表达流畅给2分。(参考观点:(1)生命是一个整体,爱一个人或物,要爱他(它)的全部,而不能只看到他(它)的局部;(2)人人都爱玫瑰花,但人人只爱玫瑰花的美丽,而不是爱玫瑰花的本身!照应到现实生活,人人都爱美好事物的,但人人只爱美好事物的美丽,而不是爱美好事物的本身;(3)人们爱玫瑰花,就摘下它;人们爱的东西,都会想尽办法去将其“私有化”,看来自私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连人类的爱,也会表现出这一本性。(4)美好的事物总是难以长久的,这看似人生的缺憾,实际上却是生命的常态。)

16.B(要:求取重用或信任。)
17.A(A.介词,凭借/介词,把。B.副词,才。C.助词,的;D.介词,跟)
18.A(桓谭被排挤的原因错。)

19.臣闻国之废兴在于政事/政事得失由乎辅佐/辅佐贤明则俊士充朝而理合世务/辅佐不明则论失时宜而举多过事/夫有国之君俱欲兴化建善/然而政道未理者/其所谓贤者异也。

(采取倒扣分形式,错一 “/”或少一 “/”均扣0.5分)

20.(1)译文: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恶不正直的人不能战胜正直之士。

(2)译文:君侯您凭借身为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招致非议。

文言文翻译

桓谭字君山,沛国相县人。桓谭凭借父亲的关系担任郞官,喜好音律,善于弹琴。他不拘小节,不注重仪表,博学多才,擅长写文章,有独到见解,不讨好逢迎,而且喜欢批评那些庸俗的读书人,因此很受排挤。

哀帝、平帝时,他的职位没有超出郞官。傅皇后的父亲孔乡侯傅晏对桓谭很友好。这时候,高安侯董贤受到宠幸,他的妹妹是昭仪,皇后一天天被疏远,傅晏默默无语,很不得志。桓谭劝说道:“先前武帝要册立卫子夫做皇后,暗中寻求陈皇后的过错,而陈皇后最终被废黜,子夫最终被册立。现在董贤最受宠爱,而他的妹妹又特别受到宠幸,恐怕要有卫子夫替代皇后那样的变故,能不担忧吗!”傅晏很受触动,说:“是这样的,对此怎么办呢?”桓谭说:“刑罚不能施于无罪之人,邪恶不正直之徒不能战胜正直之士。读书人凭借才智求取君恩,女子凭借谄媚讨好的办法求取皇上恩宠。皇后年轻,求取恩宠更加艰难,有人驱使医巫,在外寻求占卜星象的方士,这不可不防备。另外,君侯您凭借皇后父亲的尊贵而广泛结交宾客,一定会授人以柄,招致非议,不如遣散门客,务必坚持廉洁谨慎,这是修身齐家躲避灾祸的办法。”傅晏说:“好。”于是遣散门客,入朝告诉皇后,如同桓谭所告诫的那样。后来董贤果然唆使太医令真钦,让他罗织傅氏的罪状。于是朝庭逮捕了皇后的弟弟侍中傅喜,奉诏立案,一无所获,才解除关押,所以傅氏在哀帝时期最终保全了性命。等到董贤做大司马,听到桓谭的名字,想和他结交。桓谭先呈递书信给董贤,用辅佐国家保全自身的办法来劝说他,董贤不能采纳,桓谭于是不与他往来。

世祖即皇位,征召桓谭为待诏。后来大司空宋弘推荐桓谭,拜议郎给事中,因而上书陈述当时政事应注意事宜,说:“我听说国家的废兴,在于政事;而政事的得失,决定于辅佐是否得人。辅佐贤明,贤俊之士充满朝廷,而治理能与世务相吻合;辅佐不明,议论的事不合时宜,举措就多失误。作为国家的君主,都想兴教化建善政,然而政事不能治理好,是由于贤者意见不一。”奏章呈上后,皇上不看。

这时,皇上正迷信图谶,常用来决定疑惑难明之事。皇上下诏令聚会商议,确定灵台的位置,皇上对桓谭说:“我想用图谶来决定此事,怎么样?”桓谭沉默好久,说:“我不读图谶。”皇上问他原因,桓谭又极力辩说图谶不合乎义理。皇上大怒道:“桓谭批评我无治国之正法,拉出去斩了他!”桓谭磕头磕得额头流血,哀求很久才得以赦免。后来被调出京城做六安郡郡丞,内心常感到闷闷不乐,在上任途中病死,死时七十多岁。

起初,桓谭著书言当世行事二十九篇,取名为《新论》,上书献之朝廷,世祖称好。《琴道》一篇没有完成,肃宗令班固继续完成。元和中,肃宗到东边巡狩,至沛,派使者祭祀桓谭墓冢,乡里引以为荣。

21.上片选用“西风”“黄叶”“残阳”意象描写了萧瑟、凄清的秋景,烘托出人物凄凉、悲伤的情感。(2分)

22.此句平淡如家常的话语道出了作者对早逝的妻子的无限思念和对往昔生活的深情怀想。(1分)词的上片写诗人在秋风拂面的夕阳下面对萧萧落叶独守疏窗空室,不觉沉思往事;下片写诗人回忆起往昔自己与妻子的生活如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生活一样简单、朴实而充满深情厚谊。这些日常生活情景在当时看来不以为意,仅当平常事看待。如今回想起来,往事的回忆弥足珍贵。(2分)词句蕴含着作者无限的怀恋、追悔、怅惘、悲痛的伤心与无奈之情。(2分)

23. (共2分)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语行动都合乎礼仪。

24. (共3分)不正确(1分)。孔子所提倡的周礼的核心内容是“各安其分”,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和血缘关系的宗法制度。孔子讲君臣父子关系时讲了两面,不但对臣下和子女有要求,对君主和父辈也有制约(1分)。“忠臣不二君,贤女不二夫”是后世人把这种关系片面化、绝对化了,这种极端的主张,违背了孔子所倡导的“周礼”(1分)。

25.(1)刑罚不中,则民无所错手足。

(2)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3)可以横绝峨眉颠。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4)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5)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