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论语·雍也篇(18)孔子眼里的城里人和乡下人

 歌柏安妮 2016-03-08
原文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注释
(1)质,《说文》:“质,以物相赘。”即用物品抵押。清代段玉裁注:引伸其义为朴也,地也。这里理解为质朴。

(2)胜,《说文》:“胜,犬膏臭也。”《尔雅》:“胜,克也。”这里是多于的意思。

(3)文,《说文》:“文,错画也。”即交错的笔画。这里理解为文采。

(4)野,《说文》:野,郊外也。”这里指居住在郊外之人。可理解为粗野。

(5)史,《说文》:“史,记事者也。”即宫中负责记录重大事件的官员。这里指居住在城里的人,可理解为穷酸。

(6)彬,《说文》:“彬,古文份。”即文质兼备的样子。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多于质朴就显得穷酸。只有质朴和文采各半,如此之后才是个君子的样子。”

【解读】

前人解读本章,从“质”和“文”的区别入手,一路解释“野”和“史”,了解“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但是,如果其中的一字理解有误,那么对本章 “君子”的认识就会掺杂水分,虽然长篇大论,恐怕离夫子的本义相去甚远。我反复阅读本章,将所有注解版本一一比对,于四更时独坐于山亭之中听风,每一根耳豪都牵动着“野”和“史”语义的外现,心中思忖,我们常说的“野史”和本章的君子有什么关系呢?从君子入手,或许可以解开“文质”与“野史”所掩藏的含义。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中的君子,共出现92次,每一次都是关于君子的外在表现的表述,如果给君子下一个完整的定义,恐怕要把整部《论语》读完方可。本章所讲的君子,也是从“文质”的表现来说的。就是“彬彬”。《说文》:“彬,古文份。”包注:“彬彬,文质相半之貌。”彬的本义就是文质兼备的样子。那我们再了解什么是“文质”。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这里出现了“野”和“史”的概念。我们常说的野史,一般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野史一词,就是从本章来的。野,《说文》:野,郊外也。”这里指居住在郊外之人。史,《说文》:“史,记事者也。”即宫中负责记录重大事件的官员。我认为,这里的“野”指的就是住在郊外的乡下人,“史”指的就是住在都城的城里人。就本章而言,城里人和乡下人都具有其最明显的特色。我们常说的乡下人土气,没见过世面,没有文化等等,但是下乡人最优秀的特点的就是“质”,质朴、朴素的这种美德,城里人永远赶不上。而城里人呢?有皇城根下的所谓贵族气息,言谈举止表现出高于乡下人的穷酸相。我们常说城里人是看不起乡下人的,城市越古老,这种积习越严重。但是,城里人因为见识广,就是比下乡人有文化、生活的品味高一些,其特点就是“文”。这样我们就明白了,“质胜文则野”。则,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就”,或者不译。质,质朴,是未读书的表现。文,文采,是读书后的表现。当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是质朴多于文采的话,那么这个人就表现出粗野。“文胜质则史”,当一个人的精神气质表现出来,是文采多于质朴,那么这个人就表现出穷酸。看来,这就是穷酸文人最初的真实写照。


从上一章我们就已经了解到,孔子所说的“何莫由斯道也”,在本章所讲的“君子之道”就是“文质彬彬”,既质朴又有文采。就当今社会,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巨大。一个乡下人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只有通过读书寻找出路。但是读了书进了城,往往就会忘本,如邯郸学步,竟不知农民祖先给他的质朴哪里去了。从粗野到穷酸,这是大多农村学子进城的形象写照。对于城里人,也没有必要显摆自己优越,你吃的穿的都是农民伯伯贡献给你的,应该懂得去感恩,多一份做人的质朴,从穷酸脱胎出来,这便是文质彬彬呀!

各位君子,“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平台,“集百家之说,近一家之言”,每日解读一句《论语》,告诉你被误读的《论语》背后。“天山国学苑”公众微信号:tshgxy。




得其精髓
精研易学、人物志、冰鉴二十余载
儒学和大乘佛法践行者
诗人,西域文化研究学者
王宏杰
天山国学苑

品读经典 升华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