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述而篇(36)小人当政一看就知和谁亲近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注释
(1)坦,《说文》:“坦,安也。”即(土地平坦而)行步安舒。本义是平而宽广。

(2)荡,《说文》:“荡,水。出河内荡阴,东入黄泽。”即水名,从河内郡荡阴县流出,向东注入内黄地方的川泽。今河南彰德府汤阴县西南有故荡阴城。

(3)长,《说文》:“长,久远也。”即时空久远。

(4)戚,《说文》:“戚,戉也。”即钺一类的战斧。

【译文】

孔子说:“如君子般的统治者施行国家政务必定心怀坦荡,如小人般的统治者经常把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放在第一位考虑。”

【解读】


《论语》中“君子”和“小人”相对出现的一共有十七处。孔老夫子所言“君子”乃是践行夫子之道、做人的一境界,可以说是走向圣贤的必由之路。君子与小人之别,在整部《论语》中,我认为除了泛指之外,在某些篇章应该是特指的。比如在《学而篇》、《为政篇》、《八佾篇》、《里仁篇》是谈孔门学问之道的纲要,所涉及的君子和小人的分别应是泛指。在《公冶长篇》之后,多半是讲孔门学问之道的“用”,即作人做事的应用。如果结合前后章所讲内容,必有特指之人或者特言之事。结合上几章所言,本章也当有特指之事。这就是我寻找本章夫子所言背后的含义的思路。如果单单从“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字面去理解,一定有被我们遗漏的真意。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按照前人一贯的理解,本章的意思是:君子心里坦坦荡荡,小人心里充满忧愁。诸家的解释虽然小有差别,基本的意思是相同的。认为本章是孔子辨别君子和小人两种相反的心理。君子何以坦荡荡?小人何以长戚戚?程氏集释引李二曲四书反身录,解释得很好,他说:“君子不为名牵,不为利役,便俯仰无愧,便坦荡自得。小人不为名牵,便为利役,未得患得,既得患失,便是长戚戚。”如此理解本章,表面上是讲得通的。若细究之,君子何以内心没有忧愁,小人又怎么不觉得自己心怀坦荡呢?若以心怀坦荡和内心充满忧愁来分别君子和小人的内心,后人又如何能找一条清晰的界限分别君子和小人呢?


“荡荡”与“戚戚”,皆出自《诗·大雅》。《大雅》多为西周王室贵族的作品,主要歌颂周王室祖先乃至武王、宣王等之功绩,有些诗篇也反映了厉王、幽王的暴虐昏乱及其统治危机。“荡荡”与“戚戚”又是出自什么作品呢?“荡荡”出自《诗·大雅·荡》:“荡荡上帝,下民之辟。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对说诗中的“荡荡”,有理解为“广大空旷之貌”,指心怀坦荡;也有理解为“放荡不守法制的样子。”结合原文,“荡荡上帝”和“疾威上帝”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褒一贬,“荡荡”显然是对上帝的赞美。上帝,诗人不敢直称厉王,以上帝来暗喻他。中华书局《诗经》刘毓庆、李蹊译注为:“那襟怀坦荡的上帝,他是这下民的主宰。那暴虐无常的上帝,他的旨意偏邪多乖。上天降下这芸芸众生,且不可相信起初的命意。起初无不以善来开其端,到头来却很少好的结题。”《荡》诗是周人伤怀厉王之虐而作,假托周文王斥责厉王,用以警诫当时的国君。再看本章原文,坦,《说文》:“坦,安也。”即(土地平坦而)行步安舒,这里借行步安舒为“施行国家政务”。结合上一章“奢则不孙,俭则固”是指在其高位的统治者而言,本章的君子也是特指如君子的统治者,与厉王相反的“荡荡上帝”,心中装着的是他的下民,其不仅有善的开端,也会有好的结题。因此,“君子坦荡荡”一句为,如君子般的统治者施行国家政务必定心怀坦荡。


“戚戚”出自《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戚戚兄弟,莫远具尔。或肆之筵,或授之几。”中华书局《诗经》刘毓庆、李蹊译注为:“那路边一丛丛的芦苇,不要让牛羊随意践履。他们刚刚出土成形,嫩绿的叶子润泽茂密。亲亲热热的宗族兄弟,我们都是亲近的关系。或者为兄弟陈设坐席,或者为兄弟安放靠几。”这是一首描写周朝统治者和族人宴会、比射的诗。 戚戚,指关系亲近的样子。再看本章原文,长,在这里是经常、长期的意思。结合上一章之“奢则不孙”的“孙”,与本章“戚戚”所表达的亲近关系,都是指统治者把家族亲近的利益和关系放在第一位。因此,“小人长戚戚”一句为,如小人般的统治者经常把与自己有亲近关系的人放在第一位考虑。



当我们真正明白了孔子在本章所说“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的真正含义后,方明白夫子之道的运用,对于那些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来说,什么样的人是君子,什么样的人是小人,结合本章便一目了然。其实,这也不仅仅是指那些高高在上的人,如果手中有一点权力的人都适用。君子是胸怀坦荡的,是一直如此的,是对待臣民或者属下一视同仁的,这就是“荡荡上帝”所传达的含义。小人呢,往往利用手中的权利结党营私,在他当政不久,你就能清楚地看到他亲近的人是哪些人,并且这些人是最大的既得利益者,这就是“戚戚兄弟”所传达的含义。那么,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述而篇》的结尾,给我们一个答案!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解读一句《论语》,告诉你被误读的《论语》背后。“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号:tshgxy。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版主微信号:yizhihua505

交流电话:1816788115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