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泰伯篇(15)有的音乐流行会坏了民风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

注释
(1)师挚,鲁国的乐师挚。

(2)始,《说文》:“始,女之初也。”即女子的初生。本义是开头、开始、最初。

(3)乱,《说文》:“乱,治也。”即理清杂丝。本章是破坏、败坏的意思。

(4)洋,《尔雅》:“洋,多也。”洋洋,盛美的意思,本章形容美妙动听的音乐。

(5)盈,《说文》:“盈,滿器也。”即将器皿装满。本章指充满。

【译文】

孔子说:“从太师挚等人离开鲁国开始,《关雎》等音乐的演奏就已经被破坏了,美妙动听啊又充满耳朵的音乐呢?”

【解读】

从解读《论语》至今所有章节,本章是我内心怀疑,但又无法找到确切证据的。我想,前人在解读经典时,也多有困于思路无法找到答案的情况。按推证的思路分析,本章的内容开始谈音乐的作用,在第八章中的“成于《乐》”中的《乐》,《泰伯篇》至此开始谈论音乐的教化对为政的作用。我认为本章与后面两章的内容,都是与《乐》有关。我们先沿着了解一下前人的解读,我再提出疑问,以备后来者正本清源。


子曰:师挚之始,《关雎》之乱,洋洋乎盈耳哉?师,就是指乐师。挚,是名字,鲁国的一名乐师叫挚。始,指音乐的开始。乱,指音乐的结束。前人解读“乱”为音乐的最后一章,与“始”是相对的。洋洋,指盛美之意,是被音乐陶醉了。盈耳,即充满耳朵。因此,本章翻译为:从乐师挚演奏开始,直到以《关雎》作为结束,耳朵里充盈着美好盛大的音乐。这是自汉朝以来解读本章一致的观点。认为这是孔子返回鲁国后,听到鲁国乐师挚演奏《关雎》乐章的赞叹。



在前人对本章的理解,乐师挚是演奏与《关雎》有关的美好音乐的乐官。也可以说,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乐师挚是维护美好音乐的人物之一。但是,对于“挚”的具体身份,史书中并没有具体记载。在《微子篇》中有“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的记载,认为和本章指的是一个人。南怀瑾先生从“大师挚适齐”认为,当时的时代历史之严重,时代要变乱,人才都离散了。是说这些做音乐的都散伙了,鲁哀公时,鲁国乐师纷纷离开鲁国流散四方,说明当时礼乐崩坏。在所有的乐师中,大师挚排在第一位。作为鲁国国家级演奏音乐的班底,对大师挚的水平我们是毋庸置疑的。我认为,“师挚之始”的“始”并没有具体说明演奏音乐的开始。对“乱”字理解为乐曲的最后一章,有人也是提出疑义的,并不符合“乱”的本义。本章的“乱”,应为败坏、破坏的意思。与此同样的意思还有,《微子篇》:“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孟子·滕文公上》:“是乱天下也。” 而本章的“始”是指太师挚等离开鲁国开始。所以,“师挚之始,《关雎》之乱”的意思是,从太师挚等人离开鲁国开始,《关雎》等音乐的演奏就已经被破坏了。洋洋乎盈耳哉?是孔子对太师挚等离开鲁国以后的反问。哉,在本章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意思是,美妙动听啊又充满耳朵的音乐呢?


从《泰伯篇》是为政篇个人修养的引申注解来看,本章是指像太师挚这样的懂音乐的音乐家,在纷纷离开鲁国之后,鲁国的乐坛会变成一种完全相反的样子。那么,这些新上任的乐官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史书中也记载了商纣王时期乐官逃离的情形。班书《礼乐志》云:“殷纣断弃先祖之乐,乃作淫声,用变乱正声,以悦妇人。乐官师瞽抱其器而奔散,或适诸侯,或入河海。”音乐已经不再是“雅”,而这些乐官,也换上了下一章所言的人,登上了礼崩乐坏时期音乐家的舞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